APP下载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分析

2020-02-28梁玉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息肉结肠出血量

梁玉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研究目标,将患者分别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1:20,患者的年龄30~65岁,平均(43.2±1.6)岁;息肉发生位置:直肠5例,横结肠22例,升结肠13例,降结肠11例;息肉数量:单发为19例,多发为32例。治疗组整体的患者为51例,其中男女比例为29:22,患者年龄31~66岁,平均(43.5±1.7)岁;息肉发生位置:直肠6例,横结肠20例,升结肠15例,降结肠12例;息肉数量:单发息肉20例,多发息肉31例。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其并未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备可比性。本次实验全部经过患者同意之后签订了知情书,并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全部被确诊为结肠息肉情况;②并未出现癌细胞转移问题;③并未出现家族癌病史。

排除标准:①将息肉脆弱和僵硬以及溃疡情况患者予以排除;②将患有Turcot综合征与Gardner综合征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相关操作为:对患者采取结肠镜检,并且对患者的息肉位置和数量,以及息肉的形态与大小等情况进行判断。积极的进行好肠道清理工作之后对其给予高频电切术。

1.4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著,成功实施手术之后患者并未出现穿孔和出血等负面情况,并且患者的息肉组织完全清除。一般,手术在进行后的出血量相对较少,新生肉芽组织不能够将切口完全覆盖。无效,手术进行完后会出现较多流血和穿孔问题,息肉组织无法彻底清理。总有效率=显著率+一般率。

将两组患者术里的出血量和手术整体使用的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大由此对不良发生率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挑选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P<0.05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整体的有效效率达到了96.08%,对照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中出血量、手术总用时、总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好啊很多,整体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低一些,但是手术整体用时要超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结肠息肉是临床消化医学中常见且常见的疾病,并且与生活习惯和感染等因素有关。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内窥镜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息肉去除效果越来越显着。临床上有多种临床切除息肉的措施,如激光治疗和高频电凝以及微波消融与尼龙丝结扎等。其中,高频电凝是最常见并且也是效果最好的。该技术主要依靠电流的热作用使息肉坏死,从而达到切除的效果。应该指出,应该事先准备好这项技术的选择。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息肉的基本情况,例如位置和形状以及大小与数量。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应彻底清洁肠道内的残留物和粪便,以防止液体和电流传导问题并保护患者的肠粘膜。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能够了解电外科的相关信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引导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手术安全和高效与顺畅的完成。术中注意患者的心率与意识以及呼吸等物理指标如患者有严重的腹痛,则需要尽快对其进行处置。

本次实验结果能够看出结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获得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是比较高的,本文获得的结果和相关研究人员发布的研究内容是相同的,因此也证明了结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注射与高频电切除术之间联合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具备的安全性会更高一些,因此其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息肉结肠出血量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