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延迟治愈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02-28于效良于如同
鲍 波,于效良,于如同
(1.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5;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5)
面肌痉挛(HFS)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指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且呈不规则阵发性,并可在精神紧张、疲倦等因素影响下加重。该病多单侧发病,且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双侧发病较少[1]。目前,临床治疗HFS可分为药物及手术两种方式,其中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临床症状缓解较慢,难以满足患者面部美观性要求。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HFS常用术式,其疗效佳,安全性高,可有效消除抽搐等症状[2]。但术后存在延迟治愈状况,部分患者需半年至2年方可彻底治愈,使得术后疗效难以评判,且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HFS患者MVD术后延长治愈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9年3月172例于我院行MVD的HFS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立即治愈的1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术后延迟治愈(随访1年结束前症状消失)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1例,女79例;年龄40~58岁,平均年龄(48.62±3.19)岁。观察组男13例,女29例;年龄40~58岁,平均年龄(48.64±3.17)岁。两组性别、年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VD治疗,行气管插管,于全麻下进行手术。取健侧卧位,指导患者头部下垂15°左右,并向健侧旋转约10°,颈部微前屈,使得手术台面平行于患侧乳突,确保入路方向与手术显微镜光轴方向一致。于患者耳后发际内切一个与发际平行的5~6 cm竖向小口,骨窗直径保持1.5~2.0 cm,当其前界、下界依次接近乙状窦、颅底水平时,切开硬脑膜。待显微镜下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暴露后,将神经根部位蛛网膜剪开,牵开小脑绒球后,显露面神经,明确责任血管,游离使之移出该区域。于责任血管及脑干间置入适宜Teflon垫棉,术毕关颅,进行常规异常面肌反应(AMR)监测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程、卡马西平用药状况、肉毒素使用状况、术中血管压迫程度、及责任动脉状况,分析影响延迟治愈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病程≥5年62例、<5年68例,观察组病程≥5年29例、<5年13例;对照组长期服用卡马西平61例、未长期服用69例,观察组长期服用卡马西平24例、未长期服用18例;对照组使用肉毒素56例、未使用74例,观察组使用肉毒素22例、未使用20例;对照组术中单一血管压迫82例、复合血管压迫48例,观察组术中单一血管压迫17例、复合血管压迫35例;对照组责任动脉粗60例、细70例,观察组责任动脉粗19例、细23例。观察组病程≥5年、复合血管压迫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0,13.823,P=0.016,0.000)。两组长期服用卡马西平、使用肉毒素、责任动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6,1.109,0.011 ,P=0.250,0.292,0.918)。
3 讨 论
HFS以患侧面部肌肉反复不自主抽动为特征,早期多数患者表现为眼睑抽动,逐渐恶化至口角及面颊部抽动,且难以自然好转。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HFS的首选方案,MVD具有治愈率高、安全性佳特点,且对患者神经功能、血管特性无损伤,临床应用广泛。大部分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可快速消失,但仍存在少部分患者抽搐等症状需较长时间方可消失,出现延迟治愈现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程≥5年、复合血管压迫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上述因素均可导致MVD术后延迟治愈。分析原因如下,病程大于5年患者,神经压迫状况较为严重,经手术治疗后,可解除神经压迫,但患者机体仍需长时间适应,神经电生理方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若患者责任血管对面神经脑干区造成压迫,可导致局部脱髓鞘性病变,且该区域面神经具有较强的运动核兴奋性,术后虽然解除血管压迫,但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需一定时间平复,从而引起延迟治愈。
综上所述,病程及血管压迫是MVD术后延迟治愈的常用影响因素,临床应对其密切关注,并延长随访时间,避免短期内进行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