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两种不同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2-28秦桂娟吕慧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角型青光眼乳化

秦桂娟,吕慧验,刘 兵

(日照市中心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白内障属于一种常见眼病,目前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措施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其效果显著,但存在并发症,因此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挑选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两种不同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展开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随机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50眼)。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65.5±4.6)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1~81岁、平均(66.6±5.46)岁。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眼底、眼压以及视力等常规检查,并积极相应的针对性治疗。

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撕囊前房角粘连分离术,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皮质吸除后房角粘连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少量出血)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论文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治疗后易产生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前房少量出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7,P<0.05)。

3 讨 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优势可体现为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快、散光小、切口小等,但是单独应用该治疗却易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为此,联合治疗方法称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超声乳化吸除术与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治疗的情况最为常见,其中房角分离术主要可分为两种,即撕囊前房角粘连分离术与皮质吸除后房角粘连分离术。其中,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撕囊前房角粘连分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皮质吸除后房角粘连分离术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前前房容积小、操作空间较大。葛红卫[3]通过研究得到了与本文类似的结果,A组为0.00%,B组为7.69%。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两种不同房角分离术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撕囊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时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角型青光眼乳化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