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务管理深度融合研究

2020-02-28■陈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务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陈 薇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引 言

随着高职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合理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自身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优化自身的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1 高职教务管理运行机制分析

1.1 教学管理开放化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的开放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学管理环境的开放性。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迅速普及和应用,高职教学管理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运行于校园网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次,教学管理过程的开放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共享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过程。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主要有学生开放性、教师开放性、课程开放性、学籍开放性、教学过程开放性等几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差异。

1.2 教学管理的协作性增强

(1)高职教学管理与各个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学校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才能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高职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跨校互聘教师、专家开展流动讲座或授课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之间合作交流的内容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已经逐步的从以往的课程设置到学科互通,从招生到师聘,从管理交流和管理实施等各个层面。

1.3 教学管理日趋弹性化

(1)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弹性化。随着高职教学管理环境复杂程度的迅速提高,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调整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弹性化的特点,灵活的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和范围的调整与优化。

(2)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弹性化。首先,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座位首要目标,为教师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次,摒弃传统统一的机械量化或者标准化,教师教学评价手段,积极的进行教师教学评价策略的改革和创新。

1.4 教学管理趋向虚拟化

高职教学管理具有的虚拟化特点,主要指的是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教学管理主客体的虚拟化。高职院校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面临的教学主客体往往是以代码或者虚拟符号的形式出现的,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组织。在全新的网络教育与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等可能从来没有见过面,教学管理中所有的主客体都是通过网络发送指令和学习的。

(2)教学资源虚拟化。高职教学资源的虚拟化是确保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传统的高职教学资源主要是以实实在在的实物为基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教学资源也向着虚拟化、网络化方向不断发展,比如远程教育、智慧教室、网络化虚拟实验室、虚拟训练环境等,无一例外的都体现出了高职教学资源虚拟化的特点。

1.5 教学管理交互性日益增强

随着告知教学管理交互性的不断增强,教学管理主客体之间必须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才能保证教学管理等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高职教学管理平台,则因为其具有的交互性强、交互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2 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务管理融合系统的构建

2.1 教务综合建设子系统

以先进管理理念与现代技术手段深度融合为基础开发的高职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确保了高职教学管理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的稳步前进。该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各级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师生等进行详细分类和权限划分的方式,建立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从课程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等几方面着手,对高职院教务信息进行集中化的管理,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共享的水平。由于在教务管理系统对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设置了不同的权限,不仅确保了三者在综合不管了系统中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序进行,而且形成了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促进了高职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

2.2 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优质高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动态化组合的方式,将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方案、实验指导、系统解答、课程参考文献目录、电子教材、名师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纳入到高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中,不仅达到了深度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目的,而且构建出了符合高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2.3 教学条件、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学管理中子系统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仅促进了高职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而且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的发现教学资源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

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应该从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以及专业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等几方面着手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建设高职院校、用人单位、行业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社会评价体系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等进行评价,为学生后续走上社会创新创业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专业建设决策支持子系统

深入市场调研各个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数据库,跟踪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反馈的信息。根据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做好教师队伍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等的收集工作,为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3 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务管理深度融合策略

3.1 树立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理念

高职教务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彻底转变了传统的高职教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了其在统一协调与教学任务规划、明确各自权利和责任等各方面都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步伐。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教务观念。正确的对待和认识传统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优缺点,做到合理的取舍,既要吸取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经验,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势,确保高职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其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信息化教学教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重视信息化管理技术对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增强广大师生对教学教务信息化系统的认可度。

3.2 做好顶层规划,加大信息化资金及人才投入力度

高职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而且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在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应该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从全局上指导协调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作,同时制定完善的高职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制度,避免因为出现资金闲置或者浪费等情况,影响高职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效果。

3.3 定期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高职院校在推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时,不但要加强教务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训力度,而且还应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①从招聘环节着手,将举办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和相关管理经验的工作者作为人才招聘的首选,同时在人员招聘完成后,进行统一的岗前技术管理培训工作,并在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允许其正式上岗。②通过定期开展教务工作会议的方式,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③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组织教务工作者参加专业课程进修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学校方案,促进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4 结 语

总之,高职院校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是确保高职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明确教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优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力度,才能在促进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高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教务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