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2-28王岩
王 岩
(清原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辽宁 清原113300)
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是以我国东北地区原产的平榛为母本,引进意大利的欧洲榛做父本,远缘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平欧杂种榛集中了平榛与欧洲榛的优良遗传基因,既继承了平榛的抗寒、适应性强及优良风味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1]。清原地区发展平欧杂种榛已有20年的历史,全县的第一个榛园建立于1999 年。随着林农认知程度的提高和林业造林补助政策的出台,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植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平欧杂种榛的生产及栽培技术越来越重视,新的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推广。“优质、矮化、早果、丰产”成为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未来的培育方向和目标。
1 平欧杂种榛生产栽培现状及发展优势
1.1 栽培现状
1.1.1 辐射范围广,栽培面积大
截至2019 年,清原县共发展平欧杂种榛1 486.67 hm2,全县的14 个乡(镇)均有栽植,但差异较大。按发展规模分(栽植面积66.67 hm2以上),草市镇320 hm2,枸乃甸乡200 hm2,夏家堡镇200 hm2,英额门镇186.67 hm2,清原镇113.33 hm2,南口前镇93.33 hm2,南山城镇86.67 hm2,这7 个乡(镇)栽植面积合计达1 200 hm2,占全县栽植总面积的80.7%;按年度分,2019 年栽植平欧杂种榛380 hm2,占栽植总面积的25.6%。
1.1.2 栽植品种多,良莠不齐
据统计,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植品种多达10余种,主要品种有达维(84-254)、辽榛6 号(80-13)、玉坠(84-310)、辽榛3 号(84-226)、辽榛8 号(81-21)、辽榛7 号(82-11)、B-21、辽榛4 号(85-41)等。一些品种因抗寒性差,不适应清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易受冻害,发生抽条现象,逐渐被淘汰。
1.2 清原是榛子的适生区,林农的认知度高
1.2.1 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是“内在推动力”
清原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龙岗山脉,地势较高,平均海拔525 m。清原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而多雨,冬季寒冷而干燥,春秋两季较短并多风。年平均气温5.3 ℃,年日照时数2 419 h,≥10 ℃的年活动积温2 497.5~2 943.0 ℃,无霜期130 d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6.5 mm,县域内水资源丰富,是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境内现有大小河流130 余条。清原地区的野生平榛资源非常丰富,是平欧杂种榛的适生区。
1.2.2 退耕还林、经济林建设等政策的出台成为“外在引导力”
2002年12月国务院颁布《退耕还林条例》,清原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02年开始,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 333.3 hm2,截至2018 年退耕还林保存面积1 106.7 hm2。退耕还林工程向林农兑现粮食、生活费补助及造林苗木补助费合计3 820 万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平欧杂种榛的积极性。清原县林业局和乡(镇)林业站充分地利用好退耕还林、经济林建设等资金补助政策,积极宣传引导林农退耕还林,发展平欧杂种榛。
1.2.3 平欧杂种榛的自身优势变成“直接拉动力”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平欧杂种榛具有大果、丰产、抗寒、适应性强的特点。生命周期50~70 a,盛果期20~30 a,加之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刻,栽植相对简单、成活率高,管理相对粗放。栽植3~4 a后开始结实,产量逐年攀升,经济效益稳定可观。这些优势极大地调动了林农发展的积极性。
1.3 发展平欧杂种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1 生长状况良好
清原是平欧杂种榛的适生区,其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均符合平欧杂种榛的生长要求。实践证明只要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良好的立地条件、加强后期管理,平欧杂种榛在清原地区生长状况良好。
1.3.2 产量逐年提高
清原县平欧杂种榛达到结果期(4年生以上树龄)的面积为846.67 hm2。大部分经营者已经开始获利。以草市镇双井沟村村民付长伟为例,他2011年将自家1.33 hm2的超坡地退耕还林栽植平欧杂种榛,选择了达维、玉坠、B-21 和辽榛7 号4 个品种。由于榛园立地条件好、品种搭配合理、后期管理到位,已经实现连续3 年667 m2产量250 kg 以上。现在该村民已将栽植规模扩大到15.33 hm2。
1.3.3 经济效益显著
平欧杂种榛的经济效益是通过销售苗木和榛果来实现的,由于苗木繁育技术逐渐被榛农掌握,苗木市场趋于饱和,价格趋于理性。大部分榛农由原来的既繁苗又结果,变成现在的单纯培育榛果。据统计,2019 年清原县共产榛果60 万kg,实现销售收入1 800余万元。
枸乃甸乡北大林村是清原县最早栽植平欧杂种榛的地区,目前全村共有76户村民发展平欧杂种榛,面积达到173.33 hm2,2019年仅销售榛果一项全村收入220万元。草市镇水帘洞村村民荆长盛发展榛子13.33 hm2,最大树龄8 年生,2019 年产榛果8 000 kg,通过电商、微商直销的模式,平均销售价格达到90元·kg-1,实现销售收入70余万元。
2 影响平欧杂种榛栽植的关键因素
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立地条件好坏、品种的选择及配置、水肥条件及管理技术是决定榛园成败的关键因素。
2.1 选择抗寒品种
栽培平欧杂种榛要考虑温度、水分、土壤、光照、立地条件等因素。调查发现一些平欧杂种榛品种在清原生长优于其它地区;但也有一些品种因抗寒性差易出现冻害和抽条等现象,最终生长不良导致死亡。由此可见,清原地区选择抗寒品种是栽培平欧杂种榛成功的关键。只要选择适合的抗寒品种,良好的立地,栽植方法正确,后期管理到位,平欧杂种榛在清原地区生长良好。
2.2 提高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平欧杂种榛果实大小及结实量与肥力管理水平相关,果实大小直接影响榛园果实产量。因此,要实现“优质、丰产、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握好3个环节: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加强精耕细作,视土壤墒情适时进行灌溉。
2.3 品种配置合理
平欧杂种榛是异花授粉植物,授粉树的选择及配置与授粉效果成正相关,是影响生长结实的重要因素。建园一般选择3~4 个品种(品系)的苗木作为主栽品种,可选择一个品种作为授粉树或主栽品种间互相授粉。对各个品种(品系)的苗木、数量做好登记,不同品种做好明显标记,以免栽植时造成混乱。
3 发展平欧杂种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苗木来源混乱、品种繁杂
平欧杂种榛品种繁多,各品种对气温、土壤等环境因子要求各异,导致适生地区不同。一直以来,清原地区的平欧杂种榛苗木以用户自购为主,相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不到位,造成苗木来源混乱、品种繁杂。
3.2 建园缺乏规划,后期管理不到位
3.2.1 认知度不够,缺乏规划
在苗木及授粉树的选择、品种搭配、初植密度、混交比例等方面都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农户只栽植一个或两个品种,忽略了授粉树的作用。榛子作为异花授粉植物,授粉树的有无、品种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后期榛园的结实状况及产量高低。多数人在购置苗木时只关心价格,而对品种及苗木质量关注度不够,只选价格便宜的苗木,最终导致授粉不好、结实量低、经济效益差。
3.2.2 管理不到位,重造轻管
许多栽植者栽完树后因疏于管理而出现两个问题:①水肥供应不上,使苗木生长不良,影响树木生长和结实;②由于平欧杂种榛的分蘖能力强,若定干、剪枝、除蘖等环节把握不好,导致苗木徒长而制约了生殖生长,影响结实及产量,最终导致“重造轻管、广种薄收”的局面。
3.3 销售及加工不畅,经济效益偏低
因品系不清、品种混杂,各品种的成熟期及果型大小存在差异,榛果大小不一、良莠不齐给采摘及果实分类造成影响,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影响了销售价格。由于清原地区目前没有榛果的深加工企业,榛果主要以县域内销售为主,受当地消费水平及消费群体的影响导致价格偏低、利润微薄。
4 建议及对策
4.1 提升政府主导作用,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地方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把发展榛子产业作为清原地区的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来抓,设立专门的机构及专人负责。综合考虑地域优势、农户发展积极性等因素,因势利导,确定重点乡(镇)、重点村。除结合退耕还林、经济林建设工程给予资金支持外,还要协调相关部门在水、电、路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为榛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2 规范品种(品系),做到分类施策
通过对各品种(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和在清原地区多年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选择以下品种(品系)进行栽培推广:达维(84-254)、玉坠(84-310)、辽榛3号(84-226)、辽榛6号(80-13)、辽榛7号(82-11)、辽榛8号(81-21)。可选择辽榛7号(82-11)为授粉树或主栽品种间互为授粉树[2]。新建的榛园要把握好“合理选地,明确品种,科学栽植,加强管理”等环节,同时要做好水、电、路、房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对已经建成的榛园,通过调查分类施策:①品系清晰、品种配置合理、管理好、经济效益显著的榛园,按照示范园的标准进行管理建设,并提供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②品系较为清晰,品种配置较为合理的榛园,通过采取“调整密度,留优去劣,加强管理,加大水肥”等措施进行改建;③品种繁杂、生长不良、没有经营价值的榛园,建议重建。
4.3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建立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务,大力培养县、乡、村三级榛子栽培方面专家、行家及农民技术员,定期开展培训,使他们全面地掌握榛子栽培管理、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指导服务榛农。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技术及人才优势。调动专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做好技术指导、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使平欧杂种榛产业逐步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4.4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①继续支持先期发展成效显著的榛子大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②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做强做大,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③对有经济实力的社会力量进行政策扶持,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④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引导更多的林场职工参与到榛子产业中来,充分发挥林场的资金、技术、资源及人力优势,同时也能解决林场面临的全面禁伐困境,为林场的再次发展创造机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