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护理中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2020-02-28曹丽丽
王 蜜,曹丽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冠心病是当前患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常会由于情绪波动或者过于劳累等因素导致并发心绞痛,并且,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日常治疗与恢复又会起到反效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本次研究选择28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探讨多元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2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女性患者66例,男性患者76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3.1±4.3)岁,其中80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62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观察组中女性患者62例,男性患者80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2.7±4.6)岁,其中84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58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于合并心肌梗死、功能感知障碍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予以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方式,主要为:(1)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心理特点以及用药知识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掌握,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选择以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则选择同其探讨科学的用药等知识,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认知疾病的态度;(2)对患者进行饮食上的护理,根据患者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制定符合患者健康的饮食方案,并严禁患者酗酒与吸烟,并对其宣教其害处;(3)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作息规律,使得患者睡眠充足,精神状态提升;(4)引导并鼓励患者合理地进行运动,并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的运动方案[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经过临床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轩主高于观察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评分干预前,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44.03±4.12)分、观察组为(43.65±4.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评分(71.76±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15±4.1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疾病发作情况
在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9.3%以及16.9%,远高于观察组的35.21%与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关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疾病致命的危险程度呈现为急剧升高[4],这就说明了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时,除了常规性的护理操作外,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且随着人性化护理口号逐渐深入人心,多元化护理已经是其在临床中的具象体现[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SAS及SDS评分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在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远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且预后较为理想,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