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在手足外科疼痛管理医护沟通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28李雪红廖敏妍仇雪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医护病患

李雪红,廖敏妍,仇雪群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广东 佛山 528500)

临床之中手足外科手术多采用神经阻滞方式予以麻醉,该种麻醉方式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患者极易发生疼痛、惶恐情绪等情况,严重影响到病患的整个配合度[1]。基于此,此次探究针对患者存在的疼痛情况,采用SBAR医护沟通方式干预,观察其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手足外科的病患88例,选择奇偶法将全部的研究对象划分为A组(44人)以及B组(44人)。其中,男性手足外科患者、女性患者、最小年龄、最大年龄以及中位数年龄依次为51例,37例、13岁、80岁、(52.16±13.77)岁。此外,两组患者在中位数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未有任何区别,即P>0.05,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1)所有的患者全部都使用影像学检查且判定为手外伤;(2)具备临床手术指征;(3)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4)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排除标准:(1)严重合并症;(2)认知水平异常;(3)病案信息不全。

1.2 方法

B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形式,着重对患者体征进行观测,并实时配合手术人员与麻醉人员。A组行疼痛管理SBAR医护沟通模式,全面观测病患相关数据指标,掌握病患具体情况,术中始终对患者表情、话语情绪进行观测,并积极询问病患疼痛情况,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测[2]。由于病患对创伤、手术、预后等相关方面知识认知能力欠佳,造成患者不良情绪较重,此时护理人员可随时向患者告知手术相关情况,尤其针对部分患者疑惑及问题,提升其认知能力,缓解不良情绪。

1.3 统计学分析

将全部的探究的结果均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SPSS 19.0分析,两组的手足外科护理后疼痛及手足外科医护沟通认可度进行卡方分析,基于n(%)表示。以P<0.05作为基准判断标准,对此次研究统计学意义进行评测。

2 结 果

2.1 手足外科患者护理后疼痛数据比对

对比两组的手足外科护理后疼痛数据,如表,A组手足外科护理后疼痛感Ⅱ+Ⅲ级发生率(9.09%)低于B组(29.55%),两者差异明显(P<0.05)。

2.2 手足外科患者医护沟通满意度比较

对比A组与B组手足外科医护沟通满意度情况(见表2),A组手足外科医护沟通认可度(96%)大于B组(80%),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手部损伤是临床中重要的外科领域之一,患者上肢开展手术往往基于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对病患麻醉护理治疗是保障其疼痛管理常规手段。基于此,本研究对手足外科病患进行疼痛管理SBAR医护沟通模式,结果表明,A组手足外科护理后疼痛感Ⅱ+Ⅲ级发生率低于B组,A组手足外科医护沟通满意度高于B组。SBAR医护沟通模式即规范的医护沟通方法,其中,S、B、A、R分别代表了现状、背景、评估、建议[3]。通过SBAR流程进行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疼痛管理水平,增强其麻醉护理干预效率,进而减轻患者痛苦。另外,SBAR模式中医护理人员为主体,与医师及麻醉师相结合,对手足外科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提升患者对医护沟通的满意度水平。

综上所述,给予手外科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SBAR医护沟通,能够优化其沟通效果,减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感,因此,SBAR医护沟通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医护病患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