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2020-02-28公维华陈荣方严丽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透护理人员实验组

公维华,陈荣方*,严丽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血透室是医院重要科室,重症患者较多,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因而需要对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研究中,对64例患者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相应护理措施,研究过程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在我院进行治疗护理的有64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找出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实验组32例。在对照组中,15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5~78岁,平均数值为48。在实验组中,16例患者为女性,1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3~77岁,平均数值为49。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得到的P值大于0.05,因而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实施方法

对所有患者基本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实施。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预防护理,主要有:(1)强化监督管理。医院科室可以成立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对护理操作流程进行监督,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操作,在使用仪器时需要明确仪器操作规范,依据相关流程开展工作。血透室中的仪器设备需要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2)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医院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培训,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预防策略,同时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如护理服务效果、操作技能考核等。要提高护理人员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保证护理人员熟知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范[2]。(3)加强与患者沟通。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沟通,明确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用药指导等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安全因素类别进行统计。

1.4 研究数据分析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所产生的数据结果也不同,对两组数据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分别将两组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得出的x2值或P值进行比较,若检验结果P<0.05,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要高,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32,患者院内感染9(25.81),风险防护意识6(19.35)跌倒事件发生率5(17.00);实验组 32, 院内感染5(12.90),风险防护意识2(3.45),跌倒事件发生率1(3.2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效果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值<0.05,说明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

3 讨 论

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护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由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疲劳,容易出现工作失误。医院相关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到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水平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透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了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比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概率明显较低,统计分析结果P小于0.05,说明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通过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血透护理人员实验组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