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诊疗

2020-02-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脉内科分级

王 强

(重庆市荣昌区吴家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重庆 402473)

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危重症状,该病病情十分严重,属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受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环境恶化、生活习惯不佳、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急诊内科在收治患者后,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治疗患者,控制患者病情,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探究分析了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及诊疗情况,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急诊内科共收治53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74.76±4.54)岁;其中高血压疾病患者有22例,冠心病患者有2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10例。本研究纳入的53例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伴有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双下肢水肿症状、超声显示左心室增大,患者均在家属同意下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53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确诊后给予综合对症治疗,首先给予临床常规对症治疗,给予供氧、抗心衰、抗感染、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其次,给予注射药物治疗,给予心脉隆注射液(生产企业: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443 药品规格:2ml(含心脉隆浸膏100mg))静脉注射治疗,2ml心脉隆注射液+200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20滴/次--30滴/次,一天2次,连续用药10天。在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确定患者药物不过敏后用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53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1)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标准[1]如下,显效:患者心功能改善两个级别或是心功能达到Ⅰ级,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心力衰竭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无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未改善或死亡。(2)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采用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分级[2]进行评估;(3)治疗前后的LVEF 值(左心室射血分数)、BNP 值(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53例患者中32例治疗显效,18例治疗有效,3例死亡。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分级多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多为Ⅰ级、Ⅱ级、Ⅲ级,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有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LVEF 值、BNP 值与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0.05)。

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治疗前53例,Ⅰ级0,Ⅱ级16(30.2%),Ⅲ级25(47.2%),Ⅳ级12(22.6%)。治疗后53例,Ⅰ级17(32.1%),Ⅱ级18(34.0%),Ⅲ级16(30.2%),Ⅳ级2(3.8%)。X²值Ⅰ级6.9981,Ⅱ级10.2276,Ⅲ级16.2243,Ⅳ级13.2871。P值Ⅰ级0.01 Ⅱ级0.01,Ⅲ级0.01,Ⅳ级0.01。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原发性心机损害、心脏功能性疾病、心脏结构性疾病导致心脏长期容量、符合过重。引发心肌功能发生代偿综合征的表现。患者起病较为集中,病情发展徐萌,一旦发病,病情便会呈进行式发展,导致患者心脏在机体多种生理、病理变化影响下,发生心功能不全情况,甚至导致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导致患者机体发生多种代偿机制。尤其是老年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其机体组织器官与相关功能也会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这为临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造成了困难,也导致老年患者成为心力衰竭高危人群[3]。因此,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多合并心源性水肿合并低钠血症,一旦发病,病死率相对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53例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与LVEF 值、BNP 值得到了有效改善。

由上可知,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心脉内科分级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