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

2020-02-28杨国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病耻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

杨国文

(北京市平谷区精神病医院,北京)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包括来自同事、邻居甚或家属等的广泛歧视[1],而这种歧视也将给患者造成自卑感和自我歧视感,从而不愿外出,不愿参加社会化的活动,影响患者的交往、工作等方面,造成或加重残疾,所以如何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目前,有多项研究探讨了各种治疗方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4],本院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职业康复训练,以探索该项康复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方面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平谷区精神病医院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人。入组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情基本稳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5]中的BPRS量表评分<30分。病程≥2年且近1年来未达痊愈标准,经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6]评定有轻度以上精神残疾;18-59岁;无严重躯体残疾;患者或其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职业康复训练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体育、娱乐治疗等,除此之外,干预组还进行职业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职业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社会功能情况编入不同难易程度的治疗小组,如较简单的有分餐小组、卫生小组等,包括给整个病区进行分餐,协助护士整理床铺;较复杂如缝纫小组、农疗小组等,包括缝纫和田间劳动,劳动过程中遵守各自的制度。责任护士每月对每例工疗患者根据日常观察记录评定结果,根据情况,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分餐小组每天工作3次,包括每日3餐的分餐;卫生小组每天工作2次,包括早晨及中午午休之后进行床铺整理;缝纫小组及农疗小组每周工作4d,根据工作量及天气情况,每次1-3h。由护士组织实施。

视工作种类和工作情况给予适当的激励,包括:①精神激励:主要采用尊重、赞美等方式,鼓励患者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时给予赞美,让患者具有成就感;②物质奖励:患者有进步时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③亲情沟通:与家属及时联系,增加探视次数和患者试出院时间。

1.3 评定工具

自制一般情况表,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简版(Mandarin Chinese for China version of the Q-LESQ-SF)[7]。

1.4 评定方法

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各量表的评定,第0、3、6、9、12个月对两组进行各量表的测评,复发标准为PANSS评分比基线值增加25%。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6.0对两组患者观察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服药种类、起病年龄及疾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间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比较[n或]

表1 两组间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比较[n或]

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 干预组(35) 对照组(35) χ2或t P性别 男 17 19 0.229 0.632女18 16年龄 44.71±10.04 46.29±10.57 -0.638 0.526教育年限 初中及以下 23 26 0.612 0.434初中以上 12 9婚姻 已婚 21 22 0.060 0.806未婚 14 13传统药物 11 14 2.019 0.364第二代药物 23 18合并用药 1 3起病年龄 25.03±8.10 27.46±10.09 -1.111 0.271病程(月) 211.70±86.69 203.89±97.32 0.354 0.724家族史 阳性 8 6 0.357 0.550阴性 27 29 PANSS 40.74±6.33 40.37±4.80 0.277 0.783服药种类

2.2 两组间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间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性检验结果P<0.001,采用Greenhouse-Geisser修正结果,结果显示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1.524和15.270,P均<0.001,说明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分有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满意度逐渐增加,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分组的不同而不同,见表3。

表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的分析

因为时间因素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基线和第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第3个月与第6个月存在极显著差异;对照组三次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同一时间对两组进行比较,第3个月两组间即开始有统计学差异,第6个月时有极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观察时间与组别在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分的简单效应对比

3 讨论

在目前患者治疗中,多以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为主[8],但患者强烈病耻感的存在,造成患者不敢参加社会化活动,而在以患者为主体的联谊活动或社会活动中,患者则表现相对较好,主要是因为同为精神障碍患者,不存在互相歧视的问题,病耻感相对减弱[9]。所以患者如能真正的回归社会,参加到社会化活动中,需要先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对自身的满意度[10,11]。本研究通过组织患者参加社会劳动,使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从中获益,包括精神和物质上,提高了患者对自己的认同。

通过本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在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进展,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改善,第6个月时较基线和第3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而第3个月较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这种训练需要一定时间,患者通过见到自己的成就,逐步提高了生活满意度。而在对照组中则没有这种变化,说明单纯药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作用不明显,甚至还有可能随着患者病情的缓解,逐步认识到自己疾病的性质,从而加重病耻感。

所以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康复[12],从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入手,使患者愿意也敢于融入到社会中来,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从“需要康复”到“希望康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病耻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