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水电 超级团建

2020-02-27王晓芸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设部东德白鹤

王晓芸

白鹤滩,一个娓娓动听的称谓;乌东德,彝族语中意为“五谷丰登的坪子”——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金沙江畔的地名将因两项伟大工程而世界闻名。

这两项伟大工程,便是正在建设中的白鹤滩、乌东德两座巨型水电站。

作为当前世界在建装机规模第一、第二大的水电建设项目,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600万、10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分别为624.4亿和389.1亿千瓦时,是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

这是真正的大国重器,也是将惠及后世的史诗级工程。在这背后,凝聚着来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20余家参建单位、26000余名员工的智慧和汗水。

施工环境复杂、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青年员工数量大,这些都给施工区团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以施工区团建为引擎,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员工汇聚起共铸大国重器的青春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鹤滩、乌东德施工区团组织以施工区大党建工作经验为理论支撑和组织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以团建共建这种“超级团建”的形式构筑起施工区团青工作体系,让团组织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有高度,贴心服务有温度;引导青年青春建功有力度,奉献社会有态度;并以制度保障凝聚合力,巩固团建共建成果,令人耳目一新,为之点赞。

筑牢根基 思想引领有高度

白鹤滩、乌东德两大施工区35岁以下青年员工总计8300余人,占参建总人数的32%,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引领工作实非易事。

为此,两大施工区团建共建工作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创建“五大工程(精品工程、创新工程、绿色工程、民生工程、廉洁工程)”、铸造新时代大国重器这一目标,采用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抓好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

据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团委书记王志伟介绍,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施工区团组织通过线上线下主题团日、学习座谈、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青年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与企业党组织共同开展学习品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分享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牢记总书记嘱托”学习专栏等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白鹤滩施工局团委书记简煦滢自2013年来到白鹤滩,在施工区从事团青工作已经6年多了。她还记得2018年冬季举行的那场“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受到了青年员工们的热烈欢迎。大家踊跃报名,积极观赛,举办决赛时大大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连门外都站满了人,足见青年员工们的参与热情之高。

不仅要推动党的理论在青年员工中入脑入心,更要引导他们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此,近年来,施工区团组织开设了“润苗”“墩苗”培训班,奔赴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培训学习,强化对优秀青年员工、青年团干的理想信念教育,力求做到“墩苗苗壮,润苗苗长”。

三峡发展公司乌东德监理部员工刘晓从老家沿海城市山东滨州来到乌东德,每天在施工一线钻进漆黑的隧洞从早忙到晚,起初,这位“95后”的年轻姑娘着实有些“不适应”。经过选拔,刘晓参加了施工区团组织举行的“墩苗”培训班,在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关怀下,刘晓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怀着对业务的热情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通过培训我获得了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工程建设一线建功立业的决心”,刘晓说:“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肩负青春使命,在本职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服务大局 青春建功有力度

在兩大水电站施工区,你可以深刻体验一把“上天入地”的快感:“上天”,站在海拔高达834米的白鹤滩大坝观景平台望去,空中往来穿行的吊车将混凝土运至正在建设中的坝顶,一层层浇灌累积,大坝建成后设计蓄水高度将达到825米;“入地”,通过地下四通八达的施工隧道钻入大大小小的施工洞,钻进大坝的“心脏”——地下厂房,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此装配完工后,数以百亿计的电量将从这里被输送出去。

这令人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工程背后,是一群热血青年用智慧和汗水擦亮这大国重器。

依托团建共建工作,在施工区各单位团组织统筹下,白鹤滩和乌东德两大工程区共创建成立了30余个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围绕工程建设的急、难、新、险、重任务,充分发挥着生力军作用——混凝土浇筑是大坝建设的重点,为了保证浇筑质量,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大坝项目部青年文明号成员们在浇筑期间人人上岗,全过程、全方位、24小时值班,及时协调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全面管控浇筑过程;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技术管理部青年文明号扎根施工一线,在工程建设中创新性地推动限额设计、优化设计,通过卓有成效的设计管理为工程建设节约了数十亿投资,为巨型水电站的投资控制提供了良好借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攻坚克难,青年当先。白鹤滩、乌东德两大施工区是青年建设者们冲锋在前的主战场,也是他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大舞台。

为凝聚青年智慧,争创精品工程,在两大施工区多家单位团委的组织下,通过创建“青年创新工作室”“青年攻关小组”等方式,充分发挥青年在施工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意识,以青年为主力开拓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三峡集团为例,在白鹤滩工程施工区,青年建设者们技术创新的“脑洞”开在了工程建设的每一处难点,攻克了无数个世界级难题。

你见过光滑如镜子般的混凝土地面吗?在白鹤滩工程大坝的泄洪洞里就能看到。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白鹤滩工程大坝的泄洪流速最大可达180公里/小时,若泄洪洞的表面不够光滑,洪水来袭就会对泄洪建筑产生损害。为了防止这一状况发生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工程师黄纪村带领团队小伙伴通过大坡度重载上料系统等装备创新、高边墙施工缝无缝衔接技术等工艺创新,最终实现了白鹤滩工程大坝泄洪洞混凝土浇筑光滑如镜面,使泄洪洞更加抗冲耐磨,有效保证了大坝的泄洪能力。

你知道水电站大坝取样材料也配有“身份证”吗?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刘战鳌博士带着团队成员自主研发的白鹤滩实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通过给大坝施工现场取样的各种建筑材料植入一块小小的芯片,便给它们绑上了“身份证”,这样就可以将被取样材料的信息即刻传送到后方数据库,保障了取样结果真实可靠,对管控大坝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你了解为什么白鹤滩工程大坝被称为“聪明的大坝”吗?这其中有多个首创,让大坝变得无比智能。比如,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埋设好监测仪器,它们就像遍布大坝全身的神经末梢,可实时采集大坝的温度、应力等各种信息,并及时将数据传送给后方服务器,以实现对大坝的全面感知、动态控制。这项技术的背后离不开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谭尧升等青年科技攻关人员的的努力。

黄纪村、刘战鳌、谭尧升……他们的面貌各不相同,但争先创优、冲锋在前的勇气是相同的,他们立足本职、埋头实干的热情是一样的,他们就代表着施工区无数个青年,这些青年都秉持着同一份初心,胸怀着同一份理想,肩负着同一个使命——大国重器勇担当,青春建功新时代!

延伸手臂 服务青年有温度

白鹤滩、乌东德两大施工区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群山环绕,远离城市,相对艰苦的环境加上紧张的工作节奏,对每一名新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为了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工作状态,施工区团组织开发出一条“二对一”师带徒的路子:一方面结合新员工的毕业院校、专业等因素综合考量,安排有相同经历的青年员工与其“结对子”,方便交流业务;另一方面则鼓励新员工到施工单位一线轮岗,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员工作为“导师”全程跟踪,帮助新员工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高级工程师、“85后”周天刚和段兴平虽然年龄不算大,但却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他们通过“结对子”带出的一批批“高徒”,已能在大坝施工建设各领域独挑大梁。“90后”新员工魏泰鸣大学毕业甫一上岗便扎根施工一线,在白鹤滩工程大坝“暗无天日”的右岸尾水隧洞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作为“萌新”,起初还“有点儿懵”的他在导师的带领下慢慢熟悉起了业务,逐渐探索出不少对工作有益的实战方法。“通过在基层工作,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和实地操作有很大差距,更坚定了我扎根一线的决心”, 魏泰鸣坦言:“我们要多向老员工学习经验方法,才能更好、更快成长。”

同时,为了让青年员工更好地融入岗位工作,施工区团组织通过广泛开展职工竞赛、“青年讲堂”“青春沙龙”、组织学习小组等方式,引导青年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职业素养。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新员工李将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在一次新老员工“青春沙龙”分享会交流时,他对施工一线业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多多学习,便主动向团组织申请去该施工单位实习,拓展了自身业务视野。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工程师罗贯军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来不及准备职业技能考试,通过学习小组集中学习、相互讨论,借助小组发放的学习资料,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有效提升了职业技能。

施工区的员工们大都要跟着工期走,一干就是好几年,因此,这里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的家园。青年员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别急,贴心“团团”来帮忙。

面对施工区男性员工居多、单身青年比例较高的现状,施工区各团组织积极开展游园互动、户外踏青等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为青年员工交友搭建平台;同时,关注一线青年员工面临的生育、托幼等难题,给予补贴和力所能及的福利、关怀,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比如,三峡集团为施工区青年员工统一发放“青年大礼包”,为其提供从婚恋到托幼“一条龙”便利服务。正是得益于此,同在工地工作的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工程师简崇林夫妇才放心地在工地结婚、生育和托幼,解决了与孩子两地分居的局面。

另一方面,通过一对一谈心,单身、新员工群体重点跟踪等形式,施工区团组织重点关注青年身心健康,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及时处理好青年的糟心事、烦心事。

2017年3月的某一天,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员工于胜利在工作中忽感不适,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肝衰竭,病情危急。于勝利返回老家求医,奈何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医疗花费又难以预估,这让他内心备受煎熬。得知这一情况后,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团委立刻向上级团组织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团委求助,在上级团委的协调下,顺利帮于胜利转院至华西医院,并在单位内部为他组织了捐助活动,让于胜利能够安心看病。康复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于胜利感慨万千:“感谢团组织对我的帮助,我的病及时得到了治疗,让我获得了新生!”

猜你喜欢

建设部东德白鹤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追忆东德美好时光
GB/T 50398—2018无缝钢管工程设计标准
JGJ/T 396—2018咬合式排桩技术标准
住建部:买卖租借执业资格证书等“挂证”行为从重处罚
中小城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方法初探
白鹤和乌龟交朋友
野鹅与白鹤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校园里住着一群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