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写作就是最好的纪念
2020-02-27刘大伟
刘大伟
对于“八零后”或者更年轻的读者而言,长篇小说《马兰花》具有一种新鲜而又真切的代入感。那些曾被父辈和祖辈们讲述过的苦难人生和荒诞岁月,经由作家的精心构思和准确描摹,一代人的生动形象、一时代的基本状貌便跃然纸上了。事实上,我的母亲曾多次讲述过她们那代人的遭际,其中的恐惧、无奈和悲苦与《马兰花》中所写的情景并无二致,因此,我在阅读过程中很快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家直言,这是一部用以“回报母亲”的小说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的怀念之情。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会为自己儿女的“作家身份”感到骄傲,如果母亲已去,扎实的写作就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毋庸置疑,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便是塑造了马兰花这位“河湟母亲”的典型形象。尽管她有着身材瘦小的先天不足,然而她吃苦耐劳,娇弱的身体里常常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和韧劲;她时常遭受周围环境的挤压、村人的怀疑和嘲弄,然而她心胸开阔、宽厚待人,进而让那些流言蜚语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在其艰难的人生旅途中,总有贫穷与灾祸与她为伴,然而这些苦难却不断激发着她内心深处的智慧与勇敢,促使她不断成长。生活的磨砺使得原本不被人看好的马兰花,最终成为了劳动妇女的榜样,面对生活的苦难和艰辛,命运的馈赠,她都能够坦然接纳,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到最后。
在那个缺衣少粮的饥馑年代,作为妻子的马兰花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家人的生活,而作为母亲的她则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用一件“充满智慧的衣裳”从生产队的打碾场上偷回粮食,才使一家人不至于饿死。这一行为最终被民兵连长张大炮发现,马兰花因此在小孩子眼里成了一名“偷嫂”,甚至被自己的儿子误解为“坏人”,在受到生产队长的惩罚而晕倒之时,“她抬头眯了一下枫洼村的万里晴空,天空中挂满了无数个五颜六色的火辣辣的太阳,辐射着刺人眼目的光芒。麦场周围高耸的杨树和天空倒挂着,惊慌失措地旋转起来,麦场上金黄色的麦子像河里的水一样流动起来,发出哗哗的声响,她母性的本能突然想起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就把自己置之度外了……”这样的描述让我想起了刘恒《狗日的粮食》中的“瘿袋”,尽管马兰花是“偷粮”,“瘿袋”是“丢粮”,然而共同凝结在粮食上的渴望与恐惧,实质上写尽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挣扎。“偷嫂”这个骂名背后,站立着一位受尽屈辱但仍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河湟母亲。如果将其所作所为放在当时的道德层面加以评判,那自然成了婆婆口中“很不光彩”的事情,但若从人的生存及其抗争的意义层面而言——显然,马兰花已然完成了一位“伟大母亲”的自我塑造。从她身上投射出的那份倔强劲儿和无畏气质,明显传递出了一种健康而旺盛的生命意识,作为一名母亲,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来完成尊重生命、繁衍子嗣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马兰花》成功塑造的典型人物当然不止主人公马兰花一人,整部小说中,与马兰花坎坷一生多有关联的人物诸如丈夫李解放、婆婆马大嫂、计工员老顽头、民兵连长张大炮、公章专管员王连兄等,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个个形象丰满,令人难忘。
除了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說《马兰花》的另一闪光点表现在语言层面。通读全篇,读者会明显感觉到小说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暗示和反讽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生动、真切、形象,带着毛茸茸的原生意味,既粗粝鲜活,又复杂多义,进而使得小说文本具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并由此展现出了丰富的审美内涵。譬如在某个深夜,马兰花锁了院门,忐忑不安却又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悄悄炒麦子吃的细节:“灶膛里揋满了麦草,金黄色的火焰尽情舔着锅底,胖生生的麦子宛如无数个救命的小药丸,宛如嘀血的活奔乱跳的生命,在铁锅里发出细水长流的声响。”此时此刻,灶膛里的火焰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而铁锅里的麦子犹如“嘀血的生命”,噙满了生存的艰辛与无奈,同时又像是“救命的小药丸”,给深陷绝境的人以活下去的可能。这些夺命的麦子,能带给人灾祸和希望的麦子,被马兰花小心翼翼捧在手上时,像极了她无可预知的命运——祸福相依,生死咫尺。
在描写炒熟了麦子散发出的香气时,小说语言尤其生动,意义的传递也非常到位,不由令人品读再三,击节叫好。“顷刻之间,在马兰花和两个孩子面前灿放出一缕缕无法抗拒的香气。那从未有过的香气像春回大地,像花儿无声地开放,越来越浓,也越来越冲,宛如长了翅膀的空气,渐渐地无孔不入地弥漫了每一个角落。已经沉睡在屋檐下的麻雀和躲藏在木头缝隙里的蛀虫,都开始欣然苏醒,翻了一个舒展的腰身,开始活动手脚了。”这样的叙述语言又让我想起了阿来的《尘埃落定》,其中麦琪土司家炒麦子的情节瞬间被调动出来,毫不夸张地讲,读者似乎也能听到麦子在铁锅里迸裂腾跳的声音,也能闻到弥漫四周的炒麦香味。
作为一名贫弱者,最可怕的是被另一些贫弱者嘲弄、欺凌。面对这些,马兰花并没有悄悄逃走,她只是暂时被人忽略了,她只是本能地“躲在了菩萨的身后”,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个疯狂的年代,再疯狂的人,对菩萨还是略有敬畏的。此外,小说对乡约民俗的展示,方言俚语的使用,准确、鲜活、生动,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民俗史料价值。当然,也不是说这部小说语言没有任何瑕疵,苛刻一点来看,有些比喻句式的运用略显繁复,有时候一种意思的表达会出现两个并行的比喻句式,作家若能打破两个比喻句式的平行关系,将其处理为情感的合理递进和意义的深层挖掘,那样会更加出彩,否则容易出现语言层面上所指与能指的偏差。
须得承认,“以轻写重”的叙事策略使得这部小说在保证可读性的基础上,获得了某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生活的饱满度。希望与绝望、尊重与践踏、饥饿与死亡、爱与恨、灵与肉……这一切分明都是严肃沉重的主题,然而作家在叙事时却别出心裁,巧妙启用了“轻”和“灵”的写法,有些地方甚至带有浪漫诙谐的语调,貌似轻松,实则沉重,真切地写出了生活的痛感。小说叙事节奏上的轻重缓急、情感分配等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样的笔触实际上带有一定的批判性——针对时代的荒诞和人性的复杂。
评论家王建民在其评论文章《河湟文学论》中提出,“袒露真实、直面苦难,批判立场”应当是河湟文学具有的现代精神内核,如果这样的概括与指向能够为河湟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路径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长篇小说《马兰花》确实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小说的很多场景和细节几乎都是对那个年代真实生活的还原式书写,作品人物能够直面苦难、不断抗争的人生之路非常清晰,作家含而不露的批判力量透过隐喻和反讽得以呈现。纵观青海文苑,河湟文学视域中的诗歌创作因杨廷成、周存云、刘鹏、刘新才、邢永贵等诗人的长期坚守而脉相不断,相对而言,长篇小说创作似有后劲不足之嫌,继陈元魁《麒麟河》、井石《麻尼台》等力作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鲜有代表性的长篇问世。因此,《马兰花》的出版,可以说是河湟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当然,从创作初衷这一角度而言,作者无疑“了却了一个心愿”,作为长篇的体量虽不是很大,但整部作品笔力丰沛,字字含情。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兰花》应是一曲敬献给河湟母亲的深情赞歌。作家的创作态度以及秉承的原则,应当得益于良好的生活教养,如同母亲在田间劳作,小说中每一个形象的塑造、每一个细节的呈现,都遵循了原生的生活经验和基本规程,创作过程十分扎实,纪念意义由此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