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27李智尧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储备辽宁省森林

李智尧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6)

国家储备林基地是采取科学措施,着力培育和保护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大力营造和发展短周期原材料林、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形成树种搭配基本合理、结构相对优化的后备资源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木材消耗逐年增加,2012 年,国家林业局在水光热等自然条件良好的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河南等 7 省(区),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目的是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特定政策措施营造用于木材储备的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包括速丰林、珍稀树种及大径级用材林和生态储备林等。2014年,在南方15个省区划定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2015年在广西正式启动了首个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随后在河北、天津、广西、福建、河南、黑龙江等省(区、市)陆续铺开。

1 辽宁省国家储备林发展现状

辽宁省林业用地面积714.29万hm2,森林覆盖率40.9%,2016年辽宁省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到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省份。本着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核心,以“为国储材,藏富于林”为目标,现已陆续在省内的10个市22个县(市、区)、3个市直单位、3个省直实验林场开展了国家储备林基地的建设工作。我省储备林建设工作尚处在发展初期,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

2 储备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储备林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2016年辽宁省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到储备林建设省份,尚处在储备林建设初期,储备林建设对经济发展及林业发展的促进尚未明显的体现出。公众对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较弱,一些地区的制度建设、监管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宁省储备林工程的建设运营工作。

2.2 储备林建设管理制度较单一

储备林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国家对储备林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较缺乏,出台的制度仍较为单一。现有的管理制度有《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年度施工作业设计管理办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等,数量较少,涵盖范围不广,内容尚有需要完善之处。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政策性补助,监管制度缺失,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生产,导致项目建设的质量与目标不符等问题。

2.3 资金缺口大,政府财政负担重

2.3.1 同银行意向容易达成,具体落实困难

国家储备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制约和影响项目进展。储备林建设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储备林建设,不仅给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带来严峻挑战,也给长期贷款的贷款方造成很大压力。

辽宁省多次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沟通,虽然每次沟通的结果都是积极支持,但落实起来阻力重重,如建设主体性质、抵押、担保等,鼓励房产抵押,林业资产抵押率偏低,导致造林实体无法实现足额抵押,最终贷款不能获批。

2.3.2 控制债务风险,担保平台建立难

辽宁省各级政府都有控制债务风险的责任,但由于政府对债务的控制较严,建立担保平台和落实担保责任的实现都较为困难。当前辽宁省储备林基地建设只能靠企业自主经营模式运转,用企业自有资产进行抵押,得到的融资额度小,满足不了基地建设的需要。

2.4 森林资源不足

森林资源不足,为储备林建设带来巨大阻力。辽宁省总面积1 480.64万hm2,据《辽宁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6-2050)》,辽宁省林业用地面积714.29万hm2,森林覆盖率40.9%。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22%和1.8%。

人工林面积比例较大,占森林总面积的54.6%,天然林比例较小,占森林总面积的45.4%;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生产力水平较低,667 m2年增长量不到4 m3,低于全国平均蓄积量。

辽宁森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呈现“东多西少”的局面,辽东地区的岫岩、抚顺、清原、新宾、本溪、桓仁、宽甸、凤城、西丰、铁岭、开原11个县的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7.6%,森林面积却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9.6%,蓄积量占全省蓄积量的66.7%。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宣传与科技推广

贯彻落实《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工作思路和计划,加强宣传,让各级政府及社会了解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县为单位组织建设项目库,按照竞争入库的原则选择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的原则,不定期向银行推荐;加强与银行沟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快捷通道。结合项目建设地实际情况,适当配备技术人员、劳务人员、机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进行造林技术培训,对施工流程进行梳理。

3.2 建立现代工程管理制度

建立规划体系,省级、市县级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实行全过程管理,制定相应的储备林核查办法,定期开展监测核查,建立立项、执行评估和验收评价制度,强化检查指导、监测和评价,对完工项目组织验收;健全完善经营规范,参照《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LY/2787—2017)等行业标准,研究建立辽宁省的技术规程,建立储备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提倡多功能目标经营。

3.3 创新国家储备林新机制新模式

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落实国家林业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合作协议》,推进融资主体、融资模式等金融体制创新,探索林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准备金、林业保险制度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辽宁林业部门也应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沟通联系,协调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的问题;不定期向银行推荐,加强与银行沟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快捷通道;争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和财税金融优惠政策,降低林业资金成本,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快贷款投放速度;建设信用担保平台;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运作模式)委托运营。

3.4 因地制宜科学培育

储备林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应因地制宜科学培育,针对不同地理及气候环境,科学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按照国家及行业、地方有关营造林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具体林分生长状况,及目标树种储备林经营目标,分类合理确定营造林技术措施。在种苗规格选择上,根据树种或品种特性及地方栽培标准选择苗木,选用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良种壮苗,以保障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质量。严格执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规程,设立环保措施,建立水土保持带和森林防火隔离带,禁止全垦造林和炼山造林,加强原生植被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4 结 语

储备林建设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成功与否,影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成败。辽宁省尚处在储备林建设的初期阶段,虽存在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储备林的建设对培育多功能森林,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将为辽宁省维护木材安全、提升森林质量、加强天然林保护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储备辽宁省森林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