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2020-02-27吕洪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吸烟史家族史数目

吕洪刚

(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600)

【关键字】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预后;影响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而发生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为主要的介入手段,了解冠脉支架介入治疗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均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排除标准:住院资料不完善者;伴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者。9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71.45±4.45岁,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和住院诊疗资料查询,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上门随访、门诊随访等,主要随访内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再次接受介入治疗、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不良心脏时间发生情况、死亡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置入支架数目、病变血管支数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纳入到SPSS 18.0软件中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90例患者中,共发生10例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复发4例,二次介入治疗2例,死亡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

2.2 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10例不良事件患者中,平均年龄(69.78±3.26)岁,支架数目(1.1 5±0.6 3)支,病变血管(1.58±0.56)支,80例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中,平均年龄(56.47±3.45)岁,支架数目(1.63±0.54)支,病变血管(1.36±0.22)支,比较结果为(t=11.566,2.603,2.3867;P=0.001,0.011,0.02),10例不良事件患者中有吸烟9例(90%),家族史4例(40%),高血压史5例(50%),糖尿病史3例(30%),80例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中有吸烟史12例(15%),家族史18例(22.5%),高血压史14例(17.5%),糖尿病史8例(10%),比较结果为(x2=112.78,7.127,23.619,12.500;P=0.001,0.008,0.001,0.001)。由此表明,年龄、支架数目、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均为引发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治疗冠心病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3]。

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操作简易,主要是通过扩大患者血管初始管径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经临床实践发现,有少数患者在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会发生心绞痛再次发作、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4]。本研究发现,患者年龄、支架数目、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引发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因此,需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需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吸烟史家族史数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移火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牧场里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