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探索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0-02-27蔡文婷
蔡文婷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应当以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契机,从“精准思政”的视角,分析当前培育现状,探索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2]、“典型示范、多级联动”宣传格局、“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文化体系、“一主两类五场”校馆协同育人模式和“分工协作、考评问责”长效机制,让高校真正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一、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剖析
(一)教育错位
个别高校一味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师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抵制外界消极影响的举措不多,导致少数师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离;因教育形式和手段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党团教育活动创新性、系统性、针对性不足等,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和错位。
(二)认同弱化
自媒体时代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变而涣散。校园内广播、宣传栏等传统的价值观教育阵地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再加上一些高校的官微等新媒体并没有适时地成为主要发声平台,使得主旋律得不到弘扬,正能量得不到传播,导致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但仅有50%的大学生愿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习惯。笔者实地走访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不太确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能起到重要作用;而愿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努力践行并积极推广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
(三)践行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课程,但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单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专题的较少,使得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深刻,或多或少地制约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个别院校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3],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旧无法得到其认同,学生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上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面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六成以上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4],但每年实际参加两次以上活动的人数却不到一半。
二、统筹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育人之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命题和战略任务。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课堂主渠道入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精准思政”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目标导向,强调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环境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使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注重教育引导,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价值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做起,狠抓各类课堂对广大师生的教育引导。
1.狠抓扎根工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准思政”模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研讨制,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积极培育“双带头人”为团队带头人,推进专题化教学,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善于吸纳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新元素,及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新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结合绵阳地域特点,开设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专题讲座,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白诗歌文化在当代”等系列校本课程,有计划编印一批有绵师特色的校本教材。
立足区域,打造场馆教育实践体系,以“四个一”为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师全员社会实践制度,即专任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为期不少于1周的集中社会实践、提交1篇调研报告、编制1个教学案例、每年举办1次展览评比表彰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典型案例和理论文集,编著《用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系列成果。
2.把握精准思政“硬核”力量,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着力抓好“课程、思政、教师、院系、学生”五个关键环节。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中充分考虑精准思政全方位育人落实情况,在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评价标准中实施精准评价;根据各自分工,组建精准思政工作推进团队、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达到研教互哺的效果。遴选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二级学院专业课教师“结对子”,开展“课程共建+任务共谋+难题共解+成果共育”的协同活动,共同研讨在“精准思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
目前,学校构建起“保障有力、重点突出、载体丰富”的思想政治课建设体系,建立了首批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覆盖所有二级学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筹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组建课程思政团队对口联系各二级学院,每年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典型。学校逐渐涌现出一批品牌课程和特色学院,实现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教师“双提高”,课程思政圈层效应逐步形成。
(二)狠抓舆论宣传,构建“典型示范、多级联动”的“精准”宣传格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任重道远、久久为功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注重名师锻造、典型引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全面落实教师过“师德关”计划,积极发掘师德先进典型,组织青年教师、辅导员、师范生团学干部、教师党员等代表召开师德建设座谈会;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师德先进、教学名师等先进个人,举办师德先进事迹校园巡回报告会;校媒开辟专栏,推出“两周一星”,采访报道优秀教职工、优秀校友,大力宣传阳光美丽、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
坚持把师德建设与师范生教育结合起来。把师范生师德培育工作纳入到师德建设体系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师德培育模式,增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法律法规解读等相关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辅以配套实践活动。定期举办与师德意识有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模拟大赛等,以多渠道的培养模式提升师范生师德意识。
2.聚焦媒体融合,注重宣传出精品。进一步整合微信、微博、QQ校园号、企鹅媒体等平台资源,发挥新媒体联盟作用,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团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新媒体宣传,发布校报网络版、小报君扩展版,开辟校报专版。建立“学校—宣传部—各二级单位—校外媒体”四方联动宣传机制,校内组建大学生通讯社队伍,校外组建宣传工作特约专家团,与中央省级媒体共建通讯员站,积极发布外宣报道。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驻绵媒体负责人召开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和新闻通气会。学校官微粉丝排名全国第七,官博排名全国第29位。打造了《青春风景线》《暴走绵师》等弘扬正能量的网络文化精品。
3.聚焦整合学校各教育资源,发挥协同育人合力。党委组织部、学工部、校团委带动全体辅导员及党团组织,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谈心谈话、主题交流、志愿服务以及活动开展等及时了解学生困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处、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为大学生提供贴心服务,以身示范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强调环境熏陶,构建“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校园文化体系
文化是人类前进的道德明灯,高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1.以研究中心为依托,打造校园文化活动新品牌。传统文化教育亮点纷呈,采用“开设专题+内容渗透”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建“必修+选修+讲坛”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建一批文化传习场所,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等活动年均100余场次,参与师生万余人次。立足区域和学科专业优势,建立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被列入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研究中心,围绕四川历史名人传承创新工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学院文化品牌打造博采众长。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师生开展精品文化项目建设活动。实施“一院一品”工程,鼓励和支持各学院打造特色学院文化品牌、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文化讲座。
2.以“法律进学校”活动为载体,固化法治教育新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行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将法治教育与各专业通识教育模块相结合,增加法律公选课,开展专题培训,在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交通安全你我他”系列讲座、“法在我心中”手抄报、“青春与法同行”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构建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开展专题书画展等活动,重点打造“一站到底”法律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成立法律社会实践小分队,建立司法考试配套资助政策,拓展校外法治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各级法院旁听观摩,邀请校外专业人士举办“法治讲坛·法律进绵师”等系列活动;邀请法官参与主题班(团)会,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试行法律援助委员和法律宣传委员制度;利用各时间节点,通过反面典型教育等方式对师生开展诚信教育,不断拓展法治教育阵地。
着力拓展宣传平台的教育功能。划拨专项资金编印各类法律知识读本,购买法治主题系列套图;坚持党委一级中心组学习会前学法,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通过校报、广播、户外显示屏、宣传橱窗、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网发布法律专题相关内容,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平台。
着力提升法治教育课题研究和科研队伍建设。设立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并纳入绵阳市社科联研究项目范畴。组建科研课题组,围绕法治教育主题开展科研工作,拓展了法治教育科学研究。
着力搭建双向一体的育人平台,实现法治教育社会实践与核心价值教育的融合。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开展师德先进个人、集体、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组织师生深入街道、社区宣传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政策法规,开展法律咨询等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突出实践养成,构建“一主两类五场”校馆协同“精准”育人模式
任何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都必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注重实践养成,就是要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在社会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自觉行为。
1.建基地搭平台,探索实践教育新模式。立足绵阳区域优势,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梓潼两弹城等场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搭建以地震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两类场馆教育体系,让场馆成为师生接受中国精神熏陶的辐射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信仰场、干事创业的修炼场和裂变场,年均开展活动20余次。定期举办场馆教育理论研讨会,邀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社科联及场馆教育单位,发布《馆校共建宣言》,签订《深化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进一步创新场馆教育模式。
2.设中心发课题,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共建绵阳市社科研究基地——纪念场馆教育和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和研究抗震救灾文化的时代内涵,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心汇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每年定期召开研讨会,每月出版《红色场馆》工作通讯;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发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课题,与共建场馆对接工作项目,组织近千名师生参与研究。依托场馆教育打造一批研究成果,成功出版《抗震救灾精神与实践研究》等专著。
3.走出去请进来,实现场馆教育全覆盖。将场馆教育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赴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实践教学全覆盖。将各类场馆作为开展教师党性修养与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场所,每年定期安排新进教师、党外人士、辅导员走进红色场馆,缅怀先烈遗志,接受精神洗礼;每年暑期安排党员干部赴红色根据地开展党性锻炼培训,真正实现场馆教育在师生中的全覆盖。此外,组织校内外专家进一步提炼抗震救灾、两弹一星、红军长征、王右木精神的精髓,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讲座品牌——“右木讲坛”。
场馆教育模式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绵阳市其他高校纷纷效仿,省内外部分高校来校学习经验,被列为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光明日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和省教育厅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四川省委统战部实践创新重点课题和省教改课题。
(五)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分工协作、考评问责”长效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既是一个教育引导、不断转化为人们道德品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章立制、固化为公序良俗的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各方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和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增进校园和谐,最大限度维护校园秩序。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办法,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等加强沟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坚持全党动手、全校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坚持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述职制度。开展尊师主题月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出台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探索师德失范通报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完善学生诚信档案。组织学生签订校园诚信承诺书,内容涵盖考试诚信、学术诚信、就业诚信等;并逐步扩大承诺范围,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测评的重要依据。探索诚信负面清单和约束办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4.积极构建评价反馈机制。首先,致力提倡一种新的评价理念,以注重整体性、突出系统性、着眼长效性为原则,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及时反馈并修正工作措施。让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实施者能第一时间获取科学评价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校对偏差,修正工作方式方法,为下一轮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培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