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项目制团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02-27潘昱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潘昱州,彭 荔

(1.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在高等学校全课程育人的探索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上海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提出了“课程思政”新理念,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综合素养课程组、专业课课程组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新体系,形成了协同育人新局面[2]。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新产物,课程思政就是深入挖掘和优化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元素)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各学科教学全过程,与各门课程教学协同联动、交相呼应。作为系统工程,课程思政主要以项目制教学形式推进。项目制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支撑”[3],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导向,以育人为任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教学协同为基础。这就需要组建团队,系统规划。课程思政,强调全员育人,同向同行,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团队。因此,课程思政的推进,项目团队建设是关键。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包括作为主导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主持者的专业课程教师、作为参与者的专业课程教师三支团队,覆盖学科广,跨涉领域宽,参与人员多,任务艰巨,使命重大。但是,当前高校中的这三支教师队伍却或多或少存在数量不够、认识不清、配合不够等问题,成为了课程思政推进的瓶颈。因此,要有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加大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建设,有效整合教师资源,尽快优化教师团队,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一、多举措保障团队成员数量

多举措保障团队成员数量就是指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融合多条渠道,增加教师数量,确保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数量充足。这是基础和前提。鉴于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多举措保障教师团队成员数量至少包括“保障主导者量足”“保证主持者量够”“确保参与者宽裕”三个方面。

(一)保障主导者量足

主导者是指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导引人,居于课程思政体系的顶端,属于宏观和中观架构者,其主体为团队中处于指导地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新产物,需要教师领会新观念、把握新理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更深层的了解、更明晰的掌握、更精准的把控,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但是,长期以来,囿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相当部分高校难以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的1∶350的比例足额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资缺口较大,导致教师课时量多、工作量大,科研时间和研究精力不足,难以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因此,推进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位的就是补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口。保障主导者量足,必须在引、补、留三个字上下足功夫。一是筑巢引凤,增加数量。在当前的思政人才引进大战中,各高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民动员八方揽才,最终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就要仔细研究所需人才的心理预期,抓住引进对象的关注焦点,解决引进对象的需求痛点,充分凸显学校优势,因人而异,真正出台打动人才的特殊政策,确保人才引进到位。二是转岗补位,补充数量。如果在人才争夺大战中处于弱势,就必须有强有力的补救措施,做好补位。这就要在出台非教学人员转为专职教学人员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全方位梳理现有教职员工,从非专职教学队伍中寻找学科背景、专业相近人员,扩大潜在教师队伍,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素养,并适时挑选满足条件的人员转岗为专职教师,有效补位。三是用心留人,保障数量。原有在岗人员、招聘引进人员、补位进入人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保证的三大来源。进得来是基础,留得住是目的。尽管当前教师流动无可避免,但尽可能少的流动是人员稳定的保障,这就需有效的政策、高明的策略,努力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二)保证主持者量够

主持者是指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施者,居于课程思政体系的中间端,属于实施负责人,其主体为项目主持人的专业课程教师。当前由于对课程思政了解的肤浅、理解的偏差、掌握的失误、引导的缺位,大部分的非思政专业类教师投入不够,参与热情不高,课程思政项目团队主持人数量不足。因此,作为主要着力点,保证主持者量够就需要在拓、导、领上狠下功夫。一是广拓路径充实团队人员。首先要通过全员动员,把握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实质,通过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将教师的科研与育人紧密衔接,多方挖掘人才;其次采用各专业院系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结对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融入专业课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人才;还要通过当前正在推进的课程思政横向、纵向课题的具体实施,将一部分课题研究人员的关注点转向课程思政,起好传帮带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使其成长为课题负责人。二是研究导向夯实团队建设基础。一方面要采用专项课题方式,专项申报、单独立项、专门管理,用专门的科研政策进行鼓励,另一方面要给予较大的经费投入,通过项目经费资助、课题经费倾斜,进行差异化投入、专项化报批、灵活化报销。还要重视成果激励,以项目实施成果为导向,并以成果的推广性、影响性、持续性为维度进行评价,重奖影响大、口碑好、可推广的项目。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奖励、成果激励三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专业课教师的科研注意力,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科研兴趣,储备较大数量的主持人。三是金课引领优化项目团队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前大学打造金课的有利契机,围绕金课所具有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温度等七大特征,把握金课“异于流俗的实质”及“清灵之姿的形态”[4],将金课建设标准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中。通过元素挖掘科学化、元素融入合理化以及教学过程精准化,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用课程思政和金课的双重标准进行建设,以金课和课程思政的积极效应吸引专业课教师融入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并逐渐成长为主持者。

(三)确保参与者宽裕

参与者是指课程思政项目团队中的实际配合人,属于课程思政项目的助推者。其主体是参与项目的其他专业课教师。确保参与者宽裕就是扩大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建设的参与面,使更多教师知晓、关注和投入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尽量实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专人专项,避免人员交叉、精力分散。确保参与者宽裕,一是放宽准入扩建队伍。除了对课程思政项目团队的主导人员、主研人员有较高的准入要求外,对课程思政项目团队的一般参与人员较少地设限,放宽准入标准,使具有一定研究水平、具备一定研究能力、拥有一定研究经历的教职员工都能顺利进入项目组,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较大程度地拓宽参与人员的范围,扩大参与人员来源。二是联合共建扩大团队。课程思政本就是立足于教书与育人的融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思政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的融合,是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是不同学科背景教师之间的共融,因此要跨越关门搞研究的限制,走出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学科进行研究的误区。通过专业间共建、院系间共建,先期实现校内的跨专业、跨学科、跨类别的教师间合作,扩大校内参与者范围。同时通过同一区域的校际共建、校地共建,采用与同区域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政府间的合作,整合本地资源,资源共享补足参与者资源。还要采用走出去战略,寻找跨区域、跨领域的优势资源,形成资源的错位互补拓展参与者资源。三是凝聚共识整合团队。要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有序化的宣讲以及精准化的沟通,妥善处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冲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矛盾’‘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三大挑战”[5],精准认知课程思政,高度认可课程思政,真学、真懂、真爱,凝聚参与者共识,形成“观望者——关注者——关爱者——兴趣者——投入者——精通者”的有效转化链,使观望者变成关注者,关注者成为关爱者,关爱者变为兴趣者,兴趣者成为投入者,投入者化为精通者,使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全身心投入课程思政项目团队。

二、大力度提升项目团队成员质量

课程思政项目制教学,除了要求项目参与人员既拥有传统教学所需要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讲授技巧外,还要求具有开展“教学项目”的驾驭能力,既有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针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成为“全才”[6]。这就对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升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质量便成为了必然。大力度提升项目团队成员质量就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在数量足的基础上制定较为严格的标准,根据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再遴选、再组合,因项目制宜,众中选优,优中选精,大力提升项目团队成员质量。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涵盖作为主导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主持者的专业课程教师、作为参与者的专业课程教师三支团队,涉及优化团队结构、合理架构团队、增强团队认同三个方面。

(一)优化团队结构

优化团队师资结构是对课程思政项目团队的整体把握,是通过对团队年龄、职称、学缘、学历等结构的优化,实现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互补、学科互补、能力互补和年龄互补。优化师资结构,一是优化年龄结构。通过教师年龄结构的合理布局,使老年、中年、青年合理搭配,既使年龄较大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有用武之地,也让年轻教师的充沛精力有展示天地,避免师资队伍的青黄脱节,尤其要避免师资队伍的过度老年化和过度年轻化现象。为此,在项目团队成员引进时,要适度引进中年师资,努力降低老龄教师、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师资队伍,可以考虑老、中、青年龄结构的2∶4∶4的比例搭配。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缘结构,实现师资毕业院校的多样化,避免团队成员的近亲繁殖。二是优化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在当前的职称评价体系中,职称往往与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密切挂钩。高级职称的多与寡往往决定着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实力的强弱。优化项目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项目团队成员职称的提升。因此要通过政策引导,下大力气提升团队中的年轻教师职称,增加高职称教师比重,减少低职称教师人数,可以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称2∶4∶3∶1的比例优化课程思政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三是优化团队成员学历结构。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基本普及化,高校的师资已基本上以研究生为主,公办本科院校大多以博士研究生为主,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也基本以硕士研究生为主,高学历已不再是制约师资队伍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国家在招生时区分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而在很多高校的师资引进中,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区分又未作太过明确的要求。但由于二者的培养方式、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在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结构的优化中,区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尽量增加学术型硕士比例,尽可能降低专业型硕士比例,大多数课程思政项目可以考虑按照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3∶5∶2的比例优化,涉及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思政项目则可以按照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3∶4∶3的比例优化。

(二)合理架构项目团队

课程思政作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顶层设计上,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要有机联系”[7],是将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三者结合的“教育”,是用知识承载思政,在传播知识中实现价值引领。因此,课程思政超越了任何一门单独的学科,是融多个学科于一体的团队作业。合理架构团队、彰显团队力量就成为课程思政师资建设的一大必备特征。强化项目团队架构就要把课程思政的三支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思考,系统架构,优化团队,聚力而为。夯实项目团队架构,一是遴选人员稳定团队。通过教师资源的有效整合,先是初步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项目主持人团队、参与人团队三个团队,人员相对固定,初期适度交叉,后期明确归属。在三个团队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再根据具体课题所涉及的专业、学科选择相关人员,可以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持人、参与人1∶1∶3的比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学科教师、其他跨学科跨专业教师1∶3∶1的比例组建项目团队,通过相对合理的成员配备既保证团队成员数量的充足,又保证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互补,扩大育人的同向同行效应。二是强化培训提升项目团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并通过培训政策的出台、培训机会的倾斜给团队成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尤其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团队和主持人团队知晓同类院校课程思政开展的现状、国内研究前沿、关注焦点,深度把握学校的发展思路。同时定期开展校内培训,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引导的角度、团队主持人从实施的角度、参与人从参与的角度,交流心得,现身说法,发挥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引导团队发展,提升团队质量。三是齐抓共管优化团队。课程思政团队的优化,不能仅仅限于团队的稳定和培训机会的提供,而是要全校一盘棋考虑,统筹调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优化项目团队,促进项目团队的良性发展。既有学校高层领导的宏观把控、整体规划,绘制发展蓝图,引领方向;也有学校职能部门的中观推进、有效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保驾护航;还有课程思政实施部门的微观管理、悉心服务,真正解决困难,助力实施。

(三)增强认同优化团队

增强团队认同是指通过沟通交流、攻关协作、深度参与,统一思想,提升文化,发挥能力,彰显成员的存在感、获得感、荣誉感,做到凝心聚力,真正认可团队、认同团队。增强认同,一是增强思想认同。思想认同是对课程思政的高度认同,首先要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明确知道课程思政是基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是基于推进我国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与创新的实践要求,是基于确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优化提质的内在要求。其次要走出对于课程思政的各种误区,既要走出“同向同行效应的认知失位”“功能认知错位”“关系认知错位”的认知误区,也要走出“与思政课程的对接错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扭曲”“与新技术的对接滞后”的对接误区,还要走出“融入内容的单调”“融入方式的生硬”“融入尺度的失衡”的融入误区。二是增强理念认同。理念认同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高度认可。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是“依托或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8],是通过致力于挖掘和发挥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内的所有社会事务及实践活动的教育因素和作用,将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责任,强化教师的育人担当,形成育人合力。它不是单独课程的开设,不是教师的额外工作,而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知育、情育、意育的统一,知育要教导人不惑,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9]481-487,回归教育常识,回归育人本分,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梦想。三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根和魂。文化认同既包括对课程思政文化的认同,高度认同课程思政的文化理念,认同课程思政的价值理性归属,也包括对课程思政师资团队文化的认同,通过提出课程思政师资团队的文化理念、文化口号,设计课程思政师资团队的组徽、阐释组徽设计思路等方式,凝练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强化团队认知,变松散性参与为共存式合作。

三、高精度护航项目团队成员成长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变化的条件,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的数量充足是基础,质量优良是核心,属于项目团队建设的内因范畴,是项目团队的自我提升。项目团队建设同样离不开外因的保障作用。推进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建设的外因主要是指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效性施策,针对性解困,高精度护航项目团队成长,包括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健全团队管理机制三个方面。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大思政”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除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外,还要拓展专业课、通识课的育人作用,既发挥其显性的智育、美育等作用,又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作用,“人—社会—教育”三维互动,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指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全过程指将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育人。全方位指教师、环境等全要素育人。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就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员工全参与、空间全跟进、课程全建设和课堂全覆盖”[10]的育人共同体。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一是构建积极联动机制。以职能部门为主导,做好政策导向,系统制定政策,构建支持机制;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做好政策实施,悉心呵护,用心培育,构建培养机制;以团队建设为载体,做好发展规划,扎实开展工作,稳步推进,构建成长机制;以成员自我发展为核心,引导成员主动提升,紧密围绕育人目标,发挥长板效应,克服短板效应,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二是构建有效融入机制。要从教书育人的整体目标出发,深化“大思政”育人理念,推进“三全育人”格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打破专业之间的人为界限,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屏障,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和通识教育课之间的障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通识教育课三支团队平等相待,携手并进,和谐共生,构建三支教师团队的有效融入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程融入,充分发挥引导功能,引领思政元素挖掘工作,主持人和参与人全身心投入,主动挖掘思政元素并精准融入所授课程中。三是构建深度参与机制。要打破当前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中的浅表式参与形式,杜绝参与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多作为申报时的点缀、象征性的指导、实施时的边缘化等现象,通过机制构建,轻形式,重实质,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全过程、全方位深度参与,针对性指导,精准引导,又使主持人和其他参与者能跳出自身专业的视野局限,敞开心扉,真正接纳思想政治课教师,充分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

课程思政,实质就是要凸显高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育、情育、意育的统一,做好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它对课程思政的项目团队成员的师德具有更高要求。这就要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团队成员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一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机制。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建设,团队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在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成员的选拔中,强化政治首位要求,做好坚定的政治信仰、坚韧的政治定力和坚强的政治担当三者的有效统一。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思想铸魂、价值导向,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通过对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研究学习、教育体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强化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以教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师的引领机制建设。要结合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师的新要求和新定位,顺应成为政治要强的理论持有者、兼容并包的理论建设者、系统完善的理论构建者、社会焦点的阐释者、社会痛点的分析者、社会前瞻趋势的探求者、坚定的理论传播者、方法得当的理论传承者、可靠可信的理论传递者的新要求,以不忘初心的培养者、同向同行的主导者、榜样示范的践行者的定位严格要求,积极出台政策,加强体制建设,以守住教育初心为本,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团队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强化其在课程思政项目团队中的话语权,强化其在项目团队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凸显其引领作用,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成为课程思政团队的中坚力量,以特有的思政专业素养在课程思政的挖掘中,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1]。

(三)健全团队管理机制

健全团队管理机制是要围绕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秉承“育人为本”的大学精神,转变团队管理方式,合理界定高校职能部门权力范围,改变等级森严的层级管理体系,构建扁平化管理组织,避免职能部门越位管理、错位管理、缺位管理,提升课程思政项目团队自我发展空间、自由成长空间。健全团队管理机制,一是弱化行政管理机制。要围绕学者中心、学术中心、学生中心的高度契合,改变“行政主体中心化、学术权力边缘化、学术目标碎片化”[12]的现象,持续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处理好行政化与教师权利保障、教师民主管理、创新办学特色、尊重教师和知识的关系,弱化高校行政管理,建立以教授为中心的治理机制,以学术逻辑为主线,以自主精神为依托,抛弃“既定文化在其赖以形成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仍按原有的惯性运行”[13]的文化惰性,赋予课程思政项目团队更大的话语权,使项目团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协调行动。二是建立考评测评优化机制。要避免考核标准同质化、考核评价指标量化、考核评价主体边缘化、考核评价行政化等考评误区,摒弃物化价值导向,充分研究课程思政项目团队的特殊性,立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性、教研性特点,围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以教师发展为本,优化测评考评机制,确立教师在测评中的评价主导权,制定差异化的分类评价指南,注重过程测评,产出导向,构建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推行切实可行的测评制度,“保证评价制度获得教师内心认同和自觉遵循,按照认同—内化—遵守的路径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14]。三是构建包容创新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涵盖面广,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不能事先设定,不能拘泥于形式或手段,而是尽早构建兼容并包、参与创新、鼓励创新的机制,鼓励教师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包容看似不与现行管理制度合拍甚至是“悖离”现行管理制度的做法,观察分析暂时不甚了解的做法,允许试点暂时“看不透彻”的做法,鼓励创新暂时还不“流行”的做法,不论项目团队采用何种手段,只要最终形成了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的局面,达到了育人目的,实现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目标,就要敞开胸怀,包容接纳。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