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交流互鉴的可行性与人类文明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大学的使命

2020-02-27谭光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包容性文明交流

谭光辉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

一、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

习近平同志于2019年5月1日在《求是》第9期上发表了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习近平同志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即是说,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最终是为了保证文明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和谐共存,实现世界和平。

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首先,丰富多彩的文明类型,是我们肯定的文明形态,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文明共同体不是追求同一,而是追求多元。文明多元和谐共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高形态。之前的殖民主义和单边主义,是一种与此相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否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认为文明有高下优劣的区分,认为应该以优的文明取代劣的文明,认为统一就是同一。而习近平同志的新型价值观认为,文明无高下优劣的区分,各种文明都有存在的理由。统一不是同一,而是丰富,是多种文明形态共存。其次,交流互鉴的目的,并非是要使文明趋于同一,而是为了使文明更加多元丰富。我们奋斗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恰恰是要通过交流,使今后的文明更加丰富多元。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并非增加了和平发展的阻力,恰恰是增进和平发展的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明的交流互鉴,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态度和原则,没有这些基本态度和原则,实现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不可能的。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第一条原则: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这条原则符合符号学、现象学的基本认识:只有有了认知差,交流才是被需要的,交流才是可能的。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原因是有认知差。即是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的需要,就没有符号的需求;没有符号的需求,人也就不再是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就是有差异性,就是有认知差,就是有文化、文明的差异。所以,文明的存在状态,不是同一,而是差异。所以,差异、多彩,是文明存在的前提。

第二条原则: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交流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文明的平等。没有平等,也不会有交流的需要,因为如果交流双方不平等,就只可能单向传播,最终就是文明的同化。文明的同化,最终是消灭差异,消灭了差异,就不会有文明的多彩,最终结果就是文明的死亡。所以,文明的平等原则,是文明多样性的保障。

第三条原则: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包容是文明多样性存在的前提。如果某个文明没有包容性,那么当它遭遇另一种文明的时候,或者会拒绝交流,或者交流之后将其排斥,自身不会有变化,也就不会有发展。对其他文明而言,也就不存在交流的价值和必要。包容性,就是要承认别的文明存在的价值。包容性也允许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促进自身的发展,是文明交流得以可能的另一个前提,同时也是交流的动力所在。

习近平同志的论证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他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结果,古今中外的文明现状,都是合理性的存在,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他说:“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1]文章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如此,都是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留下的遗产。

文章还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拥有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就是说,如果存在阻碍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因素的话,那就只能是胸怀不够宽广,思想不够解放,精神不够包容。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加强教育,改变思想,拥有博大的胸怀。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目前的发展形势,都实实在在地扩大了视野,拓展了胸怀。因此,提出这个倡议,就是在中国强大的背景之下提出的符合世界人民需要的倡议。习近平同志的文章强调,“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中国梦是世界梦的组成部分。大同世界的形成、世界的和平发展,需要中国作出努力,更需要全世界人民一起作出努力。达成伟大目标的前提,就是世界人民达成共识,互相欣赏而非排斥,互相借鉴而非拒绝。

“文明”是一个大词汇,含义较广,包括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内涵。文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安全、世界和平、文明进步。交流互鉴,主要是指文化层面的交流互鉴,也包括各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因此,在衡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的时候,每种文明都应强调“交流”和“互鉴”两个要素。各类文明的交流,目标指向明确。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加强人类的联系,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二是交流使各国文明取长补短,推动社会进步,因此交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三是最终实现世界和平。这些目的,是各国人民都可以接受的共同价值,因此,这个理解也就具有普世性的价值。但就习近平同志演讲时所指的主要对象来看,文明的交流互鉴,主要是指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因此,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核心,其他方面的交流互鉴,是文化交流互鉴的保障。

问题的关键是,要统一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是否存在一个能够让世界人民都能够接受的理论基础?我们通过何种理论论证,才能说服那些存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承认文明交流互鉴的可能?

二、人类的情感同质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习近平同志在演讲中提到:“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1]不论是利剑还是思想,目的趋于一致,都是为了征服,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是“力量”,而力量的目标,就是征服。然而,一旦目的在于征服,就必然导致反抗,世界就不会真正和平。所以,如果文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征服,那就找错了方向。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互鉴”,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使文明各方都能得以保存。

人类及其文化进化和进步的力量,源于人类生存的本能。人类的一切行为和努力,乃至人类的一切思想、文化、道德、情感,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有些人在认识上发生了偏差,把竞争的对象设定为同类而非异类,这就无异于生物界中的同类相残。这可能也是人类上升为万物之王后的结果,失去了竞争的对手,就只能将同类视为敌人。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与这个道理相同。人类忘记了自己是同一个种类,强化了人类族群之间的差异。虽然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有差异,但是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共同性永远大于差异性,也比差异性更为重要。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失去了讨论的前提。

本文试图说明,虽然人类文明丰富多彩,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人类文明有共同的基础和目的,而这共同的基础和目的,比差异性更为重要。人类文明共同性的存在基础,既在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基因相同,更在于人类的情感同质:人类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情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表达情感,能够赞同一个更为宏大的共同情感目的。

人类共同的目的,超越了动物界的生存目的。不同于动物的目的在于,人类有共同的情感目的,该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一认识就已经根深蒂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幸福是人的最高目的,是最高的善。这一观念影响了历代的哲学家。朱光潜总结道:“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2]145比如黑格尔认为幸福是“一般有限性所具有的目的”,高兆明认为幸福的含义是:“幸福是个人的普遍目的性追求,个人的所有具体目的性活动,都是为了或指向幸福,都是幸福这一一般目的的具体存在。”[3]258这就说明,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具有在情感上追求幸福的共同性,而这恰恰是人与动物的核心区别之一。动物以追求生存为最高目的,人不但有追求生存的目的,而且在生存之上还有追求幸福的目的。由于这个原因,人类就具有了共性。这个共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也是人类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说得更明白点,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核心目的是保证人类整体的生存问题;文化共同体,核心目标是保证人类的发展问题,是人类获得共同幸福的基本保障。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意味着人类有共同的精神性追求,核心目标是实现整个人类的共同幸福。

在共同幸福的框架下,人类具有共同的情感类型作为基础。人类的情感类型非常丰富,远远多于其他物种。虽然不同族群对情感类型的分类和命名略有差异,但在情感类型的总体认知上仍然能够达成一致。在不同的语言中,基本情感类型的分类和命名是趋于一致的。比如,人类各种语言中表达情感的词汇基本上可以互译,不能互译的情感词汇不占多数,而且可以通过描述而被体验,有差异的情感词汇大多数是能够被理解的。因为虽然描述方法不同,而人类的情感体验机制是相同的。

各类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情感词汇及情感类型进行整理时出现的差异。比如,有学者整理了汉语中的情感词汇,数量多达3 978个,而这些情感词又是由1 509个词、短语和熟语组成。后经过整理,删去音节、构词方式、词性、级差、极性、解释方式等因素相同的,最终还剩885个[4]24-31。在其他语言中,情感词汇数量各不相同,有学者收集整理英语情感单词有558个,菲律宾语的情感形容词则达2 991个[4]21。而且情感表达还可以通过语气词、副词、情态词、语序、句式等各种不同手段来完成。现代语言学理论还认为,人类不是具有了某种情感,才创造一个词来表达,而是语言本身成为制造情感的手段。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不是我们在创造符号,而是符号在创造我们。我们的情感类型是被语言和各种不同的符号建构起来的。

由于这个原因,不同的语言、符号以及文化体系,塑造出丰富多彩的情感类型,而且各不相同。因此,大卫·勒布雷东(David Le Breton)认为“翻译一个情感词汇不能保证这个词汇在源语和目标语中是表示同一种情感体验”[5]120。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使得各个民族的情感词汇乃至情感本身存在差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的情感是可以被相互理解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借鉴其他文化中对情感的表达和叙述,就可以丰富、发展本民族情感的类型和表述,丰富本民族对情感的认知,增加情感的类型,获得更多的幸福。而如果固步自封,那么情感就会趋于单调,文化也不会有所发展,也就更加难以实现人类幸福这个更大的目的。

情感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差异首先是语言的差异。如上文所述,各种不同的语言对情感的描述和概括各不相同,导致其中表达情感的词汇各不相同。词汇的不同又会反过来造成其所塑造的民族化情感的不同。情感的不同亦会造成用来表现情感的艺术的不同。依苏珊·朗格的说法:“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6]8情感不同,艺术也就相异。艺术的不同也会反作用于情感,使之更不相同。语言、艺术的差异不断扩大,终将扩大人类精神世界的差异,使沟通和理解变得更加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交流互鉴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交流互鉴至少可以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交流可以使各种文明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如果不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交流就会存在误解,误解终将演变为文明之间的冲突。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因此,“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7]6-9。如果我们承认亨廷顿的这个判断,那么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以加强理解,就是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冲突和战争的最佳手段。

第二,交流可以丰富各个文明的情感、艺术、文化形态,从而为各文明之中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产品和幸福感。幸福感并非架空的情感体验,而是建立在多种情感体验基础之上的情感升华。单调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幸福感的增强,丰富的情感类型和丰富的艺术才能提升幸福感的质量和层次。借鉴其他文明中的情感和艺术的养分,就可以切实为文明自身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避免走弯路。

第三,交流可以让各文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文化改进和完善作出贡献。各个现存的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且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文明在某些区域内是完善的,然而放在其他环境中却不一定是完善的,而文化自身不容易认识到这种不完善。交流创造了让文化认识自身不足的条件,从而可以促使各文化对自身进行完善。

第四,交流可以让各文明认识到自身的特色。特色只有在对比中才能被发现,交流创造了对比的语境,各文明可以在对比中发现自身的特色,并保护这些特色。多样性的文明特色可以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交流可以增进各文明中人民的友谊。交流增加接触时间,增强人民之间的认同感,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友谊关系,互帮互助,为和谐世界的建立奠定基础。

人类情感的同质为交流提供了可能。各种文明之中对情感的不同概括并非意味着人类情感的彻底相异,而只是表明人类对情感的概括略有差异,而保证其顺畅交流的基础是人类情感的同质,即情感形成的规律一致。人类文明可以互相交流也进一步证明了人类情感是同质的。但是,如果某一种文明强调差异,且不具包容性,就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三、文明包容性的养成与大学的使命担当

人类文明交流的最大难题,是某些文明不具包容性。如果存在不具包容性的文明,那么就会有如下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是两个不具包容性的文明相遇,必然导致文明冲突;第二种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文明与一个不具包容性的文明相遇,结果是那个不具包容性的文明对具有包容性的文明的强势侵入,不具包容性那个文明不发生改变,而具有包容性的文明被其吞噬,或者相反。

不具包容性的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遇的时候,不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而是对于自己文明的过于自信,拒绝接受其他文明的观念和形态,拒绝对自身文明进行调适。在不具包容性的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交流便意味着不平等。不具包容性的文明的存在是人类文明冲突发生的根源,也是诸多战争发生的原因。两个不具包容性的文明发生冲突的时候,解决的办法简单而粗暴,结果一般有两个:一是一个文明被另一个文明所灭;二是两个文明的较量不分高低,最终二者并存,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结果是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留下文明冲突的隐患。当不具包容性的文明与具有包容性的文明相遇时,可能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具有包容性的那个文明终被不具包容性的那个文明同化,被其所灭;二是具有包容性的那个文明的包容性足够强大,既保留了自身文化的特色,又因吸收了另一文明的优点而变得更为强大,而不具包容性的那个文明逐渐沦落,乃至消失。如果两个文明都具有包容性,当它们相遇的时候,二者总会相安无事,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和谐发展。

在以上各种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具包容性的文明就是文明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使文化具有包容性,就是减少文明冲突、增进世界和平的最有效手段。要使文明具有包容性,最佳途径是通过教育、交流,使不具包容性的文明中的人民认识到这一点,让这些文明中的人民在最高价值追求方面与整个人类的价值观取得一致,扩大他们的视野,扩展他们的胸怀,减少他们的威胁,通过交流互鉴,逐渐改变他们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学就将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现代大学承担了几项重要的使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大学都可以在增进文化包容性、推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贡献,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大学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本国国民,使其正确理解文化的功能,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国文明,而且可以通过吸收留学生的精英人才,教育他们,进而使那些不具包容性的文化中的精英分子逐步变得具有包容性。大学可以通过改变人来改变文化的性质。从科学研究的方面看,大学既承担了一般科学研究的任务,还应承担文化研究的任务。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对人类各种不同文化的研究,了解各个文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掘各种文化的共性,减少文化之间的对立,研究解决文化对立的措施和办法,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手段,化解文化之间的冲突。从社会服务方面看,大学可以积极地将研究的成果和包容性理念向本国和全世界传播和推广,凝聚共识。促进世界和平,是大学进行的最佳社会服务;服务对象,是世界、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社会。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大学不但要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要把眼界放得更宽,要选择传承全人类的优秀文化,将其整合,求同存异,既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又梳理出不同文化的共性,通过传承有利于人类整体的文化,增进世界和平。从国际交流角度看,大学拥有最好的国际文化交流条件,而且应主动承担起国际交流的使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合作促进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实现上述目标。

在完成大学使命的时候,大学就必须要有一个超前的觉悟和伟大的胸怀。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眼界和胸怀之大,要放眼世界,把全人类的福祉作为最高目标,而不是只关心一国、一民族之幸福。有了这个博大的胸怀和视野,大学在制订发展目标、培养计划、科研方向、工作指南等方面,才可能有更为宏大高远的目标导向。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则要把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把研究各类文明、培养各种文明之中的人才、传承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服务全人类作为首要工作,通过加强文化交流,特别是要加强与那些不具包容性的文化交流,改变他们的认知。只有这样,现代的大学精神才能得以建立,大学才能真正完成新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包容性文明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请文明演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漫说文明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对不文明说“不”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