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2-27夏永红
夏永红
(新疆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因慢性疾病所致的急性重症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所以目前急诊科接收的急诊患者也越来越多[1]。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的质量呈现正相关性,而护理工作质量与护士的操作水平以及护理模式关系紧密[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2.4f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3 h,平均时间:4.7f0.5 h;观察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2.6f2.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4 h,平均时间:4.7f0.6 h。两组基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护士长应加强对缺陷以及漏洞发生率高的环节进行细节化管理,从而严格预防操作风险的出现。同时护士长还应对分级风险进一步细化,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细节以及风险意识;(2)工作流程方面:护士长应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同时结合科室疾病的特点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流程。此外,护士长在制定护理方案时,应注意提高对潜在风险的防范管理力度;而且护理时,护士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以及生活指导等方面进行干预,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管理制度方面: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护士长应在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可通过护士工作时间、资历经验以及学历等方面进行分级并安排合适的岗位。对于经验丰富、年资较高历的护士,可使其负责危重症患者,同时指导、监督低资历护士的相关工作;中等资历护士可负责检查患者病情等;低资历护士则可负责常规护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工作;(4)建立科学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等规程,并通过医院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定期给予考核,若发生质量不合格情况,则应行经济惩处并限期整改;由于医护人员易携带大量细菌,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制度意义重大;(5)主动履行风险告知责任: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交流,利用健康教育以及风险告知等手段改善其护理、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保证急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2)风险事故发生率;(3)护理文书书写评分;(4)急救物品完好率;(5)急诊停留时间。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急救物品完好率以及急诊停留时间分别为97.33%(73/75)、1.33%(1/75)、(96.5f1.3)分、100.0%(75/75)、(18.3f2.4)min;对照组分别为77.33%(58/75)、13.33%(10/75)、(80.6f1.8)分、80.0%(60/75)、(29.4f2.9)min;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3]。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较难满足临床的需要,急诊科是治疗危重型疾病的重要场所,尤其急诊患者的病情具有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积极采取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目前,风险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减少急诊科室的护理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并采用“精、细、准、严”的服务理念,将抢救期间的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保证各项服务流程的科学化与合理化。风险护理管理严格遵守科学与程序化的管理原则,利用细化各种管理流程以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享受良好的护理服务,同时还使护理工作更为科学化、合理化以及人性化,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