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2020-02-27萍,张凌,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纱布危重静脉炎

吴 萍,张 凌,李 莉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静疗组,江苏 苏州 215500)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是近年来专门针对静脉治疗患者研发的完美静脉治疗工具,导管长25~35 cm,从肘窝上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尖端位于腋窝水平、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入口[1],该导管介于普通中长导管与PICC导管之间,导管尖端可达锁骨下静脉,静脉血流量达800 ml/min[2],可用于除发疱剂以外的所有药物输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GCS≤8分)往往病情危重,静脉用药种类多、时间长,静脉输液量大(>1500 ml/日),其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脂肪乳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导致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拟研究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12月在某三级医院神经外科置入静脉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入选标准:(1)GCS8分;(2)家 属同意使用中长导管;(3)符合医院伦理要求。排除标准:(1)GCS>8分。(2)家属不同意使用中长导管。

1.2 方法

1.2.1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由研究者本人设计改良中等度长导管使用情况登记表,至神经外科向每位护士讲解填写的方法;置管护士如实记录神经外科危重、置管患者基本资料,同时在导管信息系统或护理记录中及时记录导管后续情况。

1.2.2 本研究中采用的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均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单腔MVC导管及相关套件。导管为医用硅胶材质、长30 cm、前端有三向瓣膜结构,型号为4Ff,导管流速12 ml/min。

1.2.3 本研究中所有置管操作者均为静疗专科护士,穿刺技术无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长导管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及置管情况

2019年共在我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GCS≤8分)置管 69例,其中男38例,女性31例;年龄25~82(64.3±8.4)岁; 其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穿刺血管为贵要静脉 48例,头静脉5例,肘正中静脉1例,肱静脉15例,置管耗时30 min,置入深度均为28 cm,导管尖端均到达锁骨下静脉(置管后通过血管超声判断),外露2 cm。

2.2 并发症情况

共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8.7%,穿刺点渗血2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堵管1例,淋巴漏1例,接触性皮炎1例,未发生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拔管困难等其他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及转归:(1)有2例患者在穿刺48小时后仍有穿刺点渗血,后给予无菌纱布烟卷式加压包扎及外部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未有渗血发生,导管继续保留使用。(2)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经喜辽妥均匀涂抹,一周后好转。(3)淋巴漏的患者使用纱布换药,并予加压包扎后,予5日后淋巴漏液减少,2周后好转。(4)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初期使用纱布覆盖,并涂抹氟轻松软膏,经过2次纱布换药后,敷贴覆盖处皮肤好转,之后改用IV3000抗过敏敷贴,未再发生接触性皮炎。

3 讨 论

3.1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的适用性及特点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由于治疗需求,静脉用药时间通常>1周,在住院初期,静脉输液量大且药物种类多,尤其是甘露醇、甘油果糖、血管活性药物等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大,对外周血管损伤大,因此外周留置针显然不是危重神经外科患者的首选静脉通路。改良中等长度导管使用时间为1~7周,适合作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工具。在本研究中共有69例患者,平均留置时间(17±3.8)天, 符合患者输液治疗疗程需要,说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使用改良中等长度导管是安全的,值得今后在临床中推广。

3.2 中长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69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8.7%,与邹晓春研究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接近[3]。本研究中共有2例患者发生穿刺处出血,原因可能是部分神经危重症患者肌力增高,有时甚至谵妄,肌体会乱动现象,导致置管初期容易出血。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由于置管部位在上臂下段接近肘部,患者肢体被迫置于功能位,加大了导管对穿刺处的刺激,引起了机械性静脉炎,但及早发现后,使用喜辽妥外涂后好转。同时指导床位护士约束肢体时,在保证肢体功能位的同时,手臂下缘垫软枕,放松上臂肌肉群,减少导管与穿刺处血管的摩擦力。对于发生淋巴漏的患者,床位护士采用纱布换药,同时在穿刺点处按压海绵明胶吸收渗出液,随着渗液减少,改用纱布覆盖穿刺点后透明贴贴好,随时观察穿刺点渗液[4]。针对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采用纱布换药,避免敷贴对皮肤的刺激,同时采用氟轻松均匀涂抹。促进敷贴下皮肤愈合同时选择患者合适的敷贴[5]。因此,提示我们临床护理人员今后工作中,加强改良中等长度导管使用时的评估,及时发现各类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正确的识别处理并发症能保留住导管,提高病人舒适度。

4 结 论

本研究表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使用改良中等长度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中推广。虽本研究中改良中等长度导管未发生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探讨。另外,亟需护理学会及静疗专家制定改良中等长度导管静疗标准和规范,以便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纱布危重静脉炎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不“怕”火的纱布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防水的纱布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是雾,不是纱布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