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早期出现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2020-02-27姚子懿
姚子懿
作者单位:112400 辽宁 铁岭,铁岭市西丰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从解剖学来说,人体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及其附属组织,如筋膜、韧带等组成,正常情况下其可维持一定张力,保证人体排尿、排便和生殖功能[1]。一旦盆底结构发生改变或者自身支撑能力降低,将出现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如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等。目前,对于女性来说已知妊娠与POP存在一定关系,但具体有哪些妊娠因素的相关研究仍较少[2]。为此,回顾性收集近年来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对其产后早期出现POP的因素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7—2019年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建档的妊娠期女性1 027例,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筛选与研究目的相符的对象。纳入条件: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妊娠;头位顺产;入组时已无恶露。排除条件:既往盆腔慢性疾病或接受盆腔手术;存在慢性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分娩前已存在POP;存在巨大儿、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分娩不利因素[3]。经过筛选后,最终本研究纳入初产妇637例,包括POP组214例、非POP组423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查阅档案的方式对入组对象的产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年龄、孕周、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前BMI和孕期增重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方式对最终入组对象的分娩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第二产程、新生儿BMI、分娩方式、会阴侧切和裂伤情况。对产前和分娩各指标与POP发生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4]。
1.3 统计分析 以SAS 9.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前情况 两组初产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周、孕前BMI、产前BMI和孕期增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POP组含轻度POP者67例、中度POP者131例和重度POP者16例。
2.2 POP发生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方式是P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3 POP发生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新生儿体重≥3.5 kg和产钳辅助导致POP发生风险进一步升高(P<0.05)。见表3。
3 讨论
当前研究认为,妊娠与POP关系密切。这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加之逐渐增大的胎儿的机械性压力,盆底组织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盆底逐渐变得松弛;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可导致软产道扩张,进一步加重肌肉、韧带和筋膜的松弛程度。然而,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导致POP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而且部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5-6]。因此,回顾性收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宗旨的初产妇对象,探究POP发生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方式是POP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后续分析中,我们将上述三项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分层并赋值,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①年龄:>35岁的女性POP发生风险明显高于25~35岁者。这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盆底承受外力压迫的能力逐渐下降,逐渐形成POP致病的内在条件[7]。②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重≥3.5 kg的女性POP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新生儿体重<3.0 kg者。新生儿体重越大,表示子宫整体的体积和质量越大,因此给盆底带来的压力越大,这是导致POP出现的又一内在条件[8]。③分娩方式:产钳辅助的女性POP发生风险明显高于自然分娩者。这是由于使用产钳会使外部力量作用于软产道,超出软产道的扩张能力,给产后产道恢复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导致POP出现的外部条件[9]。
表1 非POP组和POP组初产妇产前基础资料比较
表2 POP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3 POP发生多因素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对于初产妇尤其是年龄>35岁、新生儿体重≥3.5 kg和产钳辅助者,产后早期要警惕POP的发生,如条件允许应该尽早接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