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的还乡

2020-02-26程驰也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期

摘要: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诗歌中的意象立足于诗人的自我注视与精神的倒影,在彼此奇异的映照中传达潜在的象征寓意,建构灵性的诗歌空间。末世的感伤情绪赋予其诗以静默沉郁的基调,亦使其笔触延及更广阔深刻的非个人命题。诗人以洞穴为触发之物隐晦地寄寓心灵深处对往昔的回忆、对童年的追溯与对都市的弃离,怀揣追寻纯真的希望,步入精神的还乡之路。

关键词:特拉克尔 洞穴意象 还乡情结

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Georg Trakl)素被冠以“黑暗诗人”之名,其诗歌立足于阴郁的主观精神与感性情绪的外化,异化的梦魇、沉默的意象与纤细的感受成为其主要表征——這是“最纯粹的抒情诗”,以其预言般神秘莫测的美将读者引入“深不可测的深渊”①,诗人在诗歌场域内的静默呼喊中完成了对自我的召唤与求索。

在以灵性的蓝色为基调的文本底色中,“啜饮过上帝的沉默”(《深渊》)的诗人让意象为其诉说,将自我封闭于昏暗而梦幻的诗歌空间,使感性的内在情绪外现,延展于意象的流动。其中,意象与意象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结——其所言尽是“对黑暗的沉默暗示”②,这一“黑暗的沉默”在《致男童埃利斯》中得到喻示:“黑色的洞穴是我们的沉默。/偶尔有温和的兽由此踱出,/缓缓垂下沉重的眼帘。”于此,“黑色”是“幽暗的锁闭和阴暗的庇藏”③,“黑色的洞穴”是“沉默”的代体。对洞穴的隐喻潜在地指向诗人对世界之疏离与孤寂的敏锐感知,这一疏离感源自其于故土衰微及文明侵袭下的虚无主义与还乡情结,诗人以洞穴为触发之物隐晦地寄寓内心对往昔的回忆、对童年的追溯与对都市的弃离,步入精神的还乡之路。

一、末世的虚无与救赎之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卷携巨大的资本财富蓬勃而生,都市在机械的轰鸣与物质的丰沛中振兴:“庞大的都市/你们在平原/漠然崛起!”(《西方》诗人亲历战争的残酷,目睹奥匈帝目的倾覆,敏锐地觉察上帝的缺席与星辰的陨落,慨叹“失去故乡的人”与惶惶不安的“垂死的民族”。末世的感伤情绪使特拉克尔的诗歌被赋予静默沉郁的基调,亦使其笔触延及更广阔深刻的非个人命题。在诗人所怀想的寂静家同彼侧,“幽暗的路闪烁通向/冷漠的都市”(《夜之魂》——当宁静的童年、故乡的绿树林与金色的家同成为失落的存在,人们终将“无望地走进他乡”(《夜的颂歌》)。“他乡”,在特拉克尔充满暗示性的诗歌中,是“崩溃的钢铁都市”(《长眠》),被“荆棘的荒地”所缠绕,布满忧郁与烟尘,寄居着冷漠而阴险的“腐朽的一族”(《傍晚》),安宁平和的僧侣时代在黑暗中沉默地隐退。特拉克尔将精神深处的末世情绪融于诗作《致沉寂者》中,借“畸形的树”“沉坠的晚钟”“紫色的瘟疫”“冰凉的颤栗”等锐利扭曲的异质性意象表现都市的混乱癫狂与光明的被驱逐。此刻,“都市”成为孤独虚无的精神荒漠,而“更沉寂的人类在昏暗的洞穴默默流血,/坚硬的金属镶嵌成拯救的头颅”。昏暗的洞穴在末世的荒凉中喻指囚禁沉沦的异乡人的牢狱,承载着人类的堕落与沉坠。当人类深陷其中,即失去人之为人的独立与信仰,唯余被裹挟、被压迫的内在心灵。诗人注目于真实生活的阻隔及人类在工业文明背景下的边缘化与个性的丧失,以阴郁而绝望的梦魇描绘世界的畸形与异化,并从中暗示其洞穴意象的立足之处。

一盏灯已被大风吹熄。/一只水罐在午后被醉酒的牧人遗弃。/一座葡萄园已化为灰烬,唯余爬满蜘蛛的洞穴。

(《诗篇(第二稿)》)

《诗篇》之名源自希腊文“psalm 6s”,意指《(圣经)诗篇》中所收录的旧约中的宗教歌曲或赞美诗。特拉克尔擅长于在诗歌中借中世纪宗教意象潜在地传递情感,因而愈增添其诗朦胧神秘色彩。在晦涩的象征义中,被风吹熄的灯盏指向黑暗的降临,牧人作为基督教义中的心灵守望者因醉酒而失去属灵的神性。葡萄同曾是上帝神圣的果同——“晶莹的阳光洒在/清凉的葡萄同/哦,圣洁的纯真!”(《暮年》)而此时也已“化为灰烬”,爬满蜘蛛的洞穴成为诗人末世预言的寄托意象,是其心灵世界的绝望和罪孽于诗歌的倒影。其后诗人进一步诉说纯洁心灵的逝去:

癫狂者已经死去。太平洋上的孤岛/迎接日神的莅临。鼓声隆隆。/每当大海歌唱,男人跳起战舞,/女人扭动臀部,恍若蛇藤和火花。/哦,我们失去的乐园。

日神的秩序与理性精神尚未莅临,酒神的狂醉令世人沉酣于虚无与情迷。诗人将个人情绪上升至对人类命运的观照,跳起战舞的男人与恍若蛇藤和火花的女人指向战争与情欲,揭示众生的罪恶与时代的痼疾。伊甸同的沉没是对“唯余爬满蜘蛛的洞穴”的映射,人类于此失去灵魂安息的乐同。在岩石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沉默中,“黑夜吞没了被诅咒的种族”(《梦魇与癫狂》)。

出于对个体及人类罪恶的白责与反思,“被诅咒的一族”的意象于诗人笔端反复出现。然而特拉克尔在诗中所流露的对末世的态度并非全然指向绝望,而是依稀寄托以闪现的灵光,黑夜亦非绝对悲观的困境——“在幽暗的草地上/我们与牧人和白色的星星相逢”(《埃利昂》)。在纯洁的白色星光下,诗人获得了心灵的某种救赎:“昏暗的身影,人是美丽的,/当他惊奇地舒展四肢,/在紫色的洞穴里默默张望。”(《埃利昂》)

二、生命的母体与还乡之路

海德格尔将特拉克尔在诗歌中所置放的“孤寂”视作“纯粹的精神”,是精神深处的“蓝光之闪现”,这种精神层面的聚集力将“终有一死的人的本质带回到它更寂静的童年中”④,并指明诗歌的“位置”所在。透过特拉克尔的生命历程,缺失爱与关怀的童年“充满病患、恐怖和黑暗”(《梦魇与癫狂>,早年的阴郁记忆促使其于诗歌中寻觅、书写童年的纯真本质——“在蓝光之中/摸索童话”(《人间地狱》)。

接骨木果实累累;宁静的童年一度/栖居在蓝色的洞穴。沉寂的树枝/思念着逝去的小径,如今野草枯黄,/一片萧瑟;树叶的沙沙声

(《童年》)

特拉克尔的《童年》可视作解读其诗歌中的洞穴意象的关键诗篇,“童年”“洞穴”“蓝色”“小径”等关键同交织而成相互映衬、相互印证的意象丛。“一个蓝色的瞬间更赋有灵性”(《童年》),“蓝”是神圣的救赎,是诗人望向世间万物时心灵的感发与顿悟,蓝色时刻赋予诗人不祥的童年以瞬息的神性与生命的灵光,这灵光时常以静默的隐喻为媒介而诉说,于童年意象与他者的交织中闪现,洞穴意象的象征寓意亦因此在对童年的回溯与永恒的还乡愿景中被隐晦地传递。

在早期原始洞穴神话中,洞穴意象是“史前宗教中地母神话的衍生”,是“具有原型本体价值的象征符号”(5)。早于人类精神文明发源的起点,洞穴即以其空间独立性与可接近性被视作人类柄居之境,又因其深邃的昏暗而被赋予神秘的传奇意义。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神秘的洞穴意象往往指向超然世外的桃源仙境,或寓意奇幻漫游的入径与发端,洋溢奇异迷人的寓言色彩。对特拉克尔而言,“宁静的童年一度/柄居在蓝色的洞穴”,蓝色洞穴于其笔下为童年栖居之处,意味着童年安宁的庇护与纯真的寂静之物,这一原初性的寄寓与人类原始思维及其地母神话观念相吻合。作为海水的映照,“蓝色”在用以修饰洞穴特质之际赋予“洞穴”以寓言性深度,即暗含女性的柔媚,是“伟大的母亲”,被寄托以神性的圣洁之力。在《火炬》(DieFackel)杂忐中,K.克劳斯(Karl Kraus)曾对特拉克尔的《诗篇》予以回應与阐释:“他们伴随着羞愧的啼哭出世,而世界所给予他们的唯一、最初且最后的感受即:让我回到你的身体中吧,母亲,那曾经的美好!”⑥其中所蕴含的对生命起源的思索实质上亦为将洞穴视作生命母体象征之观点的佐证。在这一诗歌场域内,洞穴指向对子宫的幻想,象征生命的母体与本源,时间于此定格,隐喻历史性的存在,通往灵魂宁静的原乡——透过对存在之初的回望与追溯,诗人重返往昔,步入“故乡的绿树林”。

特拉克尔的诗歌是对世纪伊始之际人类境遇的镜像折射,而诗人对故乡的回望亦基于此。在去往故乡的途中,逝去的小径象征诗人梦境里最珍贵的还乡之路,亦即其还乡情结于诗歌的投影。这条曾经繁茂的小径将流浪的人们“引入村庄”,将真实与虚幻、现境与梦魇相联结。于“银色的夜”下,诗人以穴居的兽为自我的指喻,朦胧地领会故乡灵性的召唤——“愿蓝色的兽思念它的小径”(《残夏》)。但纵观诗人的短暂人生,他并不曾真正背井离乡地远走,其还乡愿景实际出于在时代剧变而家园衰落背景下的个体精神的孤寂与人类共性的诉求——诗人期望着灵魂重归蓝色的童年,那是母腹之中尚未出世者最光明的纯真;期望着人类回返曾经的僧侣时代,追寻暗金色的春日与灵性的岁月,在“云雀的歌声和绿枝柔和的寂静”(《梦魇与癫狂》)中找到安宁。

三、结语

作为早期表现主义代表诗人,特拉克尔对诗歌中的特殊意象具有奇异的钟情,其笔端意象与其解作外界真实的投射,毋宁视为心灵深处趋于抽象的隐晦倒影,它源于诗人对自我的注视,发生白内心灵性的瞬间。这些静默的意象在字词的编织所衍生的寂静效果中成为潜在的隐喻,是诗人召唤诗歌内在美质的重要途径,也为其诗学精神的明晰提供了解码的密匙。

特拉克尔诗歌中的洞穴意象一方面为诗人末世预言的寄托,喻指冈禁异乡人的牢狱,另一方面意涵生命本源的象征,是孕育纯真与希望的母体。诗人的洞穴寓言基于对心灵之孤寂本身的言说,并以意象群的交汇在彼此灵性的映照中编织出不朽的诗境,最终透露出诗人内在生命的感知力量以及对爱与关怀的期望,进而步人灵魂的新生与精神永恒的还乡。

①[奥]奥·巴西尔、林克:《特拉克尔及特拉克尔研究》,《世 界文学》 2014年第6期。

②James Wright and Rohert Bly:Twenty Poems of Georg Trak/,The Sixties Press,1961,P.2。

③④[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6页,第66页。

⑤王怀义:《陶渊明与柏拉图:中西方洞穴喻的分野》,《民 族艺术》 2013年第4期。

⑥ Karl l Kraus: To Ceorg Trak/as a thank-you for the poem“Psalm”, https://literaturnische.de/Trakl/english/material/texdokumente-f-e.htm。

参考文献:

[1]特拉克尔.孤独者的秋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程驰也,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