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时代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适应性探究
2020-02-26曹斯瑞刘凤娟
曹斯瑞 刘凤娟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转变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讲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智慧教育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重塑翻转课堂,进而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介绍智慧教育时代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对教师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适应角色重新定位、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来提高教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适应性。然后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实现课堂创新,培养智慧型人才,推动翻转課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慧教育;翻转课堂;教师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2-0022-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翻转课堂正是将信息技术和教与学整合、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技术促进教育模式变革的典范。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高度,教育信息化2.0行动需要智慧教育领航[2]。智慧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是实践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路径之一,教师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者,要采取行动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信息素养,以适应智慧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能力,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智慧教育时代翻转课堂的内涵
传统教学过程一般由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和课后帮助学生巩固内化知识两部分组成。翻转课堂转变了这两个部分的教学流程。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中,前期的翻转课堂一直是“课前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知识+课中集中讨论问题”这种单一的形式,从教学方法的定义来说,翻转课堂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课堂“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只是将知识传授环节移动到课前,增加了学生在课中讨论问题的时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处于从1.0向2.0过渡的阶段,“互联网+教育”更多地被“人工智能+教育”和“智慧教育”所替代。所以,智慧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是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2.0版(如图1所示),它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更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创设的一种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教育下的翻转课堂,突破了“视频微课”“电子版的传统教材”的“效果天花板”,以可视化技术为支撑,演变为“互动数字课本”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并不摒弃视频微课的知识传授形式,但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完全不够,应该以“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通过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进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能够为教师提供评估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系列指标,也能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学习资源等自适应学习服务以及相应的学习反馈,以帮助学生客观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估。[2]
三、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应性的内涵及必要性
1.教师适应性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某种环境中时,会逐渐适应这一环境,然后便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状态,而当改变这一环境时,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状态就会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这就是心理适应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顺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较为稳定的能力特征,即达到了平衡[3]。
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适应性”则是指实施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根据教育信息化2.0和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适时、主动地调节自身的教育理念,从教师角色、教学模式以及信息素养等方面转变的表现,以适应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方式的相关要求。
2.教师适应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翻转课堂是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动适应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衍生出来的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成果。由于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流程,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过程,放在了课下的“线上”教学视频中进行,而将学生的课后交流和讨论放在了“线下”的课上进行,以便教师进行多角度教学、拓展教学思维。另外,学生课下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和多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通过搜索了解各类相关信息,完成对知识的内化[4]。所以,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下更好地促进了教与学,体现了翻转课堂发展的必要性。
(2)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适应是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保障
翻转课堂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变革,但无论怎么样“翻转”都不能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是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先锋。翻转课堂教学已经将知识传授活动移至课前,所以在学校的课堂上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已经对学生大致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视频传授知识的反馈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度内化知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活动至关重要的实施者,教师要通过适时主动地调节自身的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改变教学方式等以适应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方式的要求。
四、教师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转变不够主动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被动的“单向传授”过程,不能够顾及学生课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能够了解学生课下内化知识的进度,不能对每一个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智慧教育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5]。该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许多教师本着为学生传授知识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没有领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内涵。
智慧教育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成果。当前,信息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智慧教育时代需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智慧型人才,而传统教育中的人才观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亟待更新。
2.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颠覆传统教学流程,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从课堂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这样才能走近学生,从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翻转课堂“课下线上”的时候,教师要能提供学生接受知识的视频微课以及完成研究型学习的学习资源,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创生者”[6]。
智慧教育环境中的翻转课堂需要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为教学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线上收集到的问题作为课堂活动的起始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但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指导者”的身份,讨论活动结束时要归纳总结,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完成知识的内化。
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定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被禁锢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框架中,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为只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尽到了职责,从而与翻转课堂教学中所要求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不适应。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指出: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7]
实施翻转课堂最基本的要求是制作视频微课,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教师要会使用录屏软件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并能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呈现给学生。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培训,教师普遍能够达到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微课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提供展示型的多媒体课件和讲授型的视频微课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而不及时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工具的话,是远远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智慧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课前视频微课的学习,要求教师设计制作多元化的数字学习资源;还要用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工具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学习行为数据。
五、翻转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适应性的策略
1.创新教学理念,主动顺应教育信息化2.0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1]。智慧教育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更强调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支柱,首先教师要转变“以教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兴趣为出发点,制定教学计划,转变人才培养观。智慧教育更强调培养智慧型人才,教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8]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外拓展为辅助,主动适应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的革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
2.适应翻转课堂要求,灵活转变教师的多重角色
(1)设计师——数字学习资源的设计者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课之前是必须要做教学设计的,主要是课前教案的“书写者”。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也要做,但这时的课前准备就成为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的点睛之处就在于学生可以在课堂外学习“微课视频”,替代了传统课堂的知识讲授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组织数字学习资源、制作视频微课。智慧学习环境更需要有交互性的数字学习资源,让学生更有沉浸感和参与感,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当设计者,设计学习内容以及交互形式。当然,设计的学习内容要能清晰地反映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客观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又生动并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好学、乐学。
(2)主持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学校课堂上,以大数据技术工具所收集到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重点解决学生课前集中反映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深度学习。讨论完成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之后,教师一定要梳理、总结课前和课堂上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校课堂上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尽职尽责地扮演好“主持人”角色,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耀眼的明星,让他们各展所长。
(3)伙伴——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翻转课堂还强调“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权威”,其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共同参与交流讨论,共同发表见解,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困惑的问题,真正地做到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3.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教育部发布的《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7]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7]等问题。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微课的能力,但对智慧教育时代而言,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要求教师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学习资源,还要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呈现出来,便于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决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法宝。
六、结语
智慧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更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学习资源更具交互性、个性化。当然,智慧教育下的翻转课堂不是彻底否定“视频微课”知识传授的作用,只是以技术为支撑,展现更多的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乃至核心素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必须不断提升个人专业发展水平,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成果。
本文重点从创新教学理念、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对智慧教育时代下翻转课堂内涵阐述方面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肯定存在一定的遗漏和偏差,笔者在后续的研究中会继续结合教育实践来定义相关概念,提出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师适应翻转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49.
[3]曲静敏.新课程实施中小学教师适应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4]叶波.超越技术: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J].中国教育学刊,2015(8):82-85.
[5]祝智庭,肖玉敏,雷云鹤.面向智慧教育的思维教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1):47-57.
[6]骆北刚,朱琼碧.翻转课堂下的教师职业分化、教学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8(21):7-9.
[7]教师[2019]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Z].
[8]祝智庭,彭红超.智慧学习生态:培育智慧人才的系统方法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4):5-14+29.
(编辑:李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