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岁宣言

2020-02-26本刊编辑部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见证者新世纪新闻周刊

本刊编辑部

二十年是一串串脚印,二十年少年长成。

2000年1月1日,百万庄南街12号,一本时政杂志在这里诞生。这一天,中国进入新世纪。新世纪就是阳光灿烂,新世纪就会一帆风顺,旧世纪遗留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对于新世纪的发问,在第一期杂志的社论里,我们给出了周刊式的回答:“进入新世纪,解决老问题,无捷径可循,只有务实再务实,落实再落实。”

有幸生逢这个时代,我们以“周记中国”的方式,用一本杂志讲述时代的故事;有幸成为这样一群人,我们以“周”为尺度,丈量一个国家二十年巨变中走过的每一步。

我们关注并力求推进民主法制的建设进程,强调理性建设与务实行动;我们关注并力求推进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强调商业规则与商业精神;我们关注并力求推进人文精神的弘扬发展,强调思想自由和人性發展;

我们坚守信仰的领地,深入调查,理性分析。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是《中国新闻周刊》理想主义的宣言。二十年来,我们在时代的宏图中定位自己的精神坐标。敏锐、深刻、犀利、独到,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我们是骄傲的见证者,也是谦卑的记录者。

创刊以来,我们推出了《谁来监督省委书记》《问题部长田凤山》《马德案调查》等调查性报道,这些触动灵魂的案例,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社会需要的不是几个反腐英雄,而是一个有效的监督体制。

从孙志刚死亡真相到聂树斌案,跨越三年的追踪报道,我们关注了许许多多案件,从这些牵动人心的个体故事中,我们倾听到一个国家法治前进的步伐。

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的记者奔赴灾难现场。我们记录了汶川的孩子,呼吁孤儿救助体系的制度创新;我们将视角切入到大灾难面前的一个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运作,更展示出“多难兴邦”的希望之光。我们期待,危机可以提供一个契机——让政府、社会团体、公民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这不仅应在灾难面前得到落实,更应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成为制度化模式。

从对国家政治生活大事的深入解读,到对医疗健康等民生问题的专业性拷问;从对朝鲜半岛局势的长期关注,到对国际政经大势的全景式展望。二十年来,这本杂志的每一页,都浸透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强烈责任感。

一本杂志,从一个呱呱落地的新生儿,到弱冠之年,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全媒体综合性传媒集团,在中国传媒市场拥有一流的品牌影响力和传媒资源整合能力。

今天,在《中国新闻周刊》二十岁之际,我们再次许下不变的承诺。

我们承诺,一如既往,追求新闻的原创诉求,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我们承诺,一如既往,秉承新闻的专业精神,执着于呈现事实的复杂性和意见的多元化。

二十年过去,我们留恋自己为恢弘的历史写下的草稿,同时也为它进入历史的篇章而感到自豪。跨过新世纪波澜壮阔的前二十年,如今,我们面对的是更加复杂也更加光明的未来。

做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记录者,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我们将保持那份见证者的骄傲,也保持那份记录者的谦卑,为我们的名字——《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见证者新世纪新闻周刊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移动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德国: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时代见证者”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