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证据
2020-02-26毕淑敏
毕淑敏
什么是教养呢?词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无知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外,也注定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说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廣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护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语言,而不是某种土语俚语或者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想要很好地和人交流,特别是与陌生人沟通,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等,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应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远大的目标。
教养不可一蹴而就。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选自《美丽是心底的明媚》,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