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变科研人员评估标准
2020-02-26
香港《南华早报》2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科研人员在工作如何被评估方面迎来重大改变,而这或许与新冠病毒怒火不无关系中国教育部、科技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表示将改变评价数百万科研人员的方式,其中研究论文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未来职业至关重要。按照该通知,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指标,将不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相反,今年7月后生效的新评价体系,将基于创新、对(中国)社会或经济的贡献,或在西方科技主流以外有所突破等方面奖励科研人员。许多科学家认为,该通知出台,是受到中国科学界对此次疫情略显迟缓的反应的推动,这预示着中国的研发政策或将出现几十年来的重大变化。有关赞成和反对该改革的激烈争论,已使许多人“彻夜难眠”。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上世纪60年代创建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它给予科学家一种简便工具,能更易跟踪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及被引用次数等。如今该数据库收录9000多种出版物,许多都是英文期刊且总部都在西方。
中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使用SCI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效,且过去20年来这已成为重要评判依据。无论涨薪、晋升还是职称评定,都主要取决于科研人员发表的此类论文数量,这些指标还对大学排名及其能从政府获得多少研究经费产生影响。
如今,中国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与西方科学界的关系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一些人担心此类压力会导致研究人员偏离科研初衷。多发表论文的动机,使一些重要发现像被挤牙膏一样发表于一系列论文中,且还出现编造有关数据的案例。很多研究人员也因此放弃独创理念。
许多科研人员相信,新冠疫情和不满触发了此次学术水平评价改革。在相关的科学社区网站上,这次改革成为热门话题。支持者说科研人员拥有了“甩掉枷锁”的机会,纳税人的钱将有更好用途,而非被浪费在“一堆废纸上”,学者们能与产业或企业更密切合作,年轻研究人员将拥有更多用于追求个人研究兴趣的时间和自由。“盯着SCI论文的数量、充当外国期刊的学术苦力……都为(中国)年轻人树立了很糟的榜样,”大连理工大学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写道,“长此以往,他们的创新骨气和思想源泉将彻底枯竭。”但也有不同意见。浙江工商大学某教授称,SCI并不完美,但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最公平”评估方式,它应有一席之地。
此类(学术)挑战并不仅限于中国。当然,中国继续鼓励科研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如《自然》《科学》等上面发表论文,但在影响力较低的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将不再吸引政府提供研究经费。▲
(作者陈冰琳,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