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2020-02-26周力虹李白杨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馆藏馆员

周力虹 崔 程 李白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交相辉映,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17年1月印发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该文件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应加强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丝路书香’工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等多重项目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下文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这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李芬林等[3]学者所言,公共图书馆具有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播以及服务地方文化等八项主要功能。然而,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来看,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与服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哪些特色服务,服务质量如何,如何提高等问题,目前仍然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基于国际图联(IFLA)发布的《多元文化社区:图书馆服务指南》[4],对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并基于调查分析结果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1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调研

1.1 调研维度与样本选择

根据Zhou L等[5]的研究,IFLA于2009年颁布的《多元文化社区:图书馆服务指南》中涉及的少数民族资源与服务内容可分为图书馆财政框架、读者需求的满足、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人力资源保障以及图书馆民族特色服务的宣传与推广五个部分。本研究参考了该划分方式,但在实际调研中由于财政数据难以获取,综合考虑后,将本次调研的内容限定为民族特色服务、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民族地区馆员队伍建设以及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分别对应IFLA《多元文化社区:图书馆服务指南》中的读者需求满足、馆藏资源建设、人资资源、图书馆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具体调研内容见表1所示。

表1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调查内容一览

调研模块调研内容民族特色服务读者服务目标与战略多语种参考咨询服务多渠道参考咨询服务少数民族语种馆内标识自由使用馆藏数字资源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民族馆藏文献入藏标准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馆际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民族地区馆员队伍建设民族文化与语言培训聘用熟知民族文化的馆员聘用图书馆学专业馆员优先聘用少数民族馆员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组织民族特色活动与其他组织合作宣传新媒体民族文化宣传推广

本次调查主要运用了网络调查法,并辅以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时间截至2019年3月30日)。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8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中位于民族地区的71所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为基础样本,排除其中无官方网站的35所公共图书馆以及有官方网站但无法正常登录的7所公共图书馆,最终确定29所图书馆作为调查样本(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次公布的上等级图书馆名单中,国家一级图书馆中并未有西藏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列,因此,在调查样本中未涉及西藏自治区的样本。在对29所图书馆的网站进行网络调查后,为进一步核实网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又以电话访谈的方式逐一进行了复核。

表2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调查样本一览

所属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名称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北海市图书馆贵港市图书馆玉林市图书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包头市图书馆呼伦贝尔市图书馆通辽市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土默特右旗图书馆科右中旗图书馆通辽市科尔沁区图书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达拉特旗图书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图书馆吴忠市图书馆中宁县图书馆

续表

图1为基于表1调研内容的样本调查结果。其中,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是四大模块中开展较好、较均衡的部分,尤其是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推广部分,29所调查样本中已有28所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比例为96.6%;而其他三个模块中各维度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尤其在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民族地区馆员队伍建设方面较为明显。

图1 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概况

1.2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 民族特色服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共有15所图书馆制定了明确的民族地区读者服务目标与战略,但多语种、多渠道参考咨询服务开通比例比较低。以多语种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情况为例,虽然有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包头市图书馆等几所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表示其馆员可以很好地胜任少数民族语种的参考咨询服务,但开设了多语种参考咨询服务的14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宁夏图书馆就表示,该馆仅有很少量的馆员会说阿拉伯语,当读者用阿拉伯语咨询时,馆员也仅能勉强用阿拉伯语进行简单交流,极其影响服务质量。另外,更大部分的图书馆多语种参考咨询服务还处于萌芽阶段。不仅如此,设有多语种馆内标识的图书馆则占比更少,仅占37.93%,如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贵港市图书馆、楚雄彝族自治州图书馆等。馆藏数字资源获取的自由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免读者证即可自由访问馆藏数字资源的图书馆依然很少,仅包括通辽市图书馆、科右中旗图书馆、中宁县图书馆等在内的12所图书馆。

1.2.2 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现状

在民族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方面,有明确的少数民族文献纳入准则的图书馆仅9所,不足样本的三分之一。仅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表示对蒙汉文文献均制定了明确的文献入藏标准。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及其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得较好。开展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图书馆为21所,实行馆际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为25所,占比分别为72.41%与86.21%。其中有4所图书馆已经自建了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数据库,包括:中宁县图书馆的回民文化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的少数民族特色数据库、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的畲族文化数据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的朝鲜文全文数据库。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已于2014年开始建设第一期中国朝鲜文全文数据库,并于2017年开始建设第二期朝鲜文全文数据库。

1.2.3 民族地区馆员队伍建设现状

在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培训方面,目前已有12所图书馆不定期举办此类型培训。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考虑到蒙古国与我国蒙古族所使用的蒙语有一些差异,通常会针对这些差异提供一些讲座与培训,为与蒙古国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奠定基础。但从整体上看,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培训并将培训开展得较好的图书馆只是少数,仍然有17所图书馆(如:通辽市科尔沁区图书馆、哈密市图书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表示这一类型的培训非常需要但目前并未开设,占比为58.62%。与此同时,图书馆也更倾向于录用熟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馆员。从电话访谈中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对应聘的少数民族考生在笔试阶段会给予2至3分的加分。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熟知程度的要求外,民族地区图书馆也越来越青睐于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馆员的聘用。如吴忠市图书馆、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等均在应届毕业生招聘通知中明确注明对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要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还明确注明在最终成绩并列时会优先录取图书管理类专业学生。

1.2.4 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现状

从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情况的调查结果看,无论是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与其他机构组织的联合宣传,还是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与推广方式的选择上,相较于其他三个调研模块中各调查内容,其占比更高且更为均匀,分别为75.86%、79.31%、96.55%,而其他调研模块中的调查内容占比的平均值仅为51.72%。在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面,包头市图书馆、通辽市图书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等每年都会举办多场蒙古族文化的特色活动,活动形式主要以蒙古语朗读比赛、蒙汉文书法大赛等为主。当然还有少部分图书馆,例如广西贵港市图书馆,表示仅在“三月三”(壮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日才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在与其他机构组织的联合宣传方面,以南宁市少儿图书馆为例,会联合当地的科技馆、妇女儿童中心、电视台、报刊社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另外,新媒体方式的宣传与推广工作的成绩显著,29所图书馆中有28所已开设了微信或微博的官方账号。

2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民族特色服务形式与内容有待丰富

在民族特色服务的开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缺乏明确的民族特色服务的目标与规划,导致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服务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2)多语种的参考咨询服务以及多渠道的参考咨询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开展少数民族语种参考咨询服务的图书馆太少,另一方面即使开展了这类参考咨询服务也因馆员的民族语言能力等的限制,无法及时、准确地解答少数民族读者的问题;(3)馆内标识的多语种设置未引起足够重视;(4)读者无法便捷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主要体现在读者阅览场地的限制、阅读方式选择性较少等方面。

2.2 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特色化水平较低

少数民族特色服务需要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民族特色文献资源,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民族地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少数民族文献入藏缺乏必要标准;(2)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美工设计等方面所彰显的民族特色不够鲜明。

2.3 民族地区馆员招聘与培训存在困难

目前,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馆员的招聘上存在困难,在29所调研图书馆中,仅62%的图书馆中有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少数民族馆员。即使有,图书馆学专业的馆员占比也非常少。有18所(占比62.1%)图书馆采取“先招聘、后培训”的方式,即先招聘非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馆员,再通过短期研修、脱产进修等方式,将新员工送到高校进行半年至1年的图书资料管理知识专门培训,如阜康市图书馆。但依据电话访谈结果,馆员进修后回到工作岗位依然是主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来提升工作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2.4 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效果参差不齐

从网站调查的结果来看,民族地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民族特色服务的宣传与推广活动在数量上较乐观,但根据电话访谈结果,每所图书馆在民族特色服务的宣传推广方式、效果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工作开展较好的图书馆常与新闻媒体、电视台、相关文化机构或组织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如南宁市少儿图书馆与当地的科技馆、妇女儿童中心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联合宣传与组织开展;同时,依然还有包括宁夏图书馆在内的3所图书馆表示对少数民族文化宣传重视程度不足,活动缺乏特色,吸引不到读者参与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图书馆表示,该馆对彝族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很难调动读者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策

3.1 遵循民族地区特色服务的需求与特点

(1)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急需文化主管部门、图书馆自身提出明确的指导方针,以便更好地对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民族特色服务开展提供计划指导。(2)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参考咨询馆员的语言能力、工作能力与读者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例如,内蒙古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日常习惯以本民族语言交流,该区域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选拔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3)民族地区应逐步加强对馆内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元素的设计与使用,体现民族特色。(4)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如通过对某一区域内图书馆之间读者卡权限的相互认可、馆际间资源获取方式的多样性选择等进行完善。

3.2 提高民族特色馆藏的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水平

目前,少数民族文献的采访标准严重缺乏。楚雄彝族自治州图书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由于民族文献出版量较小,品种较少,因此选择了书刊的全量全品种的购买方式进行馆藏文献的更新、补充。但是采访的书刊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服务质量。因此,少数民族特色馆藏采访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将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少数民族馆藏资源建设。除纸质文献的馆藏资源保障外,加快纸本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以及基于此的本地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突出图书馆网站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等也非常重要。

3.3 加强对馆员民族特色服务能力教育与培训的关注

对馆员民族特色服务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不仅包括提高其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及加强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了解、运用程度等方面,同时也应包括培训与提升馆员图书馆学相关知识及计算机技能等。Johnston[6]、Syed[7]等先后论证了少数民族馆员的素质提升对特色服务的开展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而本研究的访谈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少数民族读者对馆员的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信息检索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为适应读者的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检索以及多语种参考咨询需求,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对馆员开展教育与培训,并引入馆员培训效果评价的反馈机制,提升馆员的培训质量与效果。

3.4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平台、多主体联合宣传与推广

区域间、不同组织机构间、跨平台的合作宣传与推广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影响力与参与度,有利于扩大与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与力度。因此,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利用多种媒体宣传,与多种类型的机构的协同宣传与推广,在合作中分享宣传与推广经验,以此增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民族特色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效果与影响力。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民族特色服务宣传与推广模块相比其他模块的效果较好,但是依然有一些图书馆在与其他文化机构、文化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依托的宣传媒介也不应仅限于微博、微信等单一形式,应结合线上、线下的多种宣传推广手段,联合多种平台、机构,丰富宣传与推广的形式、提高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馆藏馆员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