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实践、批判: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

2020-02-26徐之顺

江苏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杨 斌 徐之顺

内容提要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内容、实践指向、批判路径的逻辑把握。本体认知逻辑是指在正本清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知逻辑是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认知逻辑是指在辩证否定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光辉。

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关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既要应对来自无产阶级内部的挑战,也要对一些外部思潮进行斗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相继出现未来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干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价值共识和信仰驱动。”[1]徐梓彦、黄明理:《论信仰视域中的敬业核心价值观》,〔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重要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正确反映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本体认知逻辑:在正本清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本体认知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观”这一命题。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还不能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视域做出明确界定,也没有对其基本内涵做进一步的解读,他只是有选择性地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初期,基于苏联革命取得辉煌成功的事实,作为共产国际一个支部的中国共产党确实存在把苏联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倾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有教条化的倾向。但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革命斗争中出现的“左”倾、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继而以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1989 年,邓小平在谈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时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这就向全党提出了重新认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提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认真思考并正确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相呼应,我国社科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观也进行了艰辛探寻。20 世纪80 年代,张圻福发表《试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观》[2]张圻福:《试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观》,〔苏州〕《江苏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87年,段若非提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对世界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而且“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段若非:《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北京〕《红旗》1987年第3期。。后来又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4]桑志达:《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和定义》,〔北京〕《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21 世纪初,以梁树发、周向军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致力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梁树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5]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沈阳〕《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3期。2018 年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2015 年版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完整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这一定义获得了学术界普遍认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在追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阶段性认识的同时,仍然负有在前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接续认识的使命,这是我们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一”与“多”辩证关系中的“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构成了近现代世界政治思想领域激烈争论的中心话题。就马克思主义本体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根深叶茂,经历了从“一”到“多”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认知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列宁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诞生,相较19 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而21 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多样化的典型代表。它表明,由于地域和时代的因素而产生本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必然的。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客观上由于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和社会实践的不同,加之认识主体社会阅历、教育背景、理论关注的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论表达形式,这样的多样性是合乎认识规律的。但是,这种多样性只是形式,其一元性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要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本体,这种一元本体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客观内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其最本质和最核心的首先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是其基本原理,即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不能用“多”来遮蔽自身的认识视线,而要透过多样性的表象,认识其一元性的本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元”与“多样”的统一,而非“多元”与“多样”的混杂,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本体,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3.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中的普遍性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认为,只有普遍性的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本体的实质内容,带有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的特殊性的结论和论断,则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内涵,这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与上述“一元”与“多样”的关系是相一致的。对普遍性原理的确认,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本体认知的核心步骤。普遍性原理包括认知的立场、初衷和目标,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以及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包括指引人们正确认识、改造世界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如果不能确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只是强调其特殊的结论,那么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真理性便不复存在。可见,普遍性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内容的逻辑抽象,它提取的是一种带有根本性意义的本质属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规律的认识,而对于特殊规律的探究和把握则是与之相对应的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体认知逻辑上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侧重从内涵和外延上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关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的最新概括和最新表述,为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回答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站在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上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宗旨、以实践为基础、兼具真理性与人民性的理论体系,这是在本体认知逻辑上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二、实践认知逻辑:回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考察马克思主义观,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回答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二是回答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方面具有内在关联性。“是什么”是“怎么样对待”的前提和基础,而唯有正确地回答“怎么样对待”才能更好地诠释“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把理论视为“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实践在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中是第一位的、基本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认知逻辑是要阐明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表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需要,并基于实践需要来确定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实践。首先,它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而产生的。19 世纪上半叶,西欧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爆发了著名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革命斗争的丰富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成果。“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 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第61页。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批判继承19世纪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理论斗争。他们在19 世纪40 年代对当时比较流行的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进行了批判,初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吸纳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开放性理论。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在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它以1848 年2 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为其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建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对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组,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制定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它是马克思学说“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2]《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第61页。。据此,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过程中诞生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坚持把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作为认知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主张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把握建立在人民群众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能力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在指导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同时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入实践,依靠实践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创新。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是由于“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我们才不断打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实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新飞跃。同时,还应看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否具有真理性,仍然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丰富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验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路径确立了方向,其基本要求包括: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认知、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突破旧思想的藩篱,打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超越不合时宜的观念,摒弃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是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长制、一言堂现象以及封建特权和等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僵化、固化的思维模式,“左”倾错误与思想僵化分不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解放思想,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从实际出发大胆试、大胆闯,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先认知的再认识,包括对原先认知中正确部分的坚持和对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每一次飞跃,都与解放思想紧密相关。1978年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再次吹响了解放思想的战斗号角,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国共产党正是经过不断的解放思想,才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实践中继续推进解放思想而创造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二,敢于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地认知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用全面、客观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反对离开中国的实际去认识、研究马克思主义,主张深入社会生活的实践,做好调查研究,摸准国情、省情和当地的实情。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才能独立自主地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思想结晶。

第三,不断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成功秘诀”[1]黄明理、杨广越:《基于理论自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自信观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与时俱进作为一种实践认知方法,是指用发展、创新的观点看待和认知马克思主义,体现着实践认知逻辑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我们不能用静止、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要用开阔的眼界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通过回答重大时代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探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实质是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把认知马克思主义看作一个过程,克服以往认知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呈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开放性与能动性。

三、批判认知逻辑:在辩证否定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光辉

科学认知离不开不断质疑与批判。批判认知逻辑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辩证思维方法和正确态度。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理论要保持其生命力,就必须具有自我反思能力,保持不断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科学认识论崇尚质疑和批判。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不断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进程发端于科学的怀疑精神。怀疑激发批判,批判是人类认识的动力,通过批判,人类的知识才能增进,认识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是人类认知理论的辩证法。

批判认知逻辑,表现为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通过批判甚至斗争促进认知的创新与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善于在批判中审视、认知马克思主义,实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革命与超越,在批判中获取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说服力以及科学性,从而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光辉。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充分运用批判方法研究、阐发、诠释各种思想理论,包括他们亲手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3 年发表的《德法年鉴》(强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5年发表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1845 年秋至1846 年5 月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1859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67 年发表的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的《资本论》第一卷、1875 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到1878 年发表的《反杜林论》,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精神。19 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又把这一理论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新的考察和研究,提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心史观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之后,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制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指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必须通过革命才能解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和根本道路,指明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方向。

“批判标准的科学合理性、批判精神的革命性、批判方式的辩证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精神的重要特征。”[3]黄明理:《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4期。批判认知逻辑要求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反对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的任何歪曲,唯有通过批判认知才能真正消除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的遮蔽。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批判性,完全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认知马克思主义的应然逻辑。

第一,学习、接受新生事物。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认为,要在学习、接受新生事物的基础上认知马克思主义,认知马克思主义必须“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高度”[4]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30页。迎接新挑战。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只有接受新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回应和解答时代的重大问题,我们才能不断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消除理论认识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差异。

第二,遵循唯物辩证的认识规律。唯物辩证法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批判认知逻辑的理论基础。“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人们认知、辨识马克思主义并非通过超验、神秘、抽象的方式,而是要基于批判认知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重新认知马克思主义,不断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显然,这样的认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无数个认知节点组成。从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历史来看,五次重大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争,构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五个重大认知节点: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初步系统化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回答;二是在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的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认知;三是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做斗争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批判阐释;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抗的状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解读;五是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反思。五个重大认知节点从不同时段的认知视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认知的完整链条。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主体,又是认知的客体与对象。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认知立场,也是其认知阶级性和先进性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批判以少数人为中心的唯心主义认知观,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知马克思主义的透视镜和试金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认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不二法门。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站稳批判立场,彰显科学理论人民性的真理光辉。“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第43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现代工人阶级不到总人口0.5%的中国忽视农民阶级,实际上是脱离了人民群众,只能导致其理论和实践的失败。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能够真正依靠人民并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王明“左”倾错误,明确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通过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推动广大农民加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形成了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了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之,离开人民群众,就无所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