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与研究
2020-02-26赖靖靖
赖靖靖
乌卡时代的来临,使专创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要求,而高校希望在这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上得到有效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跨领域、深层次、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 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理念
将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整合到专业课程之中,需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结合专业背景,了解新形势、把握新趋势,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都相对贴近社会需求,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如果只是拘泥于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应用,大学生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8年国家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的这两年间,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便成为高等教育届的热门话题。各高校纷纷出台建设方案与政策,大力推动课程改革,这为专创融合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金课和两化课程建设都提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与成效,使得专业课程改革显示出更大的开放性、前瞻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入可能成为一流课程的标配。创新创业教育改变的是学生的眼界格局、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如果能够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就更有机会深入一个领域获得意想不到产出与成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就业质量,还可能产生创业机会,甚至改变产业、行业的未来。
2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的重要性
2.1 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互动中来。在传统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较为枯燥,也并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专业知识的职业现状与趋势。专创融合的课程,首先可以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改变教师与教学本身,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对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对目前的真实工作任务、挑战有所了解,让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并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积极运用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探索专业问题的新可能。
2.2 摆脱应试教育禁锢,培养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通常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大部分的案例、问题、考核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传统模式已经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让学生面临同一问题时开始尝试不同方法、验证不同可能,打破思维障碍,在实践中得到自我意识的苏醒,自我价值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大学生依托专业知识,不以书本、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愿意独自思考、探索、实践,融入团队协助与沟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对专业知识有更充分的认识与掌握,还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打破固有的模式,快速适应工作氛围、环境、节奏,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2.3 提高专业应用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很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体系当中,可以有效的让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提高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践经验让学生看到知识的真相,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结合当前专业背景与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运用创意创新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借助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积累,将点子进行创造实践,有效的试错是成功的前奏。
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合理
想要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更好融合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课程的安排也需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排布。调查发现,在不少高校中所谓的专创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结合并不紧密,这种教育改革出现了重口号、轻落实等问题。只是单纯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了对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的教学,而并没有针对各专业课程进行定制化设计,不能达到专创融合的预期效果。如果只是在教学中单纯的加入一些创新与创业知识,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当中重要的思维方式、知识技能、实践操作融入专业课程,设置到课堂当中,导致学生对附加内容排斥,感觉嫁接生硬,缺乏连贯性、关联性差,不但提高不了效果,甚至会影响原有专业教育。
3.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师资相对较为薄弱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创新创业的教育在师资方面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师不单单需要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还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仅局限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工作,自身的社会经验、职业经历、专业实践经历不足,以至于没有办法给到学生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中就要考虑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经验、社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3.3 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仅仅关注知识、能力的储备与锻炼是不够的,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能够在专业、职业、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将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加强,重视对学生逆境商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实中有大量职业就业、创新创业失败走上极端的例子,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为自身的健康负责,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才可能让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困难。
4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4.1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有效的专创融合课程
在对学生进行创业创业教育时,需要与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律、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相结合。根据行业情况,对创新创业点进行分析,设计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可以与企业合作,或者结合课题、项目、竞赛,让学生在做中学,结合实际场景,对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进行培养。甚至可以模拟组建与专业课程实践相关的公司或者项目组,完成产品开发、项目运营、公司经营,从实践中掌握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善自身问题,完善知识构架。实践的方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吸取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与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无缝对接,将创新创业素养培养通过专业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4.2 分层推进,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是开设简单的课程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对该专业的创新趋势和创业前景等进行分析,立足专业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按照培养计划与方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相应的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完整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照学生不同的类型、专业学习不同的阶段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搭设不同程度的创新创业实践任务。在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把所学所想运用到实践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对于一些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打造相应的项目。建立多个课堂有机融合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将专业知识有效的融入到创新创业过程当中。
4.3 点面结合,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考核方式
由于某些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能够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需要对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创新,在考核的过程中将原有的考核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平常的表现,减少学生在期末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平常的考核中,可以观察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方案的设置,增加课堂实操的评分。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布置需要发挥创造力和富有挑战的具体任务,对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学习成果给予言语上的肯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兼顾过程的监督下,重视终结性考核,这样的规定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每一节课的学习。在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的情况下,制定适合的评价方式,给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自我价值,获得相应的认可与鼓励。不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创造力,或者过人的创造思维。经过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改革之后,学生学习、创造力和创业所需的内在动机慢慢被激发出来,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目的。
4.4 专兼结合,建设具有专业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在制定完整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师资力量对创新创业融入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有重大意义。引进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老师,或者让成功的企业家、专业前沿学者进入学校进行分享,将会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升认知,同时弥补了现有师资的不足。同时,可以引进创新创业教学软件、教具、实验设备以及企业资源,方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专业创新创业的真实意义与魅力。
5 结语
利用专业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科学的考核方法,完善教学规划,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主题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充分地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在专业基础上大胆创新、勇敢创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所带来的优势很多,想要达到预期的专创融合效果,就需要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立足专业、紧跟时代、改革课程、重视实践,为培养专业扎实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