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的提出与展开
2020-02-26童兵
童 兵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
人类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发生发展、新闻生产演革监管的规律性,同规律的三大分类——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完全契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和新闻科学研究者也分别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自己的兴趣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从信息传递收受、传播媒介生产和新闻传播监控三个方面探究、认知和把握新闻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服务于人们的信息交流、沟通和认同。
对新闻规律的感知和揭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规律观”作一些粗浅的梳理和分析,以利于在当今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下确保新闻传播工作符合新闻规律的要求,并在科学实践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入考察与阐发。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报刊规律性的提出: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内在规律”
人类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衍进拓展的历史表明,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能够提供生产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全部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明确提出对于某种新闻媒体的广泛、普遍、合理、不可缺少的要求。这一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媒体起源的基本观点。他们认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依赖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原始状态的传播活动主要借助语言,从人际之间的交谈到日耳曼部落的马尔克公社的集会(“民众大会”)、日本的“井台会议”、印度的“市场会议”,在这类交谈和“会议”中,人们发布或收集各种令人关注的信息,然后再把它们从一家农户到另一家农户、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扩散开去。
接着,文字产生了。“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7页。借助文字和冶炼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比以往所有阶段加在一起还要多。从有文字的传播史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前人留下的数量可观的“报道”,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传递尤其是口头传播,这种“报道”含有特定的新闻素质。后来,“最伟大的发明”——印刷术问世了,打开了信息传递和“报道”的新局面。印刷术是“科学复兴的手段”,“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伟大的杠杆”。印刷术实现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革命,出版报刊得以更广泛、更迅速地传递信息,不但是当时社会的必要,而且有了可能。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9页。马克思十分欣赏英国经济学家的一句名言“需要是发明之母”。他说:“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4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来,无论是体姿语言还是文明语言,无论是文字还是印刷术,都是在人类社会需要的呼唤与推动下产生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观点是他们观察和认识新闻和媒体起源的基本出发点。此后,随着人民报刊、工人报刊、政党报刊的沿革和发展,他们的观点以及分析这些观点的方法不断有新的变化和进步,但原先考察社会的新闻社会学方法始终没有根本改变。1842年12月28日,当反动的普鲁士内阁下令查封马克思拥护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莱比锡总汇报》时,他以记者的名义挺身而出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为这家进步报纸伸张。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不仅为这家民主派报纸辩护,而且首次提出了自由报刊人民性的新见解。也是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将当时德国报刊分为人民报刊和非人民报刊。马克思认为,整个德国的人民报刊中,由于各自的分工不同,又总是分成“许多各不相同的报纸,它们具有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特征”。例如,一家报纸如果主要关心政治学,另一家则主要关心政治实践。一家如果主要关心新思想,另一家则主要关心新事实。马克思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在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阻碍、独立自主地自向一面发展并各成一行的条件下,真正“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那时,每家报纸都会表现出真正的伦理精神,就像每一片蔷薇花瓣都表现了蔷薇的特质并发散出蔷薇的芬芳一样。但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7页。
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基人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报刊的“内在规律”,这是在新闻学尚未形成的19世纪,一代报刊工作宗师第一次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的新闻媒体自身拥有的、不为外力所改变的内在规律性。
马克思和他的终生挚友恩格斯始终尊重和坚守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媒体运作的客观规律性,这一点成为他们一生从事报刊工作,撰写报刊论文,指导各类报刊特别是人民报刊、工人报刊和党的报刊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论证新闻规律的理论武器。比如,关于存在与意识、事实与新闻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这样表述他同马克思对唯物论的基本立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这一哲学立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报刊和报刊所发表的新闻作品本质的基本出发点。他们认为,报刊是人的大脑通过眼和耳反映外部世界的产物,报刊是关于对象的认识与反映。马克思说,自由出版物是人们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向现实世界。”他补充说,报刊自己并不是对象本身,而只是关于对象的意见。(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9页。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新闻报道的本源——现实世界。报刊刊载的新闻作品(当然是真实的报道),都是从“真正的现实”之泉“流”出来的。这些作品,这些真实的新闻报道,最终又将影响现实,作用于外部世界,“流回现实去”。没有现实生活之泉,新闻报道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用辩证唯物论的语言来解读马克思与恩格斯上面这段话,可以这样表述:新闻报道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报刊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存在的产物。换言之,新闻报道不是对象本身,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一种意识,是主观反映客观、主体反映客体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马克思后来谈到报刊工作者的这种认知行为和意识活动时指出,一方面,要求报刊工作者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地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必须提供外部条件的可靠保证,即允许报刊工作者公开、真实、实事求是地报道他所看到的、听到的现实世界。后者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终生为之奋斗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马克思在参与《莱茵报》莱茵省摩泽尔地区农民贫苦生活的报道,并为记者报道这一事件的权利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时对此有所阐发。他为了证实农民对报纸的要求和论证记者报道的可靠真实时说:“一旦证明这些关系(指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笔者注)必然会产生某个事物,那就不难确定,这一事物在何种外在条件下必定会现实地产生,在何种外在条件下即便有了需要,它也不可能产生。人们在确定这种情况时,几乎可以像化学家确定某些具有亲和力的物质在何种外在条件下必定会合成化合物那样,做到准确无误。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证明了自由报刊的必要性是从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的特性中产生的,我们就为我们的叙述打下了超出任何人的因素范围的基础。”(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3—364页。马克思强调,农民之所以迫切需要《莱茵报》这样的民主报刊为他们的贫苦状况呐喊,就是因为他们的处境太悲惨了。农民的这种需求和记者对这种需求的理解,是促使自由报刊去排除万难报道摩泽尔地区农民的现实状况的“外在”条件,是召唤记者这个“主体”去反映农民这个“客体”的动力。
新闻报道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产物,同客体本身是不一样的。新闻报道经过记者的精神活动,使物质状态的客体(对象),变成了精神状态的文化产品(新闻报道)。所以马克思指出:“使报刊变成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的,正是报刊可使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使需求、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性和形式的斗争。”(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9页。出于对报刊这种极其重要功能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要克服外部条件的桎梏,废除书报检查,实行出版自由,疏通内部障碍,保障报刊这一主体能够依据自身的机制,有效地反映和指导客观,推动客体的发展。
这种新闻理念和报刊主张,从《莱茵报》《新莱茵报》到《社会民主党人报》三大代表性报刊活动,从反对普鲁士的1841年书报检查令到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实行党内的“报刊国家化”政策,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不断重申,不懈斗争。这充分体现出他们对报刊基本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对新闻传播本源问题的唯物论的执着坚守,反映了他们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无比坚定的新闻初心和新闻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规律的感知和运用,是从存在与意识、事实与新闻的交互性开始的,进而深入到报刊(在当时是唯一的大众传媒)与社会、报刊与政党、报刊与政府的交互性。这种认知思路,同学术界、业务界考察新闻规律的路径是一致的,也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作为记者和编辑以及撰稿人的身份考察新闻规律性的人生经历、学术历程直接相关。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学习了解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时关注和把握。
二、列宁:从报刊的运作规律认知报刊的社会功能
列宁新闻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对报刊政治动员功能的高度重视,列宁报刊工作党性原则的形成与系统化由此出发,并以此为动力。这一点,构成了列宁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创新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
(一)报刊规律性的新发展:通过办报推动建党
列宁曾经指出,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同俄国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发现,1895年掀开的俄国工人报刊历史,从一开始就伴随而行着马克思主义派同机会主义派斗争的历史,又是同列宁的名字、列宁的生平事业、列宁的报刊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基于俄国社会政治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立之初的特殊状况,列宁十分自觉地把重新建党的任务同工人报刊的运作敏锐地联系起来。列宁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新闻规律的了解、熟悉和运用,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印证。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后,中央委员会以大会名义发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宣布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把争取政治自由和推翻专制制度作为社会民主工党当前的主要任务,要求把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的总任务结合起来。但首次代表大会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也未能建立中央的统一领导,而且大会闭幕不久,大多数代表和中央委员遭到逮捕。所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虽然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了党的成立,发表了宣言,但党在组织上、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建立。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列宁提出重新建党,并把重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同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俄工人运动作为当前政治活动的目标,而把创建统一的全俄政治性机关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步骤和手段。
列宁提出这样的目标和确定通过办报重建政党的步骤,出于两方面的深入考虑。第一,充分认识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弱点,决定从政治上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列宁指出,俄国工人运动的分散性和地方性,弥漫于工人运动中的“经济派”的观点,对俄国工人运动和党的建设是极其有害的。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列宁认为最迫切的任务是创办一家全俄政治性机关报。他指出:“我们认为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必须把创办一个能正常出版而且同各地方小组有密切联系的党的机关报作为我们的当前目标。我们认为,社会民主党人应当把这个工作作为最近期间的全部活动内容,没有这样的机关报,地方工作仍然是狭隘的‘手工业方式’的。不通过一种报纸把党的正确的代表机关建立起来,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句空话。不通过中央机关报把经济斗争联合起来,经济斗争就不可能成为俄国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如果全党不在一切政治问题上发表意见,不指导各个斗争,那么政治斗争就不可能进行。不在中央机关报上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不集体确定一定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准则,不通过中央机关报来确定每个党员对全党负责的原则,要想组织革命力量,进行纪律教育,提高革命技术都是不可能的。”(9)《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8页。第二,列宁认为,通过创办党的报刊特别是党的机关报来建党,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坚守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党报工作运作的规律。列宁强调,我们应该以这个规律为遵循,通过办报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推动这个党的发展。这里,让我们简要回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德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发展中的相关论述,加深对党和党报良性互动规律的认识。
1849年12月15日,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他们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至于杂志,当然就没有这些好处。不过杂志也有杂志的优点,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杂志可以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这段论述表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就政治宣传和舆论鼓动而言,报纸的作用大于杂志,日报的影响大于周报。这种见解反映了他们关于报与刊、日报与周报的一种规律性认识。1878年2、3月间,恩格斯在《一八七七年的欧洲工人》一文中指出,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的数量不断增加。越一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筹办党的机关报时进一步强调,党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政治性机关报。1882年11月4日,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谈到法国报纸时说,周报在巴黎只能对狭小的范围发生影响,为了影响群众,应当有日报。这是他在《新莱茵报》停刊后再一次谈到日报的作用。1888年2月,恩格斯在给法国党的一位成员写信时谈到,法国工人党机关报《社会主义者报》的消失,意味着你们党从巴黎地平线上的消失。1889年4月,恩格斯在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写信时指出,党的报刊的存在证明了党本身的存在,即使是最弱小的党也应该有自己的报刊,党可以把党的报刊作为自己同其他同志保持联系的手段。1894年12月27日,为祝贺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工人报》从元旦起改为日报出版,恩格斯特地给该报编辑阿德勒写信,精辟地指出,在每一个党特别是工人党的生活中,第一张日报的出版,总是意味着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这个党至少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
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报刊,尤其是机关报刊对于现代政党的巨大意义。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报刊与政党的交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生活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把控深深地教育和引领着列宁和他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二)报刊规律性的新发展:党性原则的形成
列宁在对新闻规律的探究与发展中,还有两个重大的贡献,一是对党报工作党性原则的构建,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新闻传播新功能的认识和把握。
列宁关于党性和党性原则的论述,关于贯彻党性原则所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策略,无不表明马克思主义党性学说是20世纪的产物,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指出了报刊运行的内在规律,其中包括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倾向性。他们指出,报刊上的新闻报道,出自报刊工作者之手,他们之所以赋予自己报道一定的倾向性,不仅是新闻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自身立场和良知使然。这是由于,第一,“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出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09页。。第二,当报刊工作者深入到事件中去,对某些当事人产生同情,而对某些当事人产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往往会采取带有倾向性的态度,并将这种倾向性渗透进新闻报道中去。比如,马克思在为采写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贫苦状况的记者辩护时说:“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农民在贫困中发出的毫无顾忌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美学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公开地使用那种在贫困中产生的民众语言,因为他在自己的故乡每时每刻都无法忘记这种语言。”(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我们在此应该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讲的是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而非报刊工作的党性原则。列宁提出的党报事业的党性原则,包括下列几个内容:
第一,“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在《火星报》时期(1900—1905),列宁指出,党报是作为党的一个“组织细胞”而存在和活动的,全俄政治报是党这个“巨大的鼓风机”的一部分,《火星报》是社会民主党的一个组成部分。1905年10月全俄政治罢工以后,俄国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可以出版合法报刊的新条件,列宁提出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的口号。这是因为,当存在着合法报刊和非法报刊区别的时候,人们对党的报刊和非党的报刊的概念解决得非常简单。而现在党的报刊可以公开出版,为了在一切合法报刊中使社会民主党人的报刊以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语言表明自己的党性立场,也为了揭露那些打着党报旗号招摇撞骗的行径和揭穿那些高唱“无党性”口号却在贩卖资产阶级思想毒素的出版物,列宁认为,必须提出党的出版物的观念,并使它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出版物的原则。
第二,宣传鼓动的策略原则。列宁要求,必须把当前的战斗的政治口号同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同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策略的总精神更密切、更直接地联系起来。列宁要求,党的报刊工作者不能满足于一般地宣传党的策略,而应该仔细地、全面地了解人们对这些策略的理解与执行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全党的呼声,这就要求党报工作者必须有更好的党性修养。
第三,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报纸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教育和团结真正先进阶级的工具。他强调对没觉悟的工人抓紧政治教育,克服其所受的机会主义的影响。他要求党报宣传要保持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要求报纸的活动应当同俄国绝大多数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工人的意识和意志完全一致。
第四,坚持党的出版物的多元化。列宁在强调党的报刊应该成为党所开动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的同时,又要求发展多元化的党的出版物。在出版政治报刊和通俗浅显的工人小报的同时,列宁号召布尔什维克的宣传鼓动家广泛利用第一种社会民主主义的文献——传单,向一切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群众进行日常的鼓动工作。
第五,注意区分通俗和庸俗。列宁指出,要注意区分庸俗化同通俗化的区别。通俗作家应当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从最简单、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解说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列宁提出,要通俗,不要庸俗。
第六,用好合法报刊和秘密报刊两手。列宁对于合法报刊和秘密报刊的策略原则是:做好两手准备。有条件的时候,如1905年政治大罢工后,允许出版合法报刊。丧失条件,就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出版非法也就是秘密报刊。列宁认为,从直接和充分地阐述革命真理、报道革命事件、对工人进行政治训练考虑,出版秘密报刊是十分必要的。
列宁从以上六个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和论证党报工作党性原则的要求。这些原则表明,列宁在俄国革命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遵循马克思主义报刊工作规律,并且使之适用于新的时代和新的斗争环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报刊工作规律在俄国和列宁时代的新发展。
(三)报刊规律观的再发展:报刊是对人民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
1917年11月7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无产阶级政党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的革命。管理俄国的任务提到了俄国无产阶级面前。列宁清楚地懂得,报刊在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明确指出,报刊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它应当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作为自觉的不断革命论者,列宁在新的传播条件下对党和苏维埃的新闻政策做了调整,在新闻理念上也有所更新,主要有:
第一,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列宁指出,政治还是要谈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但是,报刊要谈的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以及有的时候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加以讨论的党内斗争的政治和工会斗争的政治。列宁认为,同政治喧嚷太多相反,我们的报纸上关于新生活建设方面的种种事实的报道占的篇幅太少了,社会主义报刊要多谈些经济。他说,这里的“经济”,不是指一般的议论、学者的评述、知识分子的计划以及诸如此类的废话。我们需要的经济是指搜集、周密的考查和研究新生活实际建设的各种事实。
第二,少发些知识分子的空泛议论,多刊登些生产建设的实际材料。列宁要求,我们的报刊要少发些知识分子议论,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建设新事物,少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平凡的但是生动的、来自生活的、被生活检验过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多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
第三,少报道领导人的活动,多一些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公开报道。列宁指出,党和苏维埃报刊必须花很大气力克服资产阶级社会旧习惯和旧传统的影响,即用过多篇幅和注意力来报道政治上的一些琐事,政治领导人的一些个人问题,各国资本家正竭力利用这些东西来转移人民群众的视线。他要求,为苏维埃群众服务的报刊,对于政治领导人员的问题,对于无关紧要的政治措施,应当少费一些篇幅。与此相反,报刊应当把实践中直接提出的劳动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第四,设立“黑榜”,揭露错误。列宁要求,报刊要设立“黑榜”,公布错误和缺点,动员舆论来抨击它们。他说,报刊应成为我们加强劳动者的自我纪律,改变资本主义社会陈旧的、完全无用的工作方法的首要工具。
第五,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建设新生活的热情。列宁要求在报刊上能够经常看到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工作中显现出来的真正共产主义的幼芽,他批评一些机关报刊不重视宣扬典型。他指出,我们真正缺少的东西,就是不善于广泛地利用卓越的范例,使它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列宁还特别强调要通过报刊组织竞赛,认为组织竞赛对于报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列宁上述五个方面的要求和举措,以大量的报刊实践表明,可以有力地使报刊实现“伟大的过渡”,确保报刊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人民进行经济教育和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他的这些重要论述和切实举措也使他在对报刊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方面的规律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规律性的理念与策略,后来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报刊功能的转变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四)关于列宁新闻规律观的小结
从19世纪90年代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列宁领导和完成了三个历史时期——党的成立与重建、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报刊和其他新闻媒体使命、功能和策略的转型在新的时代和传播环境下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报刊规律推进到新时代新闻规律的探索。
新闻规律的形成与深化,总是同社会形势变化、传播环境变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对原有条件的挑战相适应的。从沙俄专制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再到新政权下发展人民民主和反对官僚主义,列宁正确地分析并驾驭了这个时代不同的主题,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了从报刊运作规律到各种媒体有机配合运作规律,使媒体适应并为不同的时代服务,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自身也获得了拓展与提升。
认识和把握新闻规律是有效发挥媒体功能使命的前提,列宁仔细深入地考察、分析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同的经济和政治条件,针对不同媒体的特性和运作要求,把报刊、广播和通讯社(编印早期的工人传单和小册子)恰到好处地运用起来。列宁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规律和成功运用好规律,对新闻传播工作来说,就要从认识规律入眼,从改进业务入手,千万不能死记教条,照搬本本。
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规律观相比较,列宁的新闻规律观的特点是务实。他从现实工作需要提出问题,以破解这些问题作为结束,使自己的新闻规律观切合实际,服务实际,提升理论的指导力度。当然,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规律性思维和新闻规律探讨的深入展开,影响对新闻规律认知和阐发的理论特色。但是,我们有必要指出,以列宁30多年间对新闻规律的认知和阐述,尤其是在如此丰富的建党、革命、建设实践基础上对新闻规律的挖掘与探讨,不会也不该影响新闻学对列宁新闻规律观的评价。
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新闻实践中拓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视野
毛泽东是一位关注新生事物,留心事物变动,对新变化、新事物、新动态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革命家。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和新闻生产消费的规律,毛泽东也是这样。在一篇题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文章中,毛泽东两处谈到事物的规律和规律性。一处他谈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12)《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75页。毛泽东在这里明确地指出,找到工作规律,就有了正确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在另一处谈到了“规律性”。他在谈到学术态度时说,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由于中国的国情、党情、理论研究和新闻舆论工作的状况,同德国和俄国不同,毛泽东对理论工作与舆论工作规律性的探索,有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目标设计和应对抓手,对这些我们需要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情况以及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作具体而深入的分析。这一阶段,毛泽东的文章、报告、批示和讲话,大致讲到七个方面的问题。他从这七个方面切入,引出新闻规律,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向导。
(一)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认为,为获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要掌握大量的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二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他说,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毛泽东还说:“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1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19页。
(二)注重调查研究
毛泽东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也同样作了许多调查。”“中国革命也需要作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可惜很多同志常是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完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83页。
毛泽东强调:“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1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83页。
毛泽东讲到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者等怎样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一是把对立统一、阶级斗争作为两个出发点,努力得出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二是要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千万不能陷于狭隘的经验论。
(三)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毛泽东说,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所谓片面性,说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所谓表面性,就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之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讲到克服片面性的意义。他说,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违反辩证法。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这种文章应该逐渐减少。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
(四)提倡学理论和想问题
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说到马克思主义修养不足,这是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好好地学。在知识分子当中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很有必要的,要提倡大家学他十年八年,马克思主义学得多了,就会把旧思想推了出去。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也要形成风气,没有风气是不会学得好的。(16)《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241—242页。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提倡想问题。“多想”,就是说要开动脑筋。我们的同志过去不大想问题,这要怪过去的领导不提倡想问题。脑筋是“心之官”,是思想器官,这个器官专门做一项工作,就是“想”。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两千年以前他就规定了脑筋的任务。我们全党要提倡想问题。
(五)打造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色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每一处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49页。
(六)用解剖麻雀方法指导工作
毛泽东引导干部运用解剖麻雀方法,具体指导工作,并用典型领路的做法指导干部认识规律,驾驭规律。他在会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时以该报防右、防左中的一些做法为例,告诫编辑人员要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他在指导报刊开展批评监督时提出要实行“开、好、管”三字方针。他说,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好,就是要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这里,毛泽东精辟地分析了党驾驭报刊批评的一些规律性的“规定动作”。
(七)端正作风,改进文风
为着认识和驾驭党的领导和新闻舆论工作规律,毛泽东一再强调要自觉地端正领导作风,不断地改进文风。毛泽东在回答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批评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18)《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237页。
毛泽东对学风不端,侵害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行为极为反感,多次提出必须坚决反对,毫不留情地打击。他的深入人心、深为新闻工作者赞赏的一个口号就是: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他说:“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毛泽东这通话是1945年讲的,隔了14年后,到1959年,他在一封《党内通信》又一次提道:“假话一定不可讲。”他要求全党“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他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讲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19)《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269页。
毛泽东强调要抓好基本功的训练。他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点。由他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里,他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以上七个方面,既可以理解为毛泽东强调从中可以引导出认知马克思主义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规律的路径与入手,也可以认为是在毛泽东看来,这七个方面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规律的主要内容。笔者以为,这两个视角的评价都能够成立,它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观的主要内容。
四、认识和把握新闻规律任重而道远
毛泽东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由毛泽东继承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规律的研究与践行,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有新的拓展。刘少奇对报刊社会功能的正负两重性采取新的视角,周恩来对媒体外宣功能的正确实施提出了新的思路,邓小平对媒体的工具理性给予充分的重视,江泽民对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与党委领导的互动做了新的揭示,胡锦涛对以人为本的新闻舆论工作宗旨和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的阐发。总之,这些领导人同毛泽东一起,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阐述的新闻舆论规律做了新的阐释、新的拓展、新的深化。
这里要特别提到习近平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运作规律的尊重、遵循和坚守。早在1989年5月,适值北京政治风波愈演愈烈的时候,宁德地区召开新闻工作会议,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上就新闻工作者如何看待形势、如何把握好新闻舆论工作基点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对当前的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冷静地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能受随意性的支配。他特别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科学,它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所以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本身的规律性。从这次讲话开始,习近平在许多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按新闻传播规律、按新媒体运作规律办事。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按照规律办事。时效度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报道、舆论监督,都要从时效度着力、体现时效度要求。”在对领导干部提要求的时候,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公关技巧‘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好媒体这一平台。”(20)《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在同一年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在三处谈到规律性问题。一处是谈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他指出,新理念的提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另一处讨论核心技术的突破,习近平强调必须遵循网络传播技术的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还有一处分析网络安全,习近平提出必须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和动向。
习近平站在哲学的高度,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看待与评价事物的规律性,将马克思主义的“规律观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2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5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4.htm.
习近平的这些分析和指示,不仅为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性本质和特征有了思想武器,而且引导我们把对规律性诸多问题的认知同自己世界观方法论的改造结合起来,自觉地在马克思主义规律观的指引下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也应该是我们学习和梳理马克思主义规律观的目的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