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建设探讨
2020-02-26接晓婷
贾 冰 接晓婷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3)
1 引言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特性,有较高的环境风险,一直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对危险废物管理有关制度和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其中对产废企业的责任要求主要有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主管部门备案,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并通过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主管部门申报,禁止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无许可证者,按标准要求贮存、处置危险废物,转移危险废物的要求,运输危险废物的要求,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承担生态环境污染的相应责任等8个方面[1-2]。
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结构分布呈现中小企业数量多、危废产生量少、分布散的特点[3]。以苏南某新区为例,全区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小于10吨的企业共792家,其中产生量小于1吨的企业552家,占70%,产生量小于0.1吨的企业222家,占28%。由于危险废物产生量小,小微企业在危险废物处置和贮存方面存在多种困境,导致环境风险的产生。通过建设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有助于集中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的困难。
2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危废管理困境
2.1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出路困难
在危险废物管理上,一方面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合法合规处置,一方面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数量少,在处置市场有很大的市场主导权。由于危险废物产生量小,小微企业在危险废物处置中没有话语权。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经常以“许可量已满”等理由拒收,或设置限制,如“不足1吨的均按照1吨收费”、提高运输费用等。小微企业不仅危险废物处置费用提高,由于危废量对处置单位吸引力有限,危废处置单位一般分布在市域边缘,会希望产生单位积累到一定数量再派车一次性运送,有时会出现不能及时转运的现象。此外,有的企业危险废物量不大,但是类别较多,需寻找多家处置单位[1-4]。
2.2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低
危险废物贮存需严格按照规范设置危废贮存设施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危废的贮存装置、危废标志及标签、危废台账及相应管理制度均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小微企业往往不具备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危废贮存设施也往往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出现长期存放于危险废物仓库甚至混入生活垃圾,或被未取得危废经营许可的单位接收。小微企业点多面广、量小分散、废物流失等现象,已成为威胁环境安全的风险源[1-4]。
3 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建设试点
3.1 危险废物收集平台试点现状
现行危险废物收集体系依托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即“收集+处置”一体化收集模式。收集过程包括:处置单位对危废进行采样分析和评估,产生单位与处置单位签订合同,提交合同、环评等材料到生态环境部门完成《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转移)》的备案审批,使用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并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至处置单位[3]。
为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出路难的问题,各地在逐步试点危险废物收集平台模式。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在《上海市产业园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设施管理办法(试行)》到期后,对该试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印发了《上海市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平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平台的责任主体为产业园区,收集范围为产业园区内小微企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废铅酸蓄电池等社会源危险废物,其中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年产生总量原则上不超过10吨[5]。2018年6月,温州市打造“小微危废云平台”,企业加入后可选择危废“环保管家”服务,环保管家协助企业进行危废管理,并经过协调,取消危废处置单位不足1吨均按照1吨收费的限制,为小微企业节省危废处置费用。2018年7月,福建省宁德市环保局东侨分局发布《东侨区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工作方案(试行)》,依托第三方公司承担区内小微企业的危废收集、贮存及转移工作,并取消处置单位的起征费[2]。2020年初,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为破解中小企业治污与发展难题,创造性提出并实施“绿岛”建设试点。“绿岛”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设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工业“绿岛”中支持危险废物规范集中贮存项目[6]。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下发“绿岛”建设试点通知后,各地积极开展工作,提出的“绿岛”项目中危险废物收集平台是一大重要类别。各地的平台建设主体、覆盖范围等各有不同,建设主体可依托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覆盖范围有的为整个地级市,有的是一个区或产业园区等。
3.2 危险废物收集平台试点现状
以上海市产业园区危险废物收集平台为例,产业园区危废收集平台的建立,使园区内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得到有效收集,同时园区与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谈判也能获得较好的服务与价格。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将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纳入合规渠道,避免流失,另一方面在产废企业与处理企业之间构筑缓冲区间,使危险废物管理体系更具韧性与弹性[1]。同时,危险废物收集平台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收集平台的负荷较低,由于收集对象限定为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在10吨以下的单位,而小微企业在废物产生量和企业数量上的“一九”分布(90%的企业数量危险废物产生量仅10%),决定了收集平台的负荷较低,这种运营模式不能支撑其经营成本[7]。另外,危险废物收集量、中转周期、仓库容积及面积、不同危废类别的贮存设施等问题现行的标准、指南或者办法没有系统的指导,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1]。
江苏省“绿岛”项目建设试点中,多地依托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建设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如无锡市新吴区建设面向全区小微企业的收储平台,宿迁市建设面向全市的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目前尚在建设中。这种建设形式依托危废处置企业现有的运输、贮存体系,减少危险废物运输和贮存的环境风险,但是收储范围过大,需准确评估危险废物收集贮存量,合理规划运输网络和贮存设施;同时,缺少其他主体参与,小微企业在与运营单位即处置单位的价格谈判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4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1 合理确定危险废物收集范围
目前试点危险废物收集平台中,上海市以产业园区为主体,面向园区内危险废物产生量小于10吨的企业,温州市面向全市小微企业采用“互联网+危废环保管家”模式,江苏省“绿岛”项目建设试点中,各地试点项目收集范围有的面向全市,有的面向全区或产业园区,收集对象多为年产生量小于10吨的企业。
由于危废收集平台面向危险废物产生量小的小微企业,因此,如果收集范围小,危险废物收集量较少;收集范围过大,运输网络覆盖范围大。收集平台是市场化运作机制,盈利性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收集平台的收集范围、收集对象的确定都将决定运营收集平台的运营成本和盈利空间。为了收集平台长期运行并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收集困难,需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平台的收集范围和收集对象。
4.2 严控危险废物集中贮存环境风险
危废收集平台收集的危险废物种类繁多,如不能做到严格的分类贮存和安全管理,不相容的危废一单混合可能造成事故。如转运不及时,某些种类的危险废物大量贮存也会增加环境和安全风险;收集单位可能临近市区或工业区,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的环境和安全风险不容忽视[4]。
危险废物收集平台是环境风险控制重点之一,建议收集平台运行之初制定严格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加强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收集平台管理规范应涵盖危险废物接收要求、贮存设施要求、现场管理要求、台账及联单要求、应急要求等,并明确贮存仓库的设计、管理的具体要求[1]。平台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包括为小微企业提供危险废物管理现场指导人员和危险废物收集平台贮存管理人员,提高准入门槛,按岗位需求加强培训。
4.3 服务社会源危险废物分类回收
社会源危险废物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学校、研发机构、各类检测机构的实验室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属于其他废物(HW49)。实验室废物具有种类多、产生量少、成分复杂等特征,特别是部分实验室废物存在易燃易爆或者不相容的废物混合会发生剧烈反应等高危特性,或是剧毒类、易爆类实验室废物和含活泼性金属等高风险废物缺少成熟的无害化处理工艺,处置难度大、风险高。目前实验室废物分类暂存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不规范,危险废物处置困难,环境风险高等问题[8-10]。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是解决社会源危险废物问题的关键。
社会源危险废物在产生量小和去向难上与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有同样的特点,依托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建设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体系。借助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具备的专业优势,协助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实验室废物分类、规范包装、安全暂存等工作,及时填报危险废物管理系统,解决社会源危险废物去向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社会环境风险。
5 结论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出路难是由于危险废物处置市场现状等多种原因导致,在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越来越严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进行集中收集和分流的尝试,试点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危险废物收运及贮存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困境,减少危废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