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以东莞可园博物馆为例
2020-02-26张显立
张显立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广东 东莞 523017)
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由东莞博厦人张敬修(1823-1864)创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粤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和岭南画派文化的缩影,是研究清代园林艺术和岭南绘画的载体,一直以来为园林规划与设计、美术、社会学等各界人士所重视。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就要围绕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做文章,才能使博物馆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符号。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富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更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写进报告中。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珍贵文化财富,具有不可代替、不可再生性。它们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和精神寄托,是塑造文化遗产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区的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人工化,商业化使得历史文化缺失,历史文化遗产区中的历史文化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生存考验,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
可园博物馆是以东莞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研究、展示岭南古典园林建筑,居巢、居廉及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以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为目的的专题性博物馆。东莞可园古建筑区占地面积约22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可园古建筑面积小,但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迫,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因此,在可园的文化传承与开发中,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好可园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物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建设可园传统文化区,可园博物馆也成了文化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
2 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
最近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不满足参观历史文化遗产仅仅“到此一游”,而是将文物古迹视作获取知识的场所,从参观中获得有益的信息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文化旅游成为新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凸显。部分文化单位只重视眼前利益,为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文物随意改造,采取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方式进行文物旅游,超负荷地进行游客接待,导致无法保持文物原有面貌,文物古迹老化、破损及消亡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无以恢复的损害。
与众多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一样,可园也存在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两重问题。之后可园也曾做过旅行社的客房、民居等用途。1998年东莞市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将东莞市可园管理所更名为“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于是可园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才走上了一条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如今的可园不仅全面修复而且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可园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在走过一段弯路后,可园借鉴国内成功的做法,重视园区建设,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历史,广泛征集各种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园区内容,让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可园的文化内涵,实现文物保护与景区开发的互利双赢,使可园的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近年来,可园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先后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测评,取得了文物保护和旅游景区开发利用相结合互促进的大好局面。
3 可园的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实践
3.1 做好现有文化资源的保护
1)做好古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保养修缮。在可园的历史上曾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因各个时期经济条件和保护意识的不同,在维修工艺和材料使用上都有很大区别。自从成立博物馆后,加大了对可园古建筑的研究工作,并在古建筑维修中尽量还原历史,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对古建筑进行保养修缮,选材注重耐久性和对景观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建筑构件保存较好区域不必要的翻修,做到修旧如旧。日常加强对古建筑的巡查,每天坚持专人多次对古建筑区进行全方位的游动巡查,做好古建筑巡查记录和拍照存档,发现破损情况通过研究论证后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修缮,尽量采用同时期同材质同规格的旧建筑材料进行修缮。可园人在保养维护好古建筑的同时十分注重旧建筑材料的收集贮存,在东莞本地及周边的佛山、中山等地收集与可园古建筑同时期的旧建筑材料,如大青砖、阶砖、麻石、红砂岩、琉璃花窗、瓦筒等,把旧建筑材料建档入库妥善保管,为可园古建筑日后及时维修养护起到后备支撑作用。并对古建筑内165件家具进行翻修加固,对悬挂的30个大小不同的宫灯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对现有的几十幅对联加强维护管理,对园区内的盆景、琉璃花盆、琉璃花几等进行建档及植物登记造册,建立起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文物档案。使建筑、摆设、绿化相互相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呈现在观众面前。
2)加强对重点古建筑的保护。邀山阁作为景区最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可园最高建筑,约17.5米,距今已170年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其墙体个别地方出现裂缝,且出现倾斜,为了解邀山阁的震动和刚度变化及可园邻近道路车流对邀山阁产生的震动影响,同时为了掌握可园邀山阁地基沉降及倾斜的动态变化情况,积累可园邀山阁相关的变形资料和数据,我馆长期与大学合作,每年对邀山阁进行2次动力测试和4次变形监测,并对古建筑旁的可湖水位进行长期监测,掌握邀山阁的实际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
3)控制攀登古建筑的人数。经过对古建筑现场初步勘察和调查,节假日旅游高峰期,登可园绿绮楼、邀山阁两景点参观的游客比较密集。目前,绿绮楼过廊的红砂岩石柱出现较明显的裂纹,尽管采取实木箍紧加固处理,是否在其合理的承载范围内,需要相关的计算和分析。为了弄清不合理的结构形式与裂纹之间的关系,更好地长久保护国家重点文物,我们对建筑墙体和石柱的受力情况进行精细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游客控制流量和路线,避免因活荷载过大,对绿绮楼、邀山阁的长期保护与利用造成损伤和破坏,并将绿绮楼每次参观人数控制在30人范围内、邀山阁每次参观人数控制在20人范围内。
4)古建筑白蚁及其它虫害菌类的防治。南方天气潮湿,雨水较多,古建筑木质构件容易滋生虫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聘请专业白蚁虫害防治公司人员定期对古建筑进行检查预防,采取多种手段,主动诱蚁将白蚁提前消杀的办法,对木蜂、蚊、鼠等虫害进行有效消杀,采用环保性木材防腐防虫药剂在古建筑木构架裂纹处喷洒,努力减少虫害及菌类对古建筑的损害。
5)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和预案。可园古建筑处在东莞老城区地势更加低洼,每逢台风暴雨可园古建筑都会成为受灾区,最近十年来对可园古建筑影响较大的是2013年8月13日台风“浪卡”、2018年9月17日台风“山竹”、2020年5月22日特大强暴雨。尤其是今年5月22日,东莞受低涡切变线影响出现特大暴雨,3小时强降雨破东莞历史纪录。历次台风暴雨侵袭,可园的干部职工都能够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抗洪救灾,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每当台风来袭都会提前将古建筑高层的木门窗打开用铜丝固定,减少台风对建筑的阻力,让风力安全通过,加固好一楼门窗,疏通下水口和下水道,并做好外围水道倒灌进可园的应对措施,利用多台消防泵进行抽水外排,缓解可园古建筑被洪水浸泡的压力,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数年来在可园人的齐心协力维护下,可园古建筑经受住了多次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6)做好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项目,该项目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建模与仿真技术、数字影像技术、GIS与数据库技术,建立可园的文物古建筑完整的电子档案(包括数字三维模型、真彩色纹理图片、平立剖面建筑测绘图、属性信息等数据),建设专家科研平台和公众互动、网络漫游系统,实现可园博物馆的平台专业化、营销信息化,实现可园文物古建筑资料存档,从而满足学术科研、文物古建筑艺术观赏与普及宣传的需要。
3.2 做好传统文物的征集
为了丰富馆藏,我们不断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搜集了一批符合可园博物馆定位的文物,我馆现有馆藏书画文物2800多件套,主要是可园主人张氏家族作品、居巢居廉及其岭南画派作品、清末至民国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作品、东莞书画名家作品,以及现代书画家展览捐赠作品。征集的其他文物近9000件套,主要有石质建筑构件、木质建筑构件、玉石象牙器、陶瓷及其他杂项,充实了可园文物收藏,对研究岭南传统文化和可园文物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也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3.3 创新文化表现形式
在可园的展示、宣传上,我们建立了可园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尽量多的寻求使用可园特色元素、符号或图案,将可园印象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到每个参观者的脑海中。如将可园馆藏书画内容制作在盆景花盆上,将“可园”标识印在各种文化产品和宣传品中;举办可园传统文化节,通过节日形式推广传统文化;在可湖东边修建瓜棚,重现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作画场景;把可园博物馆收藏的具有可园元素及岭南特色字画、铜版画等藏品拿出去和全国各大博物馆交流互展;积极参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举办的各种活动;与各协会及专业机构联合举办各类岭南书画展、建筑构件展、文物收藏展等;举办可园传统文化大讲堂;结合可园古典园林特色,制作一批陶瓷花盆及花几;在园区种植岭南特色植物;恢复可园“绿绮琴楼”的琴艺和粤剧节目表演;可园博物馆和东莞邮政局在可园园区合作开展岭南文化产品展示及销售;以可园命名“可园中学”、“可园路”、“可园南路”、“可园北路”等名称及地址等等。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围绕岭南文化、可园特色来展示和宣传可园。
3.4 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宣教工作是我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全民的重要措施。我们坚持突出可园传统文化特色,顾及社会各个年龄、层次,通过举办品牌活动、互动体验、夏令营、文化讲座、导览讲解等活动,构建多元化、多角度、多内容的博物馆社会教育体系。如“挥毫送春联”,“迎中秋庆国庆游园”,“汉服游园”、“才艺表演”、“小学士夏令营”、“少儿书法比赛”等各类活动,来激发广大观众爱祖国、爱家乡、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4 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几点思考
4.1 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文物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规划是决定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键。对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根据其内在特色,通盘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与布局,明确其功能定位,使其特色更加鲜明,益于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在文物布局上要以文化要素为着力点,在保护原有格局的基础上,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引导历史文化遗产有序开发。
4.2 寻求文化支撑点,发展壮大特色资源
依据历史文化遗产区域位置、特色定位、人文环境,确立文化优势支撑点,积极引进文化资源,建立文化体系,形成文化系列品牌,积极向社会公众进行推广,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口碑,以此向外辐射,提升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力。
4.3 利用内外两种资源,构建文化发展合力
在历史文化区域的建设发展上,在发掘自有资源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外部资源,在文化艺术资源拓展、人才引进、文化艺术活动联办、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要做到多方联动,吸引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构建多维互动新格局,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4.4 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实现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持续利用
善于利用视频、投影、互动体验、语音服务等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虚拟”的视觉效果,提升景区的感染力和观众的参与度。借助智能平台,打造属于文化区的多功能导览系统。设计一套合理的掌上导览系统,让参观者除了听取导游讲解外还可选择每个景点的二维码语音介绍,将文化载入手机,使文化事业走近群众,把历史名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更好地服务社会。
综上所述,历史遗产的保护、文化传承、开发和利用,必须在对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要想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历史文化作为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发挥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必将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文化复兴工程、民众文化休闲娱乐、以至于青少年的教育必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