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周炎伴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

2020-02-26包晨刚

河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菌斑矫治器隐形

石 敏, 王 红, 张 静, 包晨刚

(1.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 如皋 226500 2.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口腔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牙周炎是临床上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是牙石、食物嵌塞、菌斑或创伤性咬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可伴随牙扇形间隙、咬合创伤与深覆合等牙错合畸形症状[1,2]。同时牙周炎还是引起患者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会导致患者牙齿不美观。因此牙周炎伴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中,正畸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3]。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在临床上应用均较广泛,但应用不同矫治器所带来的矫治效果也不同。为探究应用于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中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分别应用于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中,并探究两者对患者牙周指标、正畸矫治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9.65±6.5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68±1.19)年。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9.09±6.6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74±1.22)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均符合牙周炎错合畸形的诊断标准;伴随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或前牙移位等情况;正畸治疗难度、结果与需求指数(ICON)在50分以下。

1.3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伴随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存在精神异常情况;依从性较差,未能定期进行口腔维护。

1.4方法:所有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前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内容有口腔卫生宣教、龈上与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去除不良修复体等。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牙周医生和正畸医生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4.1对照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使用常规直丝弓矫治技术,正畸医生根据常规治疗程序粘接好上下颌粘结托槽,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诊,4周/次,以便及时更换弓丝。

1.4.2观察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体操作如下:采取患者牙齿硅橡胶印模,拍摄患者口腔全景片与侧位定位片,拍摄其口腔内外照片,进而制定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矫正器完成后,引导患者进行佩戴,并嘱咐其矫治器每日佩戴时间在20h以上,同时矫治器佩戴期间确保口腔卫生。

1.5观察指标

1.5.1牙周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标[4],主要包括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与牙周袋探诊深度(PD)。SBI:0为患者牙龈与龈乳头外观均正常,不存在炎症,探诊时不出血;1为患者牙龈存在轻度炎症,探诊时不出血;2为患者在探诊后出现点状出血现象,牙龈存在轻度炎症;3为患者在探诊后血溢在龈沟内,牙龈存在中度炎症;4为患者在探诊后出血较多,牙龈存在重度炎症;5为患者在探诊后出血,存在自发出血症状,牙龈肿胀较为明显。GI:0为患者牙龈健康,1为患者牙龈存在轻度炎症;2为患者牙龈存在中度炎症;3为患者牙龈存在严重炎症。PLI:0为患者牙面无菌斑,1为患者牙颈部、龈缘等处出现点状菌斑;2为患者牙颈部菌斑宽度≥1mm;3为患者牙颈部菌斑不足牙面的1/3,菌斑宽度在1mm以上;4为患者菌斑面积为牙面的1/3~2/3;5为患者菌斑面积在牙面2/3以上。CAL:使用牙周探针测量患者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PD:检测患者每颗牙颊舌侧近中、远中与中央。

1.5.2正畸矫治效果:采用ABO标准测量尺测量患者牙齿排列、颊舌向倾斜度、咬合关系、邻牙边缘嵴高度、邻牙接触关系、咬合接触、覆盖情况与牙根平行度。

1.5.3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治疗6个月后患者出现牙龈萎缩、牙周粘连、牙根吸收及牙釉脱矿等并发症的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对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牙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对比

2.2两组正畸矫治效果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正畸矫治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正畸矫治效果对比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3.1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牙周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通常在35岁以上较为常见。通常在疾病发展后期,机体会出现牙齿松动与移位等症状,进而出现前牙扇形间隙、深覆合等错合畸形临床症状,对患者牙齿的美观、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5]。同时牙周炎会对SBI、GI、PLI与CAL等牙周指标产生严重影响,导致SBI、GI升高等,进而影响患者的口腔情况[6]。直丝弓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且取得一定成效,但近年来,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不断发展,出现比直丝弓矫治技术更为有效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牙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可根据患者口腔内的情况进行矫治器的制定,矫治医生引导患者佩戴矫治器,并嘱咐其在矫治器佩戴期间确保口腔卫生,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也更易于患者进行口腔清洗,能够有效减少龈沟出血的发生,减少口腔内的菌斑,同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应用后不会出现钢丝、矫正器等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避免出现口腔溃疡,有效改善其牙周指标[8]。

3.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正畸矫治效果的影响: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疾病,属于破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牙周溢脓与牙齿松动等,会对患者的心血管、呼吸、消化与内分泌等系统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危及其生命健康[9]。适当地给予患者矫正治疗,可逐步改善其临床症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患牙,进而改善正畸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两组治疗6个月后正畸矫治效果相比(P>0.05)。其原因为直丝弓技术可精确定位患者的牙齿,合理地分布矫治力,但不能应用于对金属过敏的患者;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通过牙齿邻面、粘结附件等方式实现牙列排齐,同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还可让患者自行摘下与佩戴,及时对口腔进行清洁处理,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的依赖程度较高,若患者不积极配合佩戴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两者各具优点与缺点,因而所产生的的正畸矫治效果差异不大。

3.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牙周炎伴错合畸形会引起机体菌斑聚合、咬合创伤等,促使牙周炎的快速发展。在传统正畸治疗过程中,带环、托槽与弓丝的应用会使患者难以维持口腔卫生,营造出菌斑附着、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使患者出现牙龈萎缩、牙周粘连等并发症。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通过粘结附件与牙齿邻面去釉等手段,改善牙齿的位移不齐,同时应用该方式的患者可将矫治器自行摘下与佩戴,定时对口腔进行清洗,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减少菌斑附着。同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覆盖机体牙冠大部分的位置,以防出现龈上菌斑迁徙到其他位置而引起牙周组织损坏,通过改善牙周组织的情况,减少牙龈萎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根据患者的实际口腔情况为其制作适合的模型,避免出现牙周粘连等情况,进而有效减少并发症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治疗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标,提高其正畸矫治效果,并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菌斑矫治器隐形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隐形人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0感无暇” 隐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