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20-02-25张万枝张则栋白文静吕钊钦韩越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科汽车产业背景

张万枝 张则栋 白文静 吕钊钦 韩越

摘 要:文章结合当今社会新科技发展现状与全国各大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详细的探究,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建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确保实践效果、树立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培养出综合素质优异、专业素养雄厚、实践能力突出、跨学科学习能力较强的车辆工程特色复合型人才。关键词:新工科;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1-204-03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society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major colleges of vehicle engineering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nd proposed the ability-oriented, establishing a speci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ensur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and establishing a new typ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vehicles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rong professionalism, outstandi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strong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bility.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Vehicl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ability; Talent trainingCLC NO.: G30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01-204-03

1 新工科背景下的车辆工程

当今时代,世界科技新风向俨然呈现“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众所周知,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兴专业的支撑,而新兴专业又多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亦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

放眼全球,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的不断出现,将新一轮的工业科技革命推上了浪潮至高点,而全新科技的兴起与新兴专业的诞生则对传统的工科工程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由时代所驱,国家教育部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先后达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全力探索领跑全球新型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在这个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在传统工科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又具有过硬专业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素质综合性新工科人才愈发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

车辆工程融合了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外观设计以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专业特色,是一门具有高度学科交叉性的传统工科专业。在车辆工程教学课程培养方案中与传统机械类专业大同小异,但由于其高度的学科交叉性,又决定了其势必需要追随新工科科技发展的脚步。

众所周知,产业是人类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汽车产业对于各式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現阶段,我国的汽车产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便是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无论是国产发动机还是齿轮的开发都不得不寄托于外企。因此,为改变我国当前汽车产业所处的窘境,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当今新工科背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的汽车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应用型人才。

2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

2.1 专业素质薄弱

现如今,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研究型人才却少之又少。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期间,在校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教育往往难以与时俱进,更多的只是浅显了解了与车辆相关的基础性知识,真正可以在本科毕业后立刻投入国家汽车产业生产第一线的毕业生少之甚少,车辆工程本科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难以适应当前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行业对专门人才的较高要求。放眼望去,如今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宏观角度来看,内容大同小异,所学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与其他传统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并无太大差异性,缺乏了车辆工程专业应有的自身特色,这对车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撒上了一片阴霾。

2.2 实践能力较差

在普通本科四年中,车辆工程专业多以理论性知识授课为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其理论掌握能力往往成反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可是真正可以在车辆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做到实践课行之有效的高等院校却寥寥无几。如今大多数院校所能提供的实践机会并不多,但真正能将这屈指可数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起来的本科生却又是少之甚少。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们可以清楚的分清课本上的发动机零件图的各个零件,却并不认识真正的发动机零件。而这种现象是与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悖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提高是一大难点。

2.3 综合能力较弱

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基础,具备现代车辆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在新科技背景下,汽车产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种类也是不勝枚举。在如今的新工科背景下,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型产业的崛起,而新兴产业的崛起又离不开新兴专业的支持。新兴专业培养出来的新科技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素养,还有新的科技思想与综合学习能力。作为一名车辆工程本科生,跨学科整合能力、自学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均是必不可少的,可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各大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如出一辙,所学习的课程也是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往往会使其在本科毕业后难以适应当今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工作节奏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跨学科专业性知识的研究。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本文拟探究在当今社会的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旨在为目前全国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改进的思路。

3 新工科背景下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3.1 建立特色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车辆工程是一门学术交叉复杂的专业,而如今本科学生们薄弱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新科技的发展。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更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吸取当今世界先进汽车理论与新兴科技,并与时俱进,为学生们构建一套完整的并基于传统机械类基础知识的新型特色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进一步细分特色专业,例如开设发动机专精理论教学、开设材料研究、制图软件专修、汽车市场营销等特色专业,供学生们进行选择,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真正可以作为一个可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2 实践出“真理”

开设什么样的实践课,如何进行实践课,如何将实践课行之有效,这是我们需要探究的三大问题。例如,实践课分批次小组化进行。由学院为学生们联系好实践地点,把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多批次,由一名教师带领一组内的少数学生去进行教学实践,将有限的教师资源在学生身上达到分配效果最大化,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危险系数也逐渐下降。除此之外,理论课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环节、创新能力发展环节进行结合,走进学生们的课堂, 在新课程体系中渗透汽车类各种学科竞赛经验,培养学生们撰写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素养、意识与能力,加强课程专业性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扩充,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3.3 人才培养新目标

在传统的工科教育中,教育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但在当前新工科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出专业素养过硬、德才兼备、学习能力强、紧跟新工科产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便成了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考虑的人才培养新目标。近年来,新能源的不断开发与高铁轻轨的迅速发展,无不宣告着世界交通汽车产业正在朝向新科技发展。基于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各大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紧密结合新兴学科,以新型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为依据,立

足于汽车新技术与新方向的综合发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卓越,精通数字信息化技术、面向新能源与新产业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4 结语

为紧跟新工科发展潮流,适应当今新型汽车产业最迫切的需求,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时间也愈发紧张。本文谨此提出上述针对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究,提出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新目标,去建立特色专业体系来进一步开发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当今汽车产业的新需求,与时俱进,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超群、跨学科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耿国庆,朱茂桃,江浩斌,孙丽琴.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1),56-57.

[2] 李光明,袁文华,伏军,马仪,黄启科,宁佐归.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0),11-11+57.

[3] 范若寻.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 2019 (1) :195-196.

猜你喜欢

工科汽车产业背景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跟踪导练(一)5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