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影响探析

2020-02-25魏冉

武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技能小学生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游戏兴趣为研究视角,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剖析了小学生所在年龄段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梳理了体育游戏兴趣具有广泛性与倾向性、持久性与效果性的特征,进一步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与相通点,为探究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影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凸显出小学生因体育游戏兴趣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有利影响。故此,为现代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游戏兴趣有利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 2020) 1-0148-03

小学体育既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组成的重要范式,更是学生认知和学习体育的初始阶段。因为这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浓厚的体育文化素养,更能够为其树立“终身体育”[1]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纵观我国小学体育的发展现状,其一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校与家长在某种程度上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身体素质的发展;其二现今有不少小学的体育课程多以做广播体操、跑步、自由活动为主要内容,这些课程内容过于单一,至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不能积极参与其中,更使得体育课程的原有目的无法得到最大化与最优化的实现。因此,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游戏占有重要地位,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做游戏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游戏促进其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必要的体育器材,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此外,身体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此,增设体育游戏环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小学生身心特征

1.1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处于7-1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内,他们的身体器官身体机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增长期,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段。由于心肺功能的增加和骨骼的生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事更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和成人相比,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还比较脆弱。此外现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小学生的肥胖率也是在逐年增长,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以小学生身体发展特点为中心,为其设定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游戏以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体育课不仅身体素质能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由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得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逻辑思考,他们已经可以进行分类和数字处理并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自我中心的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开始更多地关注于事物的各个方面,增加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学习东西最快,教师应在这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培养他们的兴趣时,应多与他们的天赋相结合,为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能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事物的关注力比较集中,对很多的体育活动都充满了兴趣,有时候他们不止对一项或几项的体育活动感兴趣,往往还会对一些玩的人多的项目感兴趣,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此时教师的导向性作用便不可小觑,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其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做事的专一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为身体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体育游戏兴趣的特点

2.1 兴趣的广泛性与倾向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3]而兴趣的广泛性是兴趣的范围,有的人兴趣广泛,对所有事物都兴致勃勃,有的人则兴趣单一,兴趣的广泛程度与知识面的宽窄有关,由于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不再满足于一般的体育技能,而是追求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技能。所以教师在利用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调试好适合本节课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到有关技能的分解动作,由此来提高其学习质量以及进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学校而言,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使得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进而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选择的要求。就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原来课堂中简单的机械式重复运动,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浓厚兴趣。在某个项目中通过加入一些的简单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在运动中的乐趣;还可以通过一些更深层次上的游戏规则的变换或加入一些新的动作,也可以让游戏的参与者去制定一些规则,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游戏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也通过游戏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同学与同学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互帮互助,让他们的兴趣不断的加深,逐渐了解自己的“中心兴趣”,使其意志品质得到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游戏的功能来增加他们体育兴趣的倾向性。通过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把一节课中所要学习的关键性动作掌握,让学生在无压力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习的小主人,让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单调乏味,难度较大的动作逐渐串到游戏中,分步奏解决问题,利用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不断思考,如何能够使自己的技能得到加强,从而提高学生兴趣的倾向性。

2.2 兴趣的持久性和效果性

兴趣的持久性是人们对事物的喜爱稳定程度,可能是永久不变,也可能是变化无常。培养持久的兴趣是在工作上取得较高的成就的必要条件之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较高的竞争性、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亲身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伤感、惧怕等,既可以增强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不畏艰苦勇于向前的意志力,更能够培养其遇事积极主动参与的品质。利用不同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培养小学生勇于参加、积极面对、不怕苦不怕累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游戏中面对成功和失败,使学生在成功后快乐相对,在失败后再接再厉,勇敢的面对失败越挫越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力保持的越长,学会技能的速度越快。充分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耐心,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形成强毅力的人。

兴趣的效果性,换而言之兴趣可以带给学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推动了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和活动,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若兴趣只停留在向往中,那么它就不会有实际的效果,也只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让终生体育不再是书本上的一句话,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有自己的爱好,并能从这些兴趣爱好中产生终生受益的效果,让兴趣成为推动体育运动的动力,以游戏的行为来进行体育运动,在游戏中学会一些体育技能,使其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技能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产生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都喜爱的良性循环。体育运动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而是为了快乐而锻炼,更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的有利影响

3.1 生理变化

教师利用游戏多样化的呈现出教学过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学方式,体育游戏应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贴近小学生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产生较高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更能在其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体育教师应经常组织一些比赛,鼓励学生去参加,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一些体育技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鼓励学生自编、自创体育游戏,给学生留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从中体会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例如在课堂前让学生分组去器材室拿器材,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课堂中的开始阶段采用小游戲的方式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活动,既可以避免其意外受伤,还可以吸引他们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设计与这节技术课有关的小游戏,比如学习前滚翻时先让学生学会低头胯下看天,让学生说说这时候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兴奋的讨论中学会了最重要的一点低头含胸,为这节课的前滚翻打下基础。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但是身体各个骨骼发育还不够完善比较脆弱,通过前滚翻的学习让学生在跑动中学会自我保护,以摔倒时减少损伤。让学生学会更多技能的同时带来身体素质的提高,当学生爱上一项运动并积极的参加其中时肥胖的可能性将会减少,骨骼肌的密度将会增加,有利于学生身高和体型的良好发展。

3.2 心理变化

小学生的积极性高,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安排学生可接受的,有层次的教学,并且重难点要突出。利用一些灵活的小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如果自己对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自己想去弄明白,将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变为主动的探索式求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都是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多利用游戏与学生互动,制定出合适的奖惩制度,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来主导游戏的开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和关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让学生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是无形中的影响,应向学生展示正能量的积极主动的一面,使学生在教学中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主动的开发者、参与者,从而能达到越学越自信越学越主动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整体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体育科目收获颇多更对其他学科以后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63,65.

[2]陆宝根.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3):87-88.

[3]马慧春.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探索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02):95-96

作者简介:魏冉(199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技能小学生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