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秋刀鱼鱼荒谈起

2020-02-25那颜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秋刀鱼鱼群鱼类

那颜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听到有关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消息,也听说过不少关于北极熊因为冰川融化而饿肚子、热带珊瑚因为海洋酸化而出现白化现象的新闻……但也许你不知道的是,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也已经影响到我们的饮食。

2019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这份特别报告揭示,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已扰乱了整个海洋食物网,影响到沿海地区、公海和海底生物的分布及丰富程度。

海洋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海洋食物网被扰乱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渔船捕回来的渔获量减少了。也就是说,端上人类餐桌的海鲜,无论品种、数量和品质都会有所下降。

日本正在经历秋刀鱼鱼荒

喜欢吃日本料理的人,一定不会错过秋刀鱼。这是一种细细长长,长得像一把刀的海洋鱼类。金枪鱼、三文鱼虽然味美但价格昂贵,让人舍不得大快朵颐。相比之下,秋刀鱼就显得亲民多了,堪称日本“国民鱼”。

早在江户时代,秋刀鱼就因为价格便宜而深受平民欢迎:“二战”后,日本遭遇粮食短缺的困境,秋刀鱼填补了战后的粮食缺口。这份“相救”之情,令日本人对秋刀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围绕着秋刀鱼,美食从业者开发了盐烤、蒲烧、干煎和刺身等多种料理方式。对于日本人来说,没有秋刀鱼的餐桌是不完整的。

在日本,秋刀鱼素有“秋之味觉”之称。秋天吃秋刀鱼,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非得在秋天吃呢,夏天不行吗?当然不行,因为那时秋刀鱼还没来呢。

秋刀鱼是一种洄游性海洋鱼类。每到夏末,秋刀鱼会随着千岛寒流南下产卵。按照传统,日本渔民要等到8月中旬才开始捕捞秋刀鱼。因为这时的秋刀鱼肉厚脂肥,最为味美。也是因此,秋刀鱼才得名“秋刀鱼”而非“夏刀鱼”。

2015年之前,日本人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遭遇秋刀鱼鱼荒。因为秋刀鱼实在太多了,每年正常捕获量一般为20万吨,高峰期甚至能超过30万吨。日本所捕获的秋刀鱼,大约占北太平洋秋刀鱼捕获量的一半以上。

日本的秋刀鱼鱼荒始于2015年。但当时的鱼荒并没引起人们的警觉,大家只觉得是遭遇了秋刀鱼的小年。像秋刀鱼这种以规模取胜的鱼类,有大小年是很正常的。2017年,秋刀鱼的捕获量仅为77000余吨,较上一年又减少了30%。这也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低值。人们这才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2018年,秋刀鱼的捕获量约为12万吨,较2017年有所回升。统计数据出来后,无论是喜欢吃秋刀鱼的日本民众,还是关注秋刀鱼产业发展的日本政府,都稍微松了口气。之所以是“稍微”,是因为12万吨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知识链接

鱼类多采取“以多取胜”的生存策略,一条雌鱼的产卵量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鱼类繁衍受环境的影响较大:遭遇大风,鱼卵会被水流带走;水温不适宜,鱼卵会无法孵化;水质不好,鱼卵孵化率会大幅度降低……如果鱼卵成功孵化的数量少,鱼群的规模就会比正常年份小,这就是小年;反之,则是大年。

秋刀鱼引发国际纷争

消失的秋刀鱼去哪里了呢?无论政府或民间,无论科学家或美食家,都在寻找这些秋刀鱼的踪迹。最初,日本国内舆论将矛头指向外国渔船,认为是他们在公海“截了和”,所以日本国内的秋刀鱼捕获量才会锐减。

说起这个问题,还得从“二战”后说起。那时日本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将大力发展渔业作为国策。而日本周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渔业大多不发达,可是沿海地区却有着极为丰富的鱼虾资源。那时还没有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基本属于先到先得的状态。于是日本渔船就直接驶过去,在距离这些国家海岸线5~8千米的海域大肆捕鱼,满载而归。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本处于有鱼就可劲地捕,没鱼就换地方捕的状态。也是因此,日本不断致力于开发新渔场。鼎盛时期,日本渔船甚至遍及南美、阿拉斯加、新西兰和非洲等地的优良渔场。

划分了专属经济区后,日本就不能像过去那么随意捕鱼了。那些原本渔业不发达的国家也意识到发展渔业的好处,开始大力跟進。原先日本从别人家捞鱼吃,现在不但别人家的鱼捞不到,还多了不少竞争对手,日子肯定不像原来那么好过了。

当然,秋刀鱼的问题还得从秋刀鱼身上说起。过去,秋刀鱼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国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食物越来越关注。日本料理注重保持食物本来的味道、清淡不腻,受到时尚达人和健康达人的喜爱。秋刀鱼也随着日本料理的全球化,成为爆款美食。也是因此,秋刀鱼的商业价值日渐凸显,成为亚洲各国渔船争相捕捞的“香饽饽”。

每年夏末,秋刀鱼乘千岛寒流而来,由公海进入日本领海。那些在公海守株待兔的渔船自然就能捕到第一拨。日本政府之前有规定,日本渔民只能在每年8~ 12月期间捕捞秋刀鱼。因此,当其他国家在公海争相捕捞秋刀鱼时,日本渔民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为了“保卫秋刀鱼”,日本政府于2019年年初取消了秋刀鱼捕捞作业的时期限制,允许全年捕捞。这意味着,日本渔船可以加入公海的“抢鱼大战”了。至此,秋刀鱼捕获量锐减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当然也有人对此持异议。他们认为这些“早产鱼”无论鲜美度还是成熟度,都担不起“秋之味觉”的盛名。

秋刀鱼消失的终极解密

日本舆论认为,秋刀鱼是被那些在公海捕捞的外国渔船抢走的。那些外国渔船表示很委屈,因为他们也遇到了秋刀鱼减产的情况。不是日本渔船捕走的,也不是外国渔船捕走的,那么这些淌失的秋刀鱼到底去哪里了呢?

东京海洋大学的专家研究发现,秋刀鱼捕获量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秋刀鱼的洄游路线发生变化,以致鱼群未在日本近海聚集。由于日本连续遭遇秋刀鱼鱼荒,专家甚至大胆假设:太平洋的秋刀鱼数量可能已經减少,秋刀鱼的廉价时代要结束了。

上海海洋大学的田思泉教授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全球变暖会引起洋流的变化,秋刀鱼受环境变化影响非常大。自2013年开始,北海道水域的温度比往常低了2~3摄氏度。这会导致秋刀鱼大量死亡。此外,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海水温度,还会影响秋刀鱼的食物链。秋刀鱼以虾类、卜足类和桡足类为食。假如食物不充足的话,秋刀鱼就会失去洄游的动力。

鱼类是冷血动物,容易受周围水温的影响。虽然秋刀鱼是因为北海道水温变冷而大量死亡,但更多鱼类是因为海水升温而死亡。因为当水温过高时,鱼类体内酶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这些酶用于消化及其他功能,一旦工作效率降低,就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营养物质减少。这对于鱼类来说也是严峻考验。

知识链接

为了应对鱼荒,一些国家推出了休渔期和配额捕捞制度。休渔期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只有生长期短的鱼类才能受益。生长期长的鱼类往往还没到能产卵的年龄就被捕捞上来。长此以往,生长期长的鱼类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消亡的危机。

发达国家一般采用配额捕捞制度。就是在对海洋资源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决定什么时间捕什么鱼。配额制度虽然更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发展,但进行海洋资源统计的成本很高。

为了应对秋刀鱼鱼荒,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于2019年引入了秋刀鱼捕获配额管理措施,并将捕捞总量上限设定为55.6万吨。秋刀鱼终于成为国际管理对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都是全球变暖惹的祸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每年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在此交汇,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北海道渔场每年捕获的秋鲑鱼,约占日本全部捕鱼量的70%~80%。2017年,这里闹起了秋鲑鱼鱼荒。2017年11月初,北海道渔场捕获的秋鲑鱼约为1530万条,较2016年同期减少了30%。

祸不单行,2018年日本又爆发了鳗苗荒。日本料理中的烤鳗鱼、鳗鱼饭和鳗鱼寿司等食品,均由日本鳗制成,因其味美而受到全球饕餮客追捧。日本鳗具有降海洄游的特性,平时在淡水中生活,产卵时却必须回到海洋。

日本料理中使用的日本鳗是人工养殖的,但鳗苗无法人工培育,必须从海中捕捞。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期间,孵化后的鳗苗会洄游到日本海岸。2018年12月10日捕捞解禁后,渔夫照惯例开始捕捞鳗苗。然而15天过去了,鳗苗的捕获量只有0.5千克,是去年同期的1%。

如果放眼世界的话,我们会发现,出现鱼荒的并非日本一国。挪威最大的水产公司——莱瑞水产集团宣布:2019年第一季度,共捕捞鲑鱼和鳟鱼32 30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4%。其中野生捕捞部门共捕捞2050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而在中国东海和北海一带,鳕鱼、鲜鱼和贝类等也都出现了减产的情况。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蹊跷呢?有研究表明,过去80年中海水不断升温,一些渔场的生产力随之下降了15%~35%。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这种情况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美国加州大学的渔业专家克里斯为研究海面温度变化对鱼类造成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有关鱼类种群对温度反应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某个科学评估鱼群的庞大数据库,所涉及的鱼群约占全球捕鱼量的1/3。

通过模型对235个鱼群的追踪分析后,克里斯发现,生活在南北两极冰冷海水中的鱼类,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益者。自1930年以来,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海岸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增加了14%0温度每升高1℃,格陵兰大比目鱼的产量就会增加51%。而生活在其他海域的鱼类,前景则不太妙——19个鱼群的平均生产效率下降了8%,这些鱼群大多数分布在北欧和日本。随着海洋的持续升温,这些海域的鱼类还可能继续减少。形势最严峻的要数生活在爱尔兰海域的大西洋鳕鱼了,其最大可持续产量将随着温度的升高减少54%。

综合来看,235个鱼群可持续捕捞的鱼类减少了140万吨。

克里斯还特别指出,热带鱼类对海水升温的容忍度更差,所受到的影响也更大。模型所采用的数据库中,有关热带鱼类的数据不足,因此这个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了,实际情况只会更严峻。此外,海水升温带给鱼群的好处无法持久,一旦海水温度跨过临界点,就会给鱼群带来危害。

知识链接

最大可持续产量

生物体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从而持续地向人类提供产品,但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类取用过量,就会破坏其再生能力。因此,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消耗必须有一个上限。这个不使种群消失而能收获到的最大产量,就是最大可持续产量。

通俗地说,鱼群可视为存在银行中的本金。最大可持续产量,就是在不取出本金的情况下,能从银行取出的存款利息。生活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裕的海域中的鱼群,所产生的“利息”也较多,它们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就会高一些。这也意味着渔夫可以捕到更多的鱼。

猜你喜欢

秋刀鱼鱼群鱼类
秋刀鱼成日本“国民美食”
不吃秋刀鱼,过不了秋天
鱼类运动会
光唇鱼群体对不同LED单色光谱选择偏好性的昼夜差异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鱼群健康状况监测系统
鲜美的深海鱼类(六)
“鱼荒”
朱梦琪??《鱼群》
引发海啸(上)
具功能反应食饵捕食模型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