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的春节消费史

2020-02-25余平

金融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票子二舅省城

余平

春节是人们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的高峰期,也是一年中消费最集中的时段。在新年悠悠的余韵中,仔细一回味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过年花钱花得更多了,钱花掉了却很难留下点难忘的消费记忆,这也许跟现在人们手头富裕了有关系。

从前物质匮乏,家里人手头紧,往往是攒了一年的钱都留着春节花,现在想来那样的节日突击消费不太理性,多少还带着“显摆”的成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住在县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录用了。二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探亲,有一年春节他花了120元买了一块上海表,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那年春节我们吃完年饭后二舅便拿出他的上海表给我们欣赏,父亲手痒,忍不住把表带上过了过瘾,二舅把脸一沉,冲父亲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亲讪讪地陪着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来。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点身份的人,比如说国家干部、工厂领导,最差的也是象他这样的,我们也只有看看的份。

八十年代父亲在省城也谋得了一个差事,没过几年父亲便当上了科长,这个芝麻官在老家人眼里父亲已经是省城有头有脸的人了。有一年春节父亲拿出家里一年的积蓄买了一部海鸥牌照相机,父亲坐在家里的书桌后,摆好姿势却迟迟不让我拍照。后来父亲借了一部电话机(那时只有高级干部家才能装电话)摆在书桌上,于是父亲坐在书桌后,一手握着话简作打电话状的经典照片被我拍了下来。那年春节这张照片在老家的亲戚中广为传播,亲戚们对父亲羡慕不已,以至于后来有亲戚给父亲写信,开头便称父亲为“首长”,父亲别提多得.意了。

到了九十年代初出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事,只要出过一次国,回来后人仿佛就镀了一层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节去了趟美国旧金山,据说是办的旅游签证,三姨为这次春节出国搭上了血本,花费不少。从美国回来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亲戚全请到了餐馆,三姨神气地说:“我们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的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下的飞机,那机场可真豪华,检票大厅像酒店一样……不会说美国话也不要緊,见了美国人就说HELLO……饭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饼干给大家尝鲜。“你们瞧,真正的美国货。”三姨不停地提醒我们注意食品包装,最后她还拿出一张绿票子说:“这就是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多了,这张票子可以买一百个烧饼。

春节消费与时俱进,从买手表、买电话机到出国旅游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年我特意选在春节这个消费旺季买私家车,单位发年终奖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春节饭局多。我开着私家车赶饭局,一场不落,有时我还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对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开车手又生,离合油门配合不好总熄火,给大家添麻烦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显摆一下——咱也买车了。

猜你喜欢

票子二舅省城
为啥不跟我
追着月亮跑的人
还钱
生活还欠你一场风花雪月
二舅的脸真白啊
二舅的红包
药票子
各奔东西
二舅当老板
列竖式计算经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