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景观设计手法解析

2020-02-25蒋雁茹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设计

蒋雁茹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一、景观设计语言的演变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源起于欧洲,在经历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冲击后,从古典主义的唯美论进化为多元化的现代景观设计。19世纪末,英国人对传统的造园手法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创造出新的园林形式。1892年,英国建筑师布鲁姆菲尔德(Reginald Blomfield)在他的著作《英国的规则式庭院》(The Formal Garden in England)里批判了传统造园手法,认为园林应该保持它原有的野趣,而不应该使用人工修剪的树木等因素。类似的观点同样盛行于美国,以奥姆斯特德和唐宁为首的一大批景观师延续了莱普敦的造园风格,园林中大量采用宽敞的草坪和牧场、曲线状的回游园路等。

20世纪早期,德国的景观开始走向现代。公园的设计概念必须包含湖面、铺满草地的岛屿和背阴的树丛三个因素。例如弗里茨·恩克(Fritz Encke)设计的沃格博格公园。20世纪早期的德国景观设计强调为人的各种活动和游戏提供足够的对外开放的大空间,林荫大道应靠近活动场地并且将人引导向大面积的水域,应根据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环境来设计公园的选址、流线以及各种设施。

二战前后,欧美景观设计先后出现与传统景观设计分道扬镳的各种流派和思潮,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现代主义景观艺术比起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以写实和模仿为特征的传统景观艺术而言,具有注重功能、理性、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当20世纪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新艺术思潮交互冲击着景观设计学科时,新的空间的形式语言便产生了。当时的先锋景观设计师们抛弃了轴线、对称以及其它新古典主义的景观法则,将不受约束和神秘性特征的曲线做为主要的设计语言,因为曲线更易于适应自然的地形和植物。20世纪的新艺术思潮中,立体主义为景观设计的形式和结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立体主义理性地融合了空间与时间,并将四维的效果转化成二维,从而实现单一视角内的多重画面。在景观建筑中,立体主义表现为抽象概念和联合视点的产生。

二战后,新的公共建设给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众多建造师和艺术家开始加入到景观设计的行列中,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结合在一起,“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大规模的景观设计项目得以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技术开始出现在景观的设计中,追求精神表现的作品也大量出现,文脉性、地域主义逐渐得到景观设计师的再次认同,人文思想、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多元文化的需求促使景观设计者再一次寻求自身的变革。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的作品古埃尔公园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高迪将建筑、雕塑、色彩、光影、空间以及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由于山地不规则的地貌,而采用水渠形状的桥梁作为公园的路径,并融合了地中海的地域特征。大门两侧分别是警卫室和接待室,建筑平面为椭圆形,屋顶是传统的佳泰隆尼亚式砖砌穹顶,碎石砌筑的墙、色彩斑斓的马赛克装饰。进入公园,沿轴线布置大台阶和跌落水池、喷泉,导向一座由69根陶力克柱支起的大厅,原设计作为居住区的中心商业街,大厅的屋顶作为露天剧场,其中的柱子犹如森林中的树干。在古埃尔公园中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和建筑有机融合成一个完美整体,其中的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流动着,构成一个童话般的境界。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和哈普林合作设计的唐纳花园被评价为“20世纪最重要的花园设计之一”。其中的“肾形泳池”成为加利福尼亚景观设计风格的代表。劳伦斯·哈普林是美国现代第二代景观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将东西方的哲学理想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大自然是哈普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和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通过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让游览者体验到自然过程之“道”。

20世纪60年代他为俄勒冈洲波特兰市设计的一组广场和绿地——伊拉·凯勒水景广场(Lra kell fountain plaza),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河流,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演讲堂前广场”是这一系列中的高潮,广场的大瀑布是整个序列的结束。人造“岩石”作为“自然”素材引入城市空间,水从高低不等的“岩石”上留下,不仅创造了极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削弱了环境中的噪音。他在罗斯福纪念园的设计中以一系列的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的四个时期以及他所宣扬的“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用岩石和水的变化来烘托各时期的社会气氛,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的、引人参与的纪念园的空间特色、景观风格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个性非常吻合,从设计上摆脱了传统模式,更为尊重人的感受和参与,他用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性的理念设计了罗斯福纪念园,在表达纪念性的同时,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

二、景观叙事设计手法

(一)命名

查尔斯·詹克斯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和妻子玛吉·凯瑟克共同设计宇宙思索庭园。它由多个不同主题的庭园构成,起点是他家的餐厅——“龙舞室”,那里的装饰是非线性的,各种图案突显的是弧线的褶皱和波纹。庭园的轴心起于住宅之下。詹克斯以物理、遗传、宇宙和历史等学科名词命名园林中的景观节点。如“干瀑与迷宫之脑”、“DNA与物理园”等,园林中的山丘也有类似象形的名字,如“蜗牛”、“古亚述金字塔”等。其中“DNA与物理园”是宇宙思索庭园中的主要景点。整个庭园模仿分解的DNA图谱弧线和波纹线栽植,这些地块中种有蔬菜、果树和药草。而由当地的红砂碎砾制成两堵呈波浪状的围墙,其中之一有3个开口,用来观察DNA和物理园。詹克斯以戏剧化的方式再现了其对于历史上和当今的宇宙观的认知。通向DNA与物理园的石门扶壁在具有17、18世纪传统风格的凤梨尖饰上设置了一个具现代风格的旋转体,左边是铜制的旧宇宙外观,右边是铝制的新宇宙外观。这些独特的金属球代表了主要的宇宙理论模式。

(二)排序

排序即通过重组和编排,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故事、事件、典型景观整合在一个空间单元之中,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转入另一个节点,从而实现景象的连续变化。即将具有典型意义的景观“片段”组织到景观环境中去。比如美国华盛顿州兰顿水园,是以小径、湿地、植物、水池等,按照艺术与生物净化的顺序设计空间序列。雨水被收集注入11个池塘以沉淀污染物,然后释放到下面的湿地,以供给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动物。花园就像一颗繁茂的植物,池塘就像叶片和花,小路恰似植物的茎秆,它们表达出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颗粒状的污染物在池塘中沉淀,然后顺水流到湿地,通过呈带状种植的湿地植物如莎草、黄鸢尾等得以完全的过滤。整个设计体现了自然系统的自组织和能动性,同时向人们演示了水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