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2-25吴丽苹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责任食品企业

吴丽苹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1924年Sheldon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虽然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有分歧,但都认为企业对社会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张洁梅(2013)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获得长期竞争力,取得长远发展。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且危害性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蔺海潮,2015)。因此,食品企业如何通过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实现应有的承诺并取得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基于北京市通州地区的食品供应链,对100家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回收情况。基于研究需要,此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状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年限、性质、注册资金、资产总额、年销售额、经营属性和具有的质量认证体系类型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状况,主要涉及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是否制定社会责任方面的战略规划、是否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是否进行过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等方面;第三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状况,主要考察问卷填写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程度、食品供应链环节主体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所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以及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因素的认知水平等;第四部分是问卷填写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关于填写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担任职务以及所在部门等等。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共得到100份问卷,少数缺失值采取剔除或生成新的指示变量的方法。

二、调研样本基本特征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人员的性别比例是3:2,男性占比60%,女性占比40%。从年龄上看,41-50岁的人最多,占被调查人员的53%;31-40岁的人占37%,20-30岁的人最少,只占10%。

(二)被调查企业基本信息。1.被调查企业的性质。本次调查的企业60%是民营企业,40%是外资或合资企业。没有1家企业有跨国的采购或销售业务,这说明此次被调查的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2.被调查企业经营属性及产品。本次被调查的企业全部是食品制造企业,主要制造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蜜饯、方便食品、乳制品、罐头食品、调味品以及发酵食品等,涉及食品的很多方面,能较为全面地反映食品制造企业的基本情况。3.被调查企业的年龄分布。本次被调查企业的年龄全部分布在19-30年限段内,22年和30年的企业分别占比41%、39%,19年的企业占比20%。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被调查企业全部处在发展的平稳期阶段。4.被调查企业的规模。根据被调查企业的员工总数和、年销售额,借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此次被调查企业以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为主,分别占比41%、40%,微型企业占比19%。这与我国食品以小微型企业为主的市场结构较为相符,因此,调研样本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被调查企业采用的质量认证体系状况。被调查企业采用最多的质量认证体系为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0%;20%的被调查企业拥有SQF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认证体系;20%的企业同时拥有HADD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和GMP良好制造规范质量认证体系。但是没有企业采用IFS国际食品标准、BRD全球标准、FSSD 22000全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这说明本次被调查企业都采用本土化的质量标准体系,距国际质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状况

(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在被调查的企业中,81%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在15%设立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的企业中,该部门多归董事会、DEO或其他高层管理者领导。

(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14%的企业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战略规划或管理制度,而82%的企业没有制定,这说明被调查的绝大多数企业中对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很好的顶层设计。根据调查数据,96%的企业没有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95%的企业没有获得过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证书,95%的企业没有进行过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80%的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过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培训,88%的企业不是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的成员,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态度并不积极。

四、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认知和履行状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由于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尚不明确,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列举了11种类型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慈善责任、社区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供应商责任、竞争对手责任、伦理责任、其他),以供被调查人员进行选择。

根据调查得知,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慈善责任、供应商责任应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在重要性程度方面,没有人认为环境责任、慈善责任、社区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供应商责任、竞争对手责任、伦理责任是非常不重要的,但是有相对较少的人明确伦理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性。除了问卷中所列举的10种类型的责任,还有64%的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含其他方面的内容。以上调查说明,被调查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是非常高的,这将为以后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前面的问卷调查已对被调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了大概的了解,即企业对社会责任较好的认识,认为企业应该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下面对企业当前在社会责任的具体履行和实践情况做分析研究。根据调查数据,6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在承担和履行供应商责任方面表现较好,尤其是在采购上面,87%的被调查企业能做到严格采购符合质量、环保和劳工等标准的产品或服务。84%的被调查企业还会对社会责任表现差且没有改进迹象的供应商终止双方的业务关系。但根据调查,仍有一小部分企业并不能较好的履行供应商责任。

在承担和履行经销商责任方面,7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表现良好。84%的被调查企业能够做到主动向经销商提供相关的生产信息并与经销商建立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25%的被调查企业不能做到及时为经销商供货,因此这些企业应当提前做好生产计划以及时地供货。

在承担和履行客户责任方面,65%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能符合要求。92%的被调查企业能做到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合格的产品,并向消费者提供全面真实的产品信息,这也是一个食品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91%的被调查企业可以做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这些对食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必要的前提,食品企业不仅应当做到,也应不断进步做到更好。但是根据统计表可以得知,32%的被调查企业不能够合理的制定产品价格,这需要企业内部成本会计的改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等,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员工责任的承担和履行状况来看,93%的被调查企业能够制定公平的薪酬和晋升制度,89%的被调查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90%的企业会对员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企业在员工责任上履行的很好。

其他方面,81%的被调查企业能够尊重竞争对手,仍有19%的企业不能做到与竞争对手公平竞争。89%的被调查企业可以做到尊重当地文化,支持社区发展,与行业协会开展合作。

综合以上表述,我们可以得知多数被调查的企业在供应商责任、经销商责任、客户责任、员工责任、竞争对手责任、社区责任等方面的履行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仍需要具体的细则进行规范和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知了被调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和具体的履行状况,下面对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到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以此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其实现长远发展。

根据调查数据,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非常大且占比较高的因素有: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资金充裕程度、媒体和社会的监督、高层管理者的社会意识、行业领头企业的榜样作用、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方式。所以,企业在自身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较好的前提下才有能力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在此前提下,社会公众的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企业决策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特别地,关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刘文霞(2013)选取山东省的部分食品企业作为样本,从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3个维度设计的调研问卷分析中得出:在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导向作用。

五、总结及讨论

我们以北京通州地区的100家食品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前面4个部分对其社会责任状况进行了介绍、调查、研究及分析,我们得知,多数被调查的企业目前已有较好的认知水平,已在承担相关社会责任,只是在认知的深度、承担和履行情况方面还不够深入和具体,也没有较好的战略规划和合理的管理制度。韩震,齐丽云,张弘钰(2015)从责任视角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责任认知的内涵和主体,认为提升食品安全系统成员责任认知能力和水平,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王静(2016)认为我国食品企业从短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一定的冲突,使得企业自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不大,因此需要对中小型食品企业开展审计评价,通过这种具体的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约束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良好的履行。徐华(2011)指出要解决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困难主要应力图解决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短期成本的增加与长期的收益之间的时间差矛盾以及长期的收益的不确定问题。赵雅玲(2014)认为加强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治理,需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构建食品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共生机制。因此,需要食品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制定长远的规划、详细的实施细则,政府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社会公众及媒体进行适时的监督,使内部与外部力量相结合,让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发挥保障食品安全的应有作用,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现食品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责任食品企业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