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呈现手段 书写人间正道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法治类作品浅析
2020-02-25师亚丽
■师亚丽
2020年11月2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该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为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主办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参评作品均为以上新闻单位原创。
本届新闻奖获奖作品呈现出几大特别:重头大稿多,上乘佳作多,涉及门类广,报道手法多样。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分析本次获奖的法治类作品。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法治新闻报道的范围早已不局限于政法部门,而是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与法治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法治新闻以其独特的题材特点受到了受众的广泛关注,法治新闻报道对象和范围不断拓展,其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新闻作品中,就文字消息、文字评论、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网络专题、新闻名专栏、新闻论文、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等各类项目不完全统计,涉及法治新闻的作品将近50件,涵盖各种新闻体裁、报道手法、传播手段。传统的传播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虽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受众被切割,但仍有一定市场,在法治新闻报道中继续绽放光彩。网络专题、新闻名专栏、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等奖项,让我们看到科技迅猛发展给传播手段和表现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使法治新闻报道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
(一)就事论理,适时发声,彰显主流引导力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大火。30余名救火队员面对险情坚定逆行、向死而生的英雄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但就在英雄家属和善良的人们还沉浸在悲痛中时,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丧失人性、调侃英雄的言论。这些言论极大地伤害了广大网友的感情,并对牺牲英雄的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这些言论不仅是对英雄的侮辱,更是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为了正确引导舆论,还互联网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舆论环境,中青在线及时刊出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网评《决不允许恶意调侃救火牺牲英雄》,对网上丧失底线的调侃进行严肃警告和有力驳斥。这篇文章在中青在线刊发,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新闻网站纷纷进行了转载。文章指出,互联网上可以有幽默调侃,但有些底线不能触碰,有些玩笑不能开,尤其是侮辱英雄的行为、言论,为赚眼球而丧失底线,模糊了基本的善恶界限和公序良俗,善良的人们对此绝不能姑息纵容,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唾弃。
评论正本清源,主题鲜明,语言辛辣,读来酣畅淋漓,道出了广大网友和英雄家属的心声,也高度契合了中央精神,在互联网上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发出了主流强音,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的作用。
(二)高扬宪法旗帜,关注重大问题,彰显社会进步
我国《宪法》第3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在交通事故等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农村户籍的受害方和城镇户籍的受害方在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三项费用上获得的赔偿数额相差悬殊(城镇户籍获得的赔偿约是农村户籍的近3 倍),导致“同命不同价”现象长期存在,之前多家媒体就这一现象做过多篇跟踪报道。由羊城晚报刊发的《告别“同命不同价”!》报道了广东省在平等保护城乡居民权利方面所做的努力,在全国率先刊发了广东将在2020 年元旦后试行人身损害赔偿统一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也即告别“同命不同价”的重磅消息。报道实现了“两个首发”:新媒体稿全网首发、报纸稿全国首发。
该消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言简意赅,其中新媒体稿仅在羊城派上3 小时内的阅读量就突破了30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聚焦棘手问题,切中要害,敦促整改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了独具规模的报道类型,逐步形成了“立足政法口,面向全社会”的报道原则。由闪电新闻客户端发布的短视频新闻《病死猪田间乱丢知道吗……》,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引起大家极大关注,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9 年4 月6 日,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节目问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面对病死猪乱丢乱弃的问题,主持人李莎用8 个连环提问,层层递进追问当地负责人。当晚短视频“李莎八问”播出。在这则报道中,编辑精选直播问政中的一些经典镜头,以主持人犀利的问政为结构主线,以真实的采访调查为素材,配以字幕,采用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制作出短视频节目。短视频集中呈现了问政现场真实、紧张、尴尬的氛围,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助力基层工作改进和落实。视频推出后迅速成为网上热点话题,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次。
(四)融合新技术手段,以小见大,呈现创意之美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体的信息传播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实现了制作与分享的互动,并成为其区别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在技术不断演进的当下,新的技术手段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同时,也在扩展激活新闻人的思维。法治新闻报道不断融入新元素,报道的手法越来越丰富。这次获奖的作品中,就有很多用新的技术手段处理的素材,其用心之妙,匠心之巧,令人叹赏。
由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创意互动H5 作品《72 个红手印,究竟为了留住谁?》在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72 位村民签名并按上红手印,请求挽留青云村两名驻村干部。这是2015 年武汉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第一次发生贫困村村民以联名信形式挽留驻村干部的情形。两位普通驻村扶贫干部的去留何以牵绊72 位村民的心?这其中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报社调集力量组成全媒体报道团队,连续13 天进村走访调查,最终将文字、视频产品、音频产品制作成创意互动H5作品《72个红手印,究竟为了留住谁?》。
该作品创意独特,设计了以“听心声”和“看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内容。在“听心声”部分以按满红手印的联名信为背景,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任意点击挽留信上的红手印,就可以听到村民对两位驻村干部的评价。村民说到动情处哽咽的声音被如实收录其中,催人泪下。“看事迹”部分则以短视频呈现,村里治污治脏、村湾通路、筹款修房、推销萝卜4 个视频片段带读者观看两名驻村干部给青云村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临其境,得见其人。作品结尾处受众可以用在屏幕上按手印的方式为二人点赞,并可转发朋友圈互动分享。这样的交互设计既与内容呼应,又增加了受众的获得感。
作品以小见大,巧用融媒体手段将严肃主题转化为让受众可听可看可感的沉浸式体验作品,感染力极强。除媒体的互动性之外,信息传播的延展和丰厚对形成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法治新闻报道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内容更加丰富厚重。
浏览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法治新闻作品,可以看出,其报道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同命不同价》《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这样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拷问,又有《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这样对百姓求医看病的社会问题的思索;有对《病死猪田间乱丢知道吗……》这样环境保护问题的监管和问责,对《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这样监管遗留问题的诘问,也有对《生猪价格不断攀升——保供稳价慢不得,转型升级等不起》这样民生话题的梳理和思考…… 这些报道弘扬了法治精神,在普及法律知识、阐释惠民政策、为受众答疑释惑的同时,宣讲了法治理念,彰显了社会进步,助推了舆论监督,对提升国民法律素养、推动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获奖法治类作品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用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引导群众全面、客观地了解热点事件,消除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序良俗,使得社会各层面对依法治国更有信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和社会效果。透过这些获奖作品,我们看到广大新闻工作者为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凝聚强大舆论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新闻传播工作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观点速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从技术程序设计之初,就需要以维护公共利益、推进技术向善、服务群体需求为导向的责任意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更是要遵循新闻的客观规律和新闻真实性原则。虚拟现实技术和新闻业的结合,催生出虚拟现实新闻,需要明确其中的责任意识和伦理要求。虚拟现实新闻的责任意识体现为两点:其一,应该建立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不断地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服务体验感,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二,要以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同时也要尊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孙强,《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