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基于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例
2020-02-25中山市南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
文/中山市南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中提出,科学设计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精选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采取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体验性活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区域文化,因为区域是少先队活动的土壤,侨乡南区历史悠久,人文气息厚重,至今留下不少名人古迹,获取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元素,构建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从而更好地推动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一、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基于队员的实际发展需求,我国教育家徐根荣认为少先队活动课的目的在于让少先队员在活动课中获得经验,在参与过程中逐步成长,现在有的活动课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队员的个性和民主性,但仍旧不足,这些特殊的发展需要,只有学校最有条件去了解和满足,这恰就是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优势所在,所以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一定要基于队员的实际发展需求。
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开发少先队活动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以“五爱”教育为基础,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结合侨乡本土学校队员的特点。
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少先队活动课强调队员的直接参与和体验,重视学生的课程为主导。引导队员在活动中完成“活动前合作交流——活动中实地考察——活动后的总结归纳”等一系列过程。从中体验生活,锻炼自身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步骤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大致有六个环节:需求评估——确定目标——开发内容——课程定位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一)需求评估。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对侨乡文化充满好奇,都想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得到答案。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南区学子,还是刚入户的新南区人子弟和随迁子女,都对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活动产生浓烈的兴趣。
(二)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做出的价值定位,在分析需求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课题小组成员审议,确定“少先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
用课程的方式构建少先队活动体系,以纲要为统领,充分挖掘侨乡资源,以分年级工作内容为根本任务,以活动主要形式,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通过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队员综合素质提升、辅导员专业得到持续发展。
(三)课程内容的开发
充分挖掘侨乡资源,以分年级工作内容为根本任务,坚持分层的教育模式,把侨乡的研学点按路程距离的远近分成高、中、低段的实践区域,以南区北台小学为例,根据低段(一、二年级)的年龄较小,活动的范围适合在校园附近,因此低段开发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红领巾在北台”(北台小学座落在北台村);中段(三、四年级)的队员有活动范围适当扩大,可在北溪社区(由北台、曹边、树涌、沙田四条自然村组成)进行活动,故中段开发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红领巾看北溪”;高段(五、六年级)的队员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辅导员参与辅导的少先队活动课外,队员也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所以高段开发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红领巾看良都”(侨乡南区古称良都)。
(四)课程定位设计
本少先队活动课程将每个研学点设定为三课时学习研究,在课程定位方面也设定三个主面:一是自主合作交流,通过小队队员交流讨论,激发队员对研学点产生求知欲。二是实践体验学习,本课程将到实际研学点进行探究学习,带着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查看现场、调查访问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给队员创造实际体验和研讨交流的合作机会。三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学习兴趣引导和活动实地考察过程中,强调队员动口、动手、动脑,强调合作与交流。
(五)课程的实施
研学活动准备阶段:
辅导员与中队长和小队长商讨确定研学点,合作设计趣味性少先队活动课,激起队员求知欲,再以小队为单位,小队长组织本队队员查阅相关资料,相互交流讨论,把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引导队员从不同方面去了解研学点,为第二、三课时的活动作铺垫。
研学活动实施阶段:
以中队为单位,由辅导员带领到研学点,各小队带着导学案要完成的任务目标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避免“玩而不学”、“观而不思”的现象。队员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当地村民等形式完成导学案,让队员在浓郁的侨乡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把华侨乡亲们的爱国爱乡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研学活动总结提升阶段:
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各小队合作完成导学案,以小队为单位总结汇报收获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各小队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进行总结升华,如导游词、图文感受、绘画、思维导图等。
研学活动分类归纳阶段:
少先队活动的研学点是辅导员共同研究决定的,各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设定研学点,各中队课后生成不同类型的收获成果,辅导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系列的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各年级段的队员年龄特点结构差异,生成的收获成果类型不同,低年级段以简单的绘画、图文为主,中年级段以摄影、导游词等,高年级段以思维导图、手绘地图等方式呈现。辅导员将每个研学点三个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教学设计、活动中完成的导学案、活动后队员们生成的成果进行归纳收集,为其他辅导员老师提供借鉴。
(六)课程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包括对队员评价,对辅导员评价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对队员评价采用“雏鹰争章”体系,各年段根据年龄特点设定雏鹰奖章,并作为“侨乡最美少年”评价依据之一,对辅导员采用激励式定性评价,对课程评价,采用问卷、邀请专家点评等评价方式。
三、基于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与效果
(一)有利于少先队活动课的品牌建设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队,肩负着通过组织教育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使命,离不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侨乡特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一个特定区域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创造,并不断地沉淀、发展、升华的成果,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少先队活动课程以依托区域的特色文化,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与侨乡特色文化相结合,让少先队活动课置于侨乡特色文化中,侨乡特色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中,把华人爱国爱乡的情怀根植在少先队员心中,具有浓郁的侨乡特色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自然而然地形成课程的品牌。
(二)有利于体现活动中队员的“主人翁”地位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体性,少先队活动要以少先队员为主体,基于侨乡研学活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就是研前队员交流讨论,以小队为单位确定本小队的研学问题;小队研中探究,寻找答案;研后归纳汇报,总结提升。整个过程都是强调队员亲身体验、积极参与的课程形态,突出队员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少先队员“我的活动我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三)有利于侨乡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侨乡特色文化是滋养少先队员成长的土壤,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依托侨乡特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走进古村落,看侨校贵址、碉楼老屋、稻田炮楼、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建筑以及其他历史遗址,探索独特的良都文化,感受良都华人华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以及爱国爱乡情怀,寓教于乐,让少先队员在“玩”中了解侨乡文化、良都风俗、历史名人的精神特质,增强家乡感情,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把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使其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侨乡特色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