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视角的凉山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2020-02-25刘武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凉山亚文化彝族

刘武周,秦 敏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a.科研与发展规划处,b.党政办公室,四川 内江 641100)

凉山彝区是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凉山彝区脱贫攻坚工作,2018 年春节前夕亲自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指导,2019 年新年贺词中还深切关心看望过的彝区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全省各级帮扶力量的帮助下,凉山彝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凉山彝区面貌和彝族群众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凉山州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条件最差的高山峡谷地带,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1]在凉山彝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特殊的历史社会经历形成了独特的凉山彝区文化,导致“全要素”“集中火力”式精准扶贫效果逐渐式微。凉山彝区不同于内地的贫困地区,它有其独特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底蕴。要转变传统扶贫思路,将脱贫攻坚工作整合进当地的文化基因,或许会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文化视角,构建良好生态的彝区文化或将是凉山彝区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

一、凉山彝族地区贫困亚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凉山州总人口529.94 万,其中彝族占53.62%”[2],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精准扶贫难点在彝区,重点在彝区群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凉山彝族地区没有统一的政权组织,历朝历代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统治阶级以彝制彝,使广大彝族群众长期封闭,处于家支林立、分割对立、内斗不断的状况。”[3]新中国成立之后,凉山彝族一跨千年,直接由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彝族人‘一步跨千年’的结果是,还未能完全舍弃旧传统文化的行囊,行走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大道上难免有‘踉跄’感。”[4]

(一)地理的阻隔形成凉山彝区原始的贫困亚文化

“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因贫困聚居且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产生出贫困亚文化,使他们很难走出贫困。”[5]凉山彝区偏居于四川省西南部,南有金沙江、北有大渡河,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峰峦重迭、河谷幽深、壁垂千仞、高差悬殊。“山水阻隔,加上历代战乱、家支争斗、民族隔阂,大凉山就是这样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极端封闭社会。”[4]而尚未脱贫的彝区群众主要分布在大量的高寒山村(媒体又称“悬崖村”),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几乎与现代文化“隔绝”,贫困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陋习难根除;少数人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以吃低保、戴“贫困帽”为荣,精神贫困已经成为凉山彝区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

(二)教育的缺失造成凉山彝区贫困亚文化“代际传递”

已有的研究表明:“彝族贫困家庭中父辈与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均对贫困代际传递有显著影响。与父辈相比,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的父辈贫困传递概率更低。”[6]然而,直到现在“凉山州学龄少年儿童失学辍学现象还比较严重”[1],即便目前实施的“控辍保学”措施也难以把彝区的学龄少年儿童留在课桌边。如本校对口帮扶的凉山州越西县XX 乡XX 村,是典型的彝族村,全村仅有少数村组干部、年轻一代彝人能够认常用的汉字、写少量的汉字,超过半数以上彝区农村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少数彝族同胞还不能说汉语。因此,凉山彝区教育的缺失阻隔了彝区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与认知,加剧了彝区贫困亚文化,造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家支制度”一定程度滋长凉山彝区贫困亚文化

“‘家支’是‘家’和‘支’的总称”[7],是彝族同胞以“共同的男性祖先的血缘纽带组成的亲族集团”[7]。凉山彝族群众以家支利益为最高准则,甘愿为家支利益而自我牺牲,因家支利益而牺牲者将被奉为英雄而受到家支成员的追捧。彝族家支主要通过聚会聚餐笼络感情,因此常看到彝族群众十分好客的情况,如遇到红白事宜动不动就要杀10 至20 头牛,这种现象就是“家支”文化在起作用。同时,凉山州是境外毒品经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由于凉山彝区经济条件差,个别家支成员经不起巨额金钱的诱惑而走上了贩运毒品的违法道路,由于家支会照顾其“后事”,客观上降低了彝区群众贩毒运毒犯罪成本。

二、文化视角下凉山彝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地理的阻隔形成凉山彝区原始的贫困亚文化,教育的缺失进一步造成彝区贫困亚文化“代际传递”,“家支制度”的客观存在一定程度滋长彝区贫困亚文化。基于以上对凉山彝区贫困亚文化形成原因的分析,加剧凉山彝区社会流动、补齐教育短板、引导“家支”转型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凉山彝区文化生态。

(一)加剧社会流动消除凉山彝区地理阻隔

“贫困文化的形成与人口流动性密切相关,人口流动性差的贫困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脱贫更加困难。”[5]目前,凉山州已通航,州府西昌青山机场有往返成都、北京等地的航班。成昆铁路、国家高速G5 京昆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和西攀高速公路段)贯穿南北,国道108 线与众多的省道、县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今凉山州乡镇和村道路畅通率达99%以上”[1]。要素和资源能力变现受限不再是彝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现在需要更多住在高寒山村的彝区群众走下山来,通过人口流动消除地理阻隔,带来彝区群众思想上的变化。

第一,推动易地搬迁扶贫。大面积地在凉山彝区搞基础建设会大大抑制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易地搬迁扶贫是改变文化生态的有效方式。目前,凉山州“约有6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8]。因此,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彝区群众从这些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搬出来,在政府规划的、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生产生活。“通过搬离原住处既摆脱了难以脱贫的物质制约,又可以使贫困人口在融入新迁入地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自身的生活生产模式和思想禁锢,物质与意识上的冲击足以让他们愿意换个活法”[5]。国家层面已经在易地搬迁扶贫投入巨资,新建了住房,然而还是有彝区群众不愿意易地搬迁,有彝区群众住进新房后又回到山上居住。这里还有凉山彝区异地搬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既需要地方政府把房子修好,还要把医疗、就学、就业及产业发展等事项谋划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讲好,做好异地搬迁的思想工作,让彝区群众应搬尽搬,搬得顺心,住得舒心。同时针对彝族群众自发搬迁的问题,做好研判、引导,解决“人”“户”分离问题。

第二,推进彝区群众向外流动。一是加强教育人口流动。省级层面出台政策,在凉山彝区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通过民族区域特殊政策提高高考录取率;州人民政府层面加强与国内、省内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彝区孩子通过单独招生实现高考升学;鼓励彝区孩子在内地求学,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是加强劳务人口流动。借助州县职业教育机构及帮扶力量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层面加强与外出务工目的地政府、企业的联系,协作彝区适龄劳动人口外出务工。三是推进其他人员流动。如推进彝区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彝区技术骨干、基层干部到内地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等等。

第三,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一是做好旅游开发吸引外来人员。凉山神奇美丽,既富有古老文化,又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全州有A 级景区27个,其中4A 级景区9 个,摩梭文化、毕摩文化、火把节文化、特色饮食文化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旅游”这种要素资源可以吸引旅游从业人员到彝区从事旅游开发,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访带动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凉山彝区群众与外界的交流。二是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吸引外来人员。大力推进“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引进计划,吸引内地优秀青年扎根凉山彝区工作;针对凉山彝区考生放宽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等报考条件,把优秀的彝族青年留在凉山彝区;从优秀农民工和退役军人中物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组干部人选。此外,将精准扶贫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标决不收兵,各级帮扶力量长期驻扎彝区会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补齐教育短板阻断凉山彝区贫困文化代际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极端形式”[6],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式。在凉山彝区,适龄儿童、成人教育均存在明显的短板,亟需补齐短板以弥补教育缺失。

第一,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继续深入实施“一村一幼”工程;根据彝区乡镇分散、小的情况,适当增加乡镇、村级小学布点;集中在乡镇中心校改善办学及住宿条件,改变“大通铺、大班额”的普遍情况;增加教学设备设施,与内地教学“接轨”。

第二,加强彝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争取国家支持,吸引免费师范生到凉山彝区任教;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柔性引进内地教师驻点教学。二是在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上给予充分的考虑,吸引内地优秀青年到凉山彝区任教,并建立县乡两级政府官员联系教师制度,想方设法留住已到凉山彝区任教的教师。三是有效发挥彝区教师的“延伸”功能。彝区教师传播知识的同时传播文明。不仅教孩子们洗手、洗脸、刷牙等卫生习惯,还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教会孩子文明习惯,还要通过“小手牵大手”行动影响带动家长。基于彝区农村有一定知识的人员极度缺乏的实际,探索彝区教师参与彝区基层治理的模式,少数彝区的乡镇教师从事“双肩挑”工作,让“教育”与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加强“控辍保学”力度。在凉山彝区,因早婚、打工等种种挑战“控辍保学”仍然是艰巨的任务。这既有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也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因素。凉山彝区在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还要统筹学校、村组、法院等力量加强“控辍保学”的宣传,提供精准的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失学辍学孩子台账,区分不同情况,解决失学辍学孩子返校复学问题。

第四,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类型教育,能够起到“一人读书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州县两级政府应借助帮扶力量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地职教师资队伍;借助“9+3”学校、中高职衔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升办学质量;整合本地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资源,开展较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加强彝区群众思想文化教育。一是开展文化扫盲教育。充分利用农民夜校针对彝区适龄青年开展文化扫盲教育,让彝区青年能够识用基本汉字。二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农民夜校、村党支部这些平台,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州、县四级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请彝族德高望重的人来讲课,树立文明婚嫁、防艾禁毒的理念。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考虑彝区群众的现实文化生活需求,把握生产生活特点,通过实施宽带网络“村村通”以及建设农家书屋、送电影、送戏下乡等项目,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文化扶贫项目,让彝区群众知荣辱、求奋进,齐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政策好。

(三)引导“家支”转型发挥文化自治功能

“家支制度”是凉山彝区生存性文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凉山彝区经济与历史的特定产物有客观存在的理由,短时间无法消亡。这就要考虑让家支在国家法治的框架下转型,有效发挥家支的自治功能,适应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加强对家支的研究与研判。凉山彝区地方政府应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高度加强对“家支制度”的研究,摒弃“家支制度”中与现代文明和国家治理体系“不可调和”的部分内容,引导调整“家支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内容,弘扬“家支制度”中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对属地所有的“家支”状况进行梳理,建好台账,做好研判。

第二,有效发挥家支的自治功能。基于彝族群众对家支的高度信赖,因此家支在彝族群众中具有很好的自治功能。如在家支中明确规定家支的防艾禁毒任务,家支成员不接触、传播艾滋病,不参与贩毒、种毒、制毒活动;严禁家支内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严禁非婚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和艾滋病防控风险;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等。对于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方面做出带头作用的家支进行宣传表扬,充分发挥转型家支的示范作用;支持以“家支”为单位进行劳务输出,提供就业与法律援助;对于家支中的优秀骨干成员,吸收进党组织并参与基层治理,培养遴选为彝区基层干部。

三、结语

凉山彝区精准扶贫始终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人既是精准扶贫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9];人既是精准扶贫的客体,也是精准扶贫的主体;人既是文化的客观对象,也是文化生态的构建者。独特的凉山彝族地区贫困亚文化影响着精准脱贫的成效,势必需要凉山彝区各级政府及各类帮扶力量应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凉山彝区群众走出贫困文化的“藩篱”,通过加剧社会流动、补齐教育短板、促进家支转型等方式改变凉山彝区文化生态,使得凉山彝区精准扶贫工作更加持续,更加有效,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最终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凉山亚文化彝族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