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视角
2020-02-25俞国良
俞 国 良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大中小幼”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则是学校德育一体化的产物,更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幼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他们身体生理的发育、心理心智的成熟,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的增加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新时代即社会转型期滋生的诸多矛盾冲突,作为一个承载国家、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成人成才和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在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儿童青少年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成才保障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内容载体,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工作实效,科学规范和高效推进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须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实践的视角,真正把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抓到痛处、收到实效。
一、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基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在教育思维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观念和主观认知。毫无疑问,教育理念应该走在教育教学实践前面。作为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这是所有学段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使命看,必须把社会使命、学校使命和个人使命统一起来。宏观层面的社会使命是,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与育心统一,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中观层面的学校使命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制度规范建设、课程阵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建好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大厦”各层的衔接基石,推进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危机干预体系。微观层面的个人使命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聚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灵活运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特质和心理品质,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实现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看,应有“顶层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主导。所谓“顶层思维”,就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即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努力践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理性平和、自我接纳、情绪乐观、人格健全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健康潜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抗困难挫折能力和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增强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创造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成长成才和幸福人生生涯固本强基。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绩效,完善心理调节、调适能力,锤炼良好人格特质与心理品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内涵、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干预、求助意识;初步掌握并有效应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自我觉知能力、交往沟通能力、情绪调适能力;提高其学习成才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健康和娱乐,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情感、承受困难挫折、适应社会环境、适应职业生涯的能力;对有心理冲突、困扰或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准确、及时地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从更为具体的工作目标考察,要努力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体验、辅导咨询、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树立系统思维,促进学段衔接,坚持分层分类,推进资源整合,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和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强化积极心理品质,健全心理调适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减少和杜绝心理行为问题;了解并掌握增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沟通、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异性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努力构建和完善不同学段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专兼职教师到班级、年级、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和健全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专业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
二、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核心: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教育内容的具体设置和学段对接,课堂教学的有效呈现和活动展示,逐步实现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教育内容作为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核心,必须达到“普适内容标准”和“学段内容标准”的有机统一。
“普适内容标准”是所有学段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内容或统一标准,也是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衔接的主要评价标准,包括三个层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夯实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牢固的心理健康意识;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二是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和认识新同伴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不同学段的转变与适应;童年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生活技能以及处理好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人格发展等方面;青少年期心理健康教育除上述教育内容外,要配合学习成才、升学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开发自我心理潜能,做好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特别要重视贫困、留守流动、单亲离婚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能。不断提高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保健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学段内容标准是某一具体学段必须执行的基本内容或“专属标准”,具有特殊性。
(一)幼儿园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1〕20号)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科学、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自主选择意识,逐步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科学解释生命的起源,提升幼儿感受爱的能力及安全感。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保护其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提升阅读兴趣,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沟通、合作与分享。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现实需要制约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尽力给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感的需要。其次,应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扩展到游戏中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要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只是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症状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奠定基础,提高全体幼儿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中小学阶段
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决策期。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14号)明确规定:“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12〕15号)再次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已具有政策依据,且对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也有明确规定,这里,我们进行综合梳理并简要分析之。
1.小学低年级。在自我层面,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在学习层面,激发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兴趣,快乐学习,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在人际关系层面,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在社会适应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班级、日常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习惯意识。其核心是帮助该阶段学生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生活,建立规则、规范意识以及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2.小学中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学习层面,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乐于学习;在人际关系层面,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在情绪调适层面,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各种困难的乐趣,学会体验情绪并合理表达情绪;在社会适应层面,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爱好、兴趣之间的矛盾。该学段重点强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初步认识自我和调适情绪,为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前体mRNA分子可以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形成不同的成熟mRNA产物。”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玉米改良中心陈秋月博士解释,这就像用剪刀去剪绳子,再把剪下来的绳段重新打结一样,剪哪里、剪几刀、留下哪些绳段、以什么顺序打结,这些都会产生不同的新绳。
3.小学高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悦纳自己;在学习层面,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人际关系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积极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在情绪调适层面,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学会恰当的、正确的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在社会适应层面,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提高集体意识和健全人格,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4.初中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在学习层面,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新环境和学习新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人际关系层面,帮助学生积极与老师、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在情绪调适层面,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在社会适应层面,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理想与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该学段的关键是科学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在自我认识和有效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调控情绪情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积极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5.高中年级(普高阶段)。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确立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层面,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在人际关系层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着力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在情绪调适层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社会适应层面,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择业就业的选择和准备,提高社会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该学段的重点是开发学习潜能,提高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异性同伴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普高阶段对应的是职高阶段,两者虽有年龄和教育内容上的相似性,但职高阶段学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职高学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虽没有普高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但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要比普高学生大,所受的失败与挫折也会比普高学生多。因此,教育部专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强调指出“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
(三)大学阶段
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经历着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角色转换,而心理健康是他们顺利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心理基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有声有色,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社会适应、就业愿景等方面的困扰,仍然使大学生成了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易感人群,且严重性有递增趋势,由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进一步解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构建生态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为此,教育部党组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以下简称《纲要》)再次重申,“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凭借对《纲要》的深入解读与诠释,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已跃然纸上。
1.本科院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挖掘、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与时间绩效,积极应对学业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为成才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客观评价自己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状况,尊师爱友孝亲助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认识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为建立家庭和为人父母做好准备;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调控和管理自我情绪,进一步提高克服困难、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和意志品质;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和志愿者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优化人格特征,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促进自我与人格发展的和谐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人格健全的创新型和自我提升型人才;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智慧能力、气质性格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择业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2.高职院校。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情绪和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自我价值感。让他们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终身学习概念的新内涵,培养自己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和体验,树立终身学习和在职业实践中学习的理念;让他们正确认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热爱职业,劳动光荣,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关注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情绪管理,做积极、乐观、善于面对现实的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职业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特别是让他们享受成功体验,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职业选择能力,做好职业心理准备;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勇于面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在职业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
3.研究生院。根据研究生年龄大、文化水平高、民主参与意识突出、自我管理能力强以及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的特点,有序开展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普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服务和团体辅导项目,帮助他们处理好与导师的师生关系,重点解决好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人格发展、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同步提高,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全员、全程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管理的各个阶段,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业务水平提高紧密结合,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服务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
三、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要素: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社会活动、群体活动以及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1]教育途径虽有主与次、一般与特殊之分,但每一个被教育实践肯定的途径都有其特点和功能,不同学段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但首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按类指导、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循序渐进。要认真学习、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牢固树立坚定的心理健康意识,巩固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改革和创新,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全面全员全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拓展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逐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和联动机制,普遍建立起合理、规范、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第二,突出重点。加快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制度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课程教学建设为突破口,全面系统地深化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其在教育、筛查、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第三,按类指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和资源较好的学校,要在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和梳理,继续深化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工作绩效,率先建立成熟、普适、可推广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条件有待改善、资源有待丰富的学校,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体制,建立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和稳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普遍展开、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四,均衡发展。加大力度推动大中小幼不同学段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心理健康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并继续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小学校倾斜、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山区倾斜、向中西部学校倾斜,不断加强支持指导和帮扶力度,逐步缩小东西部和区域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差距,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着力提高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继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估督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保障和科学研究外,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良心工程”,有的放矢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路径。要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验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学校与部门、班级与年级、课内与课外、教学与辅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要主动占领手机、APP、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使教育信息化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着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网页,牢牢把握新时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和主动权。
从课程途径上,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活动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德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要求,积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开设以活动课程、体验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包括知识传授、专题讲座、同辈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同时,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并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缝全覆盖;研发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系统化、权威性示范教材。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大学阶段要对新生开设2学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倡导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程。我们建议高中阶段(含中职或职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低于36课时,初中阶段不低于54课时,小学阶段不低于72课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建立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网络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辅助课件、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研究前沿动态等内容;组织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学技能比赛,提升教学水平。通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种课程路径,激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教育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须防止科普化、学科化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不同学段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正确处理自身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大程度地预防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从活动途径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同学段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各学科专任教师要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第一”观念,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教学中;注重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模范表率作用,塑造良好、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辅导员、党团少先队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班级工作、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路径、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统筹协调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各种优势教育资源,建立大手拉小手协同创新机制,打造适合不同学段的品牌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每年春季可举办学生5·25心理健康节,秋季举办特色心理文化活动;定期开展班级心理文化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或兴趣小组,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助互助活动;加强社团联动,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大学学科优势,协助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建设等特色品牌活动,定期举办不同学段、不同区域间的心理文化活动经验交流与展示。
从辅导与咨询途径上,应切实建立和加强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这是专业人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场所。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服务体系,开展常规性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要以发展性辅导或发展性咨询为主,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电话咨询、手机网络咨询、远程联网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心理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若发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医院或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转介和治理机制之间的联动,切实提高预防和干预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是一项伦理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特殊工作,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重点反馈等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在筛查途径上,要根据受筛查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现实状况,规范地、有选择地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为不同学段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积极、稳妥地推广使用教育部推荐的、符合中国风格反映中国文化心理和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制定和完善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针对全员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培训,提高危机识别能力。开展不同学段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准确把握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做好日常及特殊时期、关键节点的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加强对重点关注和危机学生的精准帮扶和跟踪服务。强化医校合作,建立精神专科医院与学校危机干预合作协议,有条件的学校要在校医院配备精神科医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就诊需求。成立市、区(县)两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家督导组,组织心理危机个案分析研讨,总结危机发生规律。此外,开展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测评,必须严格遵守其职业伦理规范,绝不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在学生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认真保护学生的心理隐私和其他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严禁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仪器和设备,坚决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贴标签”倾向。
从资源融合途径上,强调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交叉融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要“择优录取”,合理利用,使其效益、绩效最大化。在校内途径上,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黑板、广播、电视、校园网、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需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在信息化时代,各级各类学校要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办专题网站(网页),充分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环境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同辈自助、朋辈互助、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同伴之间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游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音乐艺术鉴赏活动,要积极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兴趣小组,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事半功倍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主动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成长、生活和社会适应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构建适合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把解决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生活问题、行为问题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在校外途径上,积极、有效地利用校外一切相关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与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中小幼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路径和方式方法。同时,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互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建立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动机制,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辅导,为家长提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不同学段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