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020-02-25张晓燕王佳佳
张晓燕 王佳佳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的新篇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农村社会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策略以促进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使得农业快速增产增收,不但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援工业发展,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使农民较新中国成立前的日子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的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伟大实践,可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与实践指导。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缘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国民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经过三年经济恢复,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全国赤贫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农民更是贫困不堪。1949年,全国人口有5.42亿,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9.3%,有4.84亿。在农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属于“贫农的佃耕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农民把生产所得一半以上的收入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它不但抑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改革,而且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当时的农业属于传统农业经济,主要以个体劳动为主,全国范围内基本没有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极其落后,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农业生产能力很有限。在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下,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
实现工业现代化需要农业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苏联,要想实现工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使农业为工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才可以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同时农业也是消耗工业制品的重要市场,可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刻把握这一发展演进关系之后,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观点,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1437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就是要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开辟道路。关于这一观点,刘少奇也曾指出:“使手工业和个体农业生产经过集体化的道路改造成为具有近代机器设备的大生产。这就是使中国逐步地走向工业化和电气化。”[2]527在1949年12月的全国财经会议期间,周恩来说:“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3]3总之,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当时党的领导人的共识。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要求。在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四个现代化”,要求中国要逐渐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国防的现代化。1956年,党的八大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列入党章。自此,“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成为我国迈向强国之列的具体目标。农业现代化处于“四个现代化”之首,足见农业现代化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尽快土地改革,恢复农业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有五亿多人口,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是个非常大的难题。因此,要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要使中国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农业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支撑。1952年春天,我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为了使农业生产不受这一运动的影响,毛泽东亲自起草《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要求“春耕前及春耕中,区乡两级均不得进行‘三反’斗争,应全力重视春耕工作”[4]302。可见,党中央对农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基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探寻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大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开展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了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周恩来于1954年9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四个现代化”,他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3]132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四个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在八大上将其列入党章。毛泽东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中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5]319毛泽东于1960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创造性地指出,当前我国的建设目标就是用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使我国向强国行列迈进。至此,“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就比较完整地表述出来。1963年,基于毛泽东的建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步,我国要建立较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使我国从整体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步,使我国的工业处于世界前列,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达到四个现代化。党中央于196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都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实现诸多社会关系的多元协调,还要使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得到圆融,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以保证社会建设的顺畅开展。
1.城乡关系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极其重要,农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城市进步和工业发展供给基本的资料,而广阔的城市和工业领域是农业产品的巨大销售市场,同时也为广大农业提供了日用工业产品,确保了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在毛泽东看来,工业服务和支援农业是理所应当的,农业发展好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以城带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另一个要求。有了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2.工农关系
农业始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适当调整了投入农业、工业、轻工业领域的资金比例,着重推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好实现了人民对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需求。毛泽东于1957年1月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6]200毛泽东在60年代初期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科学经济发展方针,突出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
3.农村社会矛盾
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等等。”[6]205要通过说服、讨论、批评等民主方式来解决存在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决不能通过采取强制手段来解决。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存在于农村的阶级矛盾基本解决,就只剩下内部矛盾。例如,合作社之间的矛盾、合作社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合作社自身存在的矛盾,这些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在生产层面上,国家需要统一领导合作社经济,同时给予合作社经济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确保合作社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怎样在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实现几亿农民的富裕,使广大农民与其他人一道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命题。毛泽东根据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共同富裕思想。这一思想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农村共同富裕的途径。在毛泽东看来,导致社会贫富差异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而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开展了规模盛大的土改运动,将土地分配给没有土地或者土地较少的贫雇农,这有利于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基本问题,然而开展土地改革,仅仅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并不能破解农民的所有贫困问题,只有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才能使全国人民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最终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毛泽东于1953年指出:“就农业来说,只有在农村中一步一步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才能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一步一步地和普遍地获得提高。”[7]379
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范式。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深刻认识到必须将农民组织在一起,形成农业合作的模式,这是农民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党在农村要顺利开展工作,需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一步一步开展农业的改造,从而帮助农民逐步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在毛泽东看来,只有以改造农业的方式,实现农业的合作化,才能消灭农村的个体经济和富农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乌托邦文学与“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理念与情感的政治相关联”(刘锋杰等 2013:620),但是“当将政治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落实为制度,将制度分化为权力,将权力用于统治,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时,政治恐怕就与文学的想象发生冲突了”(同上:618)。“反乌托邦”文学正是着眼于展现政治现实与文学想象的冲突,对社会政治进行揭露、讽刺和批判。从这个意义上看,充满科幻色彩的“盎散克”的故事实则乃是一部社会寓言,是格雷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和风险的预测,以及对美好社会的渴望。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消除两极分化。我国经过土改之后,在一些农村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当时,一些农村已经普遍地出现了新富农,中农渴望成为富农,而大部分贫农依然处于极其贫困的境地,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农村的两极分化将更加严重。因此,农村急需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合作化方式使全体农民富裕起来,遏制和消除两极分化。在毛泽东看来,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避免两极分化的最好方法。
三、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
我国完成三大改造之后,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带领农民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建设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一)发展农村教育
深刻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9%,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教育,素质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我国的主要人口就是农民,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的支援,而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同样离不开农民的鼎力支援,没有农民的支持中国的社会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毛泽东在《人民教育》中指出:“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就是尽快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195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农民的业余教育,以此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农村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毛泽东非常关注农村教育形式,指出:“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取适宜的内容和形式。”[8]1091按照这一指示,全国各地立足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活动。在普通教育层面上,针对农民的特征改革了学制,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党和国家在50年代初期制定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战略方针,此后小学教育普及工作持续推进。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小学、中学,使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中受教育村民的比重持续攀升。国务院也于1955年重申了农村开展业余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农民文化教育应当着重对文盲进行识字教育。”[9]227这一识字教育活动被称之为扫盲,“半耕半读”就是扫盲教育的主要形式,此外还辅之业余学校和夜校等教育方式。经过大规模的扫盲教育,广大农村地区的文盲人数急剧降低,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农民从整体上提升了文化水平。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土改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村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纷纷建立起了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的突出特点在于政府社会救助起到辅助作用,而农村土地起到了保障作用。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变成了集体保障发挥主要作用和国家救助发挥辅助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
1.农村的救济救灾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遭遇了大规模的饥荒和自然灾害,怎样战胜贫困帮助广大贫苦农民渡过难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农村地区在党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救济救灾工作,党中央专门派人到灾区视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救灾工作。内务部于1949年12月向全国发出了《关于生产自救的指示》,按照指示,各灾区必须通过生产来救灾,积极发动和组织灾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生产自救运动。主要通过以工代赈、节约互助、生产自救、发放救济粮等方式,缓解灾情,减少损失,提高人们的抗灾热情。这一时期的救济救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极大地稳定了农村的社会秩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建设热情,极大地恢复和发展了我国的城乡经济。
2.农村的“五保”制度
我国农村的“五保”制度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合作社时期,是一种农村的供养制度。毛泽东指出:“一切合作社有责任帮助鳏寡孤独缺乏劳动力的社员(应当吸收他们入社)和虽然有劳动力但是生活上十分困难的社员,解决他们的困难。”[10]465这就为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员指明了生活方向,合作社妥善安排了这一群体的生活。农村合作社必须发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村没有劳动力的人员的日常生活、确保幼小的孩子得到教育、年老的人员去世之后得到安葬等功能。1960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五保”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农村合作社必须整体统筹农村丧失劳动力和没有依靠的社员的生产生活,使有劳动能力的人参与适合的生产劳动,在生活上确保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使他们的基本生活都有保障。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保吃、保穿、保教、保烧、保葬的“五保”制度,而对于获得这种特殊照顾的家庭就叫作“五保户”。
(三)注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重视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现实,深刻分析了广大农民的发展与我国政权巩固之间的关系,从战略高度指出必须破解农民的突出问题,将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视为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农村的医疗条件与城市相比落后太多,城乡医疗条件极不平衡,医疗资源重点投入在城市,而乡村医疗资源匮乏。面对这种不均衡的医疗发展情况,党和国家将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作为重点工作,卫生部依照中央指示将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重点转移到农村,鼓励医务工作者踊跃投身农村医疗事业,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医疗发展夯实了基础。
2.倡导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在农村合作化时期,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已经有了雏形。我国从1953年开启了规模盛大的农村合作社运动,合作化得到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些农村在合作社的支持下开办了保健站,农村合作医疗由此产生。山西省于1955年产生了合作社出公益金和农民出保健费二者相结合的保健站,标志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是出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参保农民的看病问题。卫生部于1959年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高度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60年党中央高度认可并鼓励广大农村地区推进这一做法,要求全国各地积极推广执行,自此合作医疗在广大农村实现了全面推广。
3.建设农村医疗卫生队伍
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医疗人员,医疗人才是推进农村医疗工作的关键,急需培养一大批投身农村医疗事业的医疗人员。毛泽东深入分析了农村的具体现状,指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快速培养一批农村需要的医疗人员,这些人员不要求医术精湛,只要求能够医治常见疾病即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出现了“半医半农”符合农村需要的“赤脚医生”,这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衍生物,也是我国医疗事业上的一个重大创新,虽然这些医生医术不是很精深,但他们既是农民也是医生,深刻理解农民的疾苦,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为我国农民的健康和农村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构建农村社会结构
在毛泽东看来,在广大农村普遍地建立人民公社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表现形式。我国于1958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由高级社向人民公社转变的运动,这种趋势势不可挡。人民公社是一种具有政权组织属性的基层组织单位,在将来可能会是一种社会结构形式。这一时期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以人民公社为载体展开,党和国家寄希望通过人民公社一步一步进入共产主义,将人民公社视为进入共产主义的桥梁和实现理想社会的可行路径。
四、结语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历史环境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建设,将农村的发展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社会建设的探索历程,形成了诸多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创新性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激发了农民投身社会建设的蓬勃热情,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