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临)河施工环、水保施工方案

2020-02-25吴成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临河渣场钻孔

吴成涛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32)

1 工程概况

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项目包含桥梁、隧道、路基、涵洞、便道四大构造物。其中临河、跨河长度约占本标段的67%,而且河流属于长江支流,所以对本标段的环、水保要求特别严格。本项目施工中的主要环保内容包括:施工沿线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

2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环保因素分析

(1)施工营地生活及施工用地区占用的场地对山体、坡地的植被构成破坏,形成水土流失。

(2)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会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构成对环境的破坏。

(3)施工作业区的施工人员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构成对环境的破坏。

(4)施工作业区的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废气、油污、噪声。

(5)施工作业区的产生的废弃建筑垃圾及生产废物。

(6)临时用地结束后,临时工程的拆除会产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构成对环境的影响。

(7)施工便道施工时对植被的破坏,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地表水流向的改变,存在水土流失的隐患因素。

(8)取弃土场对植被的破坏,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地表水流向的改变,存在水土流失的隐患因素。

(9)预制场、拌和场除了存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因素外,还存在水泥粉尘、地表冲洗水污染物。

3 施工中环保措施

3.1 桥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3.1.1 桥涵工程施工区的确定

桥梁工程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共有25座大桥,总长8875m。因此,施工点多,环境污染源也多,而且桥梁施工一般在山谷间施工,涉及河流、山溪,施工往往是对河流、地表水、地下水构成环境破坏。

主要污染物为机械设备油污、废渣、废气、废水及完工的场地拆清、恢复。

3.1.2 油污处理

(1)对桥梁施工机械施工前、施工中均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漏油。

(2)配置接漏油的容器以及细砂,防止机油渗入土壤和河流中,定期清运到当地垃圾填埋场。详见后续的固废垃圾处理方案设计。

(3)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3.1.3 基坑开挖废渣处理

基坑开挖废渣属于建筑类垃圾,可先暂时堆放于施工区内,定期运至附近的弃料场处理。

3.1.4 机械钻孔桩泥浆的处理

机械钻孔桩施工是临河、跨河施工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因为这种机械钻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人员少,经济效益可观,所以,机械钻孔成为当代施工生产的首选。但机械钻孔不免也会产生对河水的污染,对于机械钻孔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泥浆池与钻孔形成封闭环,为方便检修、巡视,池壁厚度不低于0.6m,钻孔钻桩临河段采用密目网围护,防止泥浆外溅,污染河道。

(2)泥浆池内设置潜水泵,泥浆经沉淀后循环利用,达到一定浓度后,利用休息时间,由专人专车运输到制定弃土场沉淀、晒干,河道内不得排放,也不可以直接在河道内取水,防止油污带入。

(3)成孔后,任何设备不得在河道周围水域进行清洗,运走残留泥浆,撤走围护,挖除池壁,恢复河道通畅。

3.1.5 污水处理

施工人员不得随地大小便,每处施工点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详见后续的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3.1.6 跨河构造物建造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跨河构造物有两项,桥与涵洞,桥梁与涵洞主要在下构施工中应遵循:

(1)围堰应尽量减少施工范围,避免影响防洪排水。

(2)涵洞的走向尽量与河流流向一致,尽可能不改变河流原始走向。

(3)所有建材堆放、人员住所不得设置在河道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环保及经济损失。

3.1.7 废气处理

钻孔桩孔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如果超出排放标准,已进场的可采取废气通过橡胶软管集中,软管插入泥浆池过滤后排出。

3.1.8 其他方面

(1)挖孔桩开挖爆破,采用松动爆破,控制炸药用量,减少噪声、粉尘和飞石,及时排烟。

(2)桥梁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拆除、清理、清运相关设备、设施;清理、整复河床、河堤、恢复河岸植被。

3.2 隧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3.2.1 隧道工程施工区和弃渣场范围的确定

本项目共有7座隧道,总平面图中已确定了施工营地和弃渣场范围,对隧道开挖的弃碴场的进行规划及设计相关的挡墙工程。

3.2.2 截水沟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开挖前,应先在开挖面上修砌截、排水沟,水沟应按照地形发展趋势修建,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及安全事故。

截水沟设计将根据山体的汇水总面积及最近十年最大洪峰流量来确定。

3.3 临河弃土场环境保护措施及影响

(1)临河弃渣场的设定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在满足施工弃渣量的同时,要得到当地基层政府、环保部门、区(县)级水利部门的允许。如果占地面积大于1hm2、高度大于20m的弃渣场,需要向市级政府报批。

(2)临河弃渣场应做防洪影响评价,不但保证河水正常流通,尽量不破坏原始植被,不改变河流走向,不影响当地居民引水灌溉,也不得以各种理由、借口侵占河道,尤其在防洪抗洪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加高或加长临河挡墙,确保防洪工作顺利开展。

(3)临河弃渣场除需要设置环形截、排水沟,纵向中间段设置急流沟,并设置水平排水沟一般公路要求为倒梯形,具体尺寸应根基10年内本地降水最高值确定。

(4)弃渣场满弃后,尽快分级、整平、压实、覆土、绿化,待植被满足绿化要求后,联合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办理移交手续。

3.4 跨(临)河施工便道的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便道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县级、镇级、村级公路,对镇级、村级公路进行改造。

(2)新建跨河施工便道(即筑岛)应首先与设计沟通,是否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替代,如泰山庙隧道,洞口就在高于河堤7.4m的半山腰上,隧道直接与猴儿窝大桥相连,便道填方较大,而且影响防洪、泄洪,故在此处架设钢栈桥以保证水保、工程、经济共同发展。如果在枯水期,河水不急,临时便道应只满足施工条件宽度即可,提前安排施工计划,报审驻地办、总监办,抓紧施工,迅速撤离,尽可能的较少便道对河水及生态影响。

(3)新建临河施工便道,不能及时撤离的应在修建前向当地水利部门申报,申报时要附带: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包括环保方案)、施工计划、驻地办总监办签字盖章文函,待水利部门考察后签字盖章方可依据方案展开施工。对便道临河一侧必须采取沙袋堆码防止水土流失,若跨防洪期,要提前对便道加筑挡墙,以保证水保及安全要求。

(4)施工通道承建单位应参加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的环境保护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使其自发的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对施工通道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有关施工通道的环境问题,各而对承建单位需进行各类型环境保护措施和缓解措施的追加和完善。

(5)施工通道建成后,各通道管理,应实施管养责任制,建立施工通道管养和保障通行的责任体系,定期对通道的运营、养护情况进行检查。本段完工后应第一时间彻底清除便道,并向当地水利部门报告,留下影像资料。

拙见不足登大雅,影响深远意义大,点多面广虽复杂,维保更要靠大家。

猜你喜欢

临河渣场钻孔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探秘“后临河”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探秘“后临河”
太平料场弃渣场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