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020-02-25刘永晖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节约建筑设计原则

刘永晖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建筑工程建设的能耗占比很大,所以建筑的绿色发展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对于绿色、经济、环保的问题也更加重视。因此,以绿色、环保为目标和原则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1 绿色建筑设计的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系,是时代所需的建筑模式。在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到实际工程任务时,要秉承着科学合理的设计思维体系,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相关专业技术指标要求,充分将技术与功能相结合,做到既要满足使用需求,还要锦上添花,达到建筑设计由内而外的绿色化。同时要加强绿色建材的使用,使技术手法和施工紧密结合,减少污染作业。在建筑施工、后期运维等过程中做到科学有效的实施,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为使用者者提供一个绿色生态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分析

2.1 节约经济原则

节约经济原则是以使用实际功能需求为基础,在全专业系统设计时做好建筑成本优化,使增量成本与后期运维成本节约效益最大化。既要节约建设投资,也要做好建筑体全生命期中资源节约、能耗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的节约经济原则不仅要综合考虑节约建筑成本,还要满足使用者、运营管理者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时更加人性化、舒适性以及高效性。

2.2 生态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单体与建筑外环境的结合,注重利用自然、结合自然、趋于自然。生态性原则强调的是,在进行外部设计时要注重对外部既有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最大化的防止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发展也十分迅猛,但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更有甚者一些建筑工程为了追求项目建成时效性,以牺牲一部分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做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需要遵循的原则。在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要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外部场地环境的绿色设计、生态提升。例如节约用地、绿化率、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海绵城市等指标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时,应在采取生态复原措施规划。

2.3 智能智慧化性原则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面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前进道路上必经阶段。在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智慧化的要求也在迅猛提升,尤其在新冠疫情等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对于建筑本体、建筑区域、城市街区、城市区的高智慧化的要求是急需的,所以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智能化和智慧化。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实现与节能、舒适相关的能耗及环境参数监测、分析、控制功能。生态和节能相关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是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暖通空调、变配电、公共照明、给排水、电梯和自动扶梯、能耗检测等设施实行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信息网络系统(INS)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系统化的数据记录与存储有利于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设施工况优化。因此,完备的信息系统和完整的数据档案是维持绿色运营的重要手段,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在建筑智能化的基础上提升到智慧化,建筑智慧化是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慧建筑的设计要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建筑内设备、环境和使用者信息的采集、监测、管理和控制,实现建筑环境的组合优化,为使用者提供满足建筑物设计功能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并且具有安全、经济、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绿色建筑或绿色建筑群。通过大数据的梳理和技术集成,为建筑、建筑群、城市区域的绿色化管理建设提供支撑。

2.4 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因素从地理尺度角度包括地域因素和区域因素。因建设项目的地点不同,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结合并遵循所在地域的地理因素、标准要求、区域规划、客户需求等地域性特性因素。地域性原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方式,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要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还要考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地块控制性规划、绿色生态专项规划、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等要素。

2.5 室内舒适性原则

常规建筑设计大都注重功能、空间、视觉等方面,但绿色建筑设计要在此基础上注重室内外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空气品质等要素的设计。声环境设计时要包括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内部的吸声及隔声减噪、重要房间的专项声学设计等方面。光环境设计时要包括主要功能房间的天然采光系数及眩光控制措施、主要功能房间的人工照明质量及照明环境营造措施和眩光控制措施等方面。热环境设计时要包括主要功能房间的温湿度等参数、建筑热舒适的可控性(可调遮阳系统、空调系统末端以及可开启外窗)等方面。空气品质设计时要包括室内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碳浓度、新风系统风量、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联动系统、实时信息发布平台、污染物控制措施等方面。

2.6 健康可持续原则

健康可持续原则是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原则。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建筑单体与环境的结合。健康建筑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同时,重要的是还要给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以在建筑服务人的基本要求上,我们要发展建筑的健康化,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将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所需的要素纳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必要元素中。

3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及评估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设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中,要做好绿色建筑设计的前策划、过程评估及后评估。建设项目在开展设计之前应结合用地规划、建筑定位、投资计划、功能需求等方面做好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境等绿色建筑要素要求开展,过程中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专业的评估。当建设项目建成并运行后,对绿色建筑的实际落实情况的综合评价,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后评估是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效评价,包括建筑运行中的能耗、水耗、材料消耗水平评价,建筑提供的室内外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空气品质、交通组织、功能配套、场地生态的评价,以及建筑使用者干扰与反馈的评价。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整体绿色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绿色化设计必然性尤为重要。绿色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节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建筑设计的最初理念是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满足使用功能需求,与周边构筑物呼应的视觉效果等内容,现在纳入了时代新技术的运用、品质新高度的需求、资源节约及运营高效的要求等内容。基于建筑设计内容的变化,随着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提升,绿色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在明确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节约建筑设计原则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节约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节约
节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