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口译中的文化释义现象研究
2020-02-25张朦
张 朦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外语学院,云南 丽江674100)
随着国家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外国游客数量也日趋增多,旅游已逐渐成为国民支柱产业,在吸引游客,推进经济,弘扬文化,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口译专业性强,主要涉及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特定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融合了口译的特点,翻译起来实属不易。因此要在口译的忠实原则基础上,根据原语内容进行特定的调整,既要让外国游客看懂、听懂,又能达到喜闻乐见的目的。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针对旅游口译与跨文化交际,对于释义现象的研究甚少,因此,关于旅游口译中的文化释义现象仍需做进一步探究。
一、旅游口译的基本概念
在口译研究中,国内基本把目光聚集在会议口译上,及口译策略上,而旅游口译的研究甚少,尤其是相关的文化释义现象。关于口译的概念,不少国内外知名学者提出了多种阐述。张文教授对口译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面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1]近些年,旅游呈现主题化特征, 为“特色游”服务的旅游口译也应突出其主题。由于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经常会造成各类失误现象,给文化交流带来巨大的障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曾利沙指出:“海外游客对不同主题信息的期待值是不同的,因此,译者应用不同方法突出不同的主题信息,要善于甄别事实性、描述性、评价性、文化性、召唤性、美学、风格和附加提示性等八类信息,以决定取舍和调整”。[2]
二、文化释义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之中,这也导致了各学科在文化层面的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翻译的文化学派开始崛起,到90 年代初走进西方翻译研究多元系统的中心,[3]严复的“信达雅”与“忠实”为本的翻译标准相契合,使中国翻译一度繁荣以来。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意义模式,而这种意义模式又有其时间历程,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共同的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一种观念,但它还要表现于各种象征形式之中。[5]因此,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强烈的遗传性和对立性,有些文化甚至是相互隔绝的。作为译员,要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不仅有丰富的双语知识,更要有东西方文化底蕴。
在旅游口译的文化释义中,译员可以把它理解为个别文化的不可译性。翻译是需要妥协的,译员作为中介,既想保留原文的意味,又想译得地道、使其“入乡随俗”,实属难事。由于旅游口译活动的特殊性,译员又作为传递国家文化的使者,与会议口译、笔译等工作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因此,译员必须做出选择,重“形”轻“意”,在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作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在译入语听者明显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大胆采取变通的表达方式。[6]
口译是语言与信息的传递,意义需要即刻领会,而意义非语言的,并于符号结合的,在这种情况下,词语排列对陈述者来说只是表述符号,对受话者来讲是要辨识这些符号,对陈述者来讲,他么只是其思想的标识,对受话者来讲,是意义构成的途径。[6]文化释义过程中,译员需脱离语言外壳,当原语文化因素植入译语时,会使译语文化由于引入外来文化因素而产生某种变异,英语重形,汉语重意,口译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效仿原文,需对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即译文中无法找到对应形象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否则将无法使口译活动顺利进行。
三、旅游口译中文化释义的策略
旅游产业的核心是文化交流,游客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体验异域文明。拉里·A·萨默瓦指出:“语言反映了文化,文化也反映了语言”。[7]旅游口译应以文化为导向,使外来游客感受文化魅力。以旅游口译为中心,结合事例,分别阐述在其在不同策略上的应用。
(一)増译
由于旅游口译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有即兴的特点,口译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要想达到意义上的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8]由于跨文化差异,我们很难做到意义对等,因此为了信息的准确性,就必须在翻译的基础上,对特定文化词汇——尤其是文化空白词汇——进行解释。
例1:原文:主人会向您献上哈达。
译文:The host will present you with hada.[9]
分析:哈达属于中国特有词汇,如果仅仅是直译,游客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译员需要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补充必要的文化知识,这样既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又不会违背口译忠实的原则。
例2:原文: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个中秋之夜,天上的嫦娥偷吃了仙药,身不由己飘飘升天……[10]8
译 文 :It is said that, long long ago, at the night of mid-autumn day, Chang-E, a lady in the legend and she is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She swallowed the elixir stolen from her husband and flew to moon…[10]9
分析:嫦娥是中国神话人物,在口译时,需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故事背景,即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等进行简要解释,以便游客能更全面的了解“嫦娥”的人物形象以及背后的神话故事。
(二)文化转换
但凡论及中国文化,人们都不免想起“龙”这个意象,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文化中民族凝聚力的标志。汉语中,有关“龙”的词汇数不胜数,如:龙争虎斗、龙盘虎踞、卧虎藏龙、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望子成龙等。足以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的意象有多么神圣。然而在欧洲文化中,“龙”对应的英文词汇是“dragon”,“龙凤呈祥”译为“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in prosperity”使西方人大为不解,多恶多端的“dragon”和长生不死的“phoenix”相提并论很不协调,二者何以带来繁荣昌盛呢?[11]因此,作为口译译员,我们是否需要转换“龙”这个词汇的文化内涵,使其“得以而忘形”呢?中国人经常使用“龙”意象来表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领先地位,例如:“上海是中国建设的经济龙头”“龙头”一词和“dragon”毫不相关,是指“领先”“第一”这样的含义,因此,译员可以把它译为“Shanghai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10]6-10这 样 的译文一出,必定会有人认为其虽达意,却丧失了原语中生动的文化内涵,然而,作为口译译员,我们无法在西方文化中找到特定的词汇表示“龙头”的含义,只能将其译为“领先”,即“the leading role”,不得不说是译事的悲哀。
除了上述中国神话意象,如民间传说、地名、甚至人名等,都需要进行文化的替换:
例1:“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译为“Romeo and Juliet”,第一是因为他们同为情侣关系,都和家族仇恨有关;第二,故事结局都是悲惨的。
例2:“苏州”,可以译为“Venice”,苏州和威尼斯都是旅游城市和水乡,这些意象是重合的,能够帮助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这座城市最突出的特点。
例3:“孔子”,可以译为“Aristotle”,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同一时代的伟人,分别开辟中东西方的著名思想理论等。
综上所述,在不同文化词的替换过程中,译员需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不能过度纠结译文的完全对应。西方当代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认为:翻译必须达到目的。放在旅游口译中是十分切合,目的论要求考虑信息在目的与文化中的可接受性,译员所传达的信息在游客听来要有意义,[10]12-15以便实现交流的目的。
(三)信息视觉化
旅游口译多以介绍风景名胜、城市风光为主,必定会遇到许多专有名词,如城市名、名胜名、菜名、历史人物名等,大量的信息如洪水般涌来,需要译员运用短时记忆和协调能力处理所有信息。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指出口译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即席性强、压力大、独立性强、综合性强、知识面广。[12]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在记忆言语材料时,如果材料内容生动、形象、丰富,则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容空洞的材料则容易被人遗忘,而大脑对于图像的记忆往往好于词语材料的记忆效果,[13]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发生在我们面前时,会比道听途说更令人印象深刻。此处举中、英文例子各一个,来说明信息视觉化的重要性。
例1:China is home to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s, vast deserts ranging from searing hot to mind numbing cold, steaming forests, harboring rare creatures, grassy plains beneath vast horizons and rich tropical seas.[14]
分析:此句中多次出现中国风景词,信息多,并且密集,译员在处理类似信息时,需在脑海中形成一幅中国的山水画,把原文中出现的风景词以画面形式呈现在大脑中,似乎自己不是在介绍山水,而是真正的目睹了中国的大好河山,这样口译的译文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使译文生动、形象。
例2:市树市花是一个城市的标识。成都的市花是芙蓉,而成都也有着“蓉城”的别称。那么成都为什么被称为“蓉城”呢?据说在五代时期,后蜀国的王妃花蕊夫人有一天外出游玩,于百花丛中发现了美如天上红云的芙蓉花,惊喜不已,十分喜爱。后蜀国王孟昶得知后,为了取悦花蕊夫人,命人在城苑上下种植芙蓉。到第二年秋天花开时,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锦绣”,美不胜收,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誉。[15]
分析:在此句中,不仅出现了“芙蓉城”的由来,有出现了王妃邂逅芙蓉花,国王命人种芙蓉,花匠忙碌,秋天花团锦簇,成都美不胜收等一系列图景,译员的脑海中似乎可以显现当时成都花香四溢、芙蓉锦簇的盛况。这样生动的信息图像呈现出来,就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遗忘了。
由此可知,信息视觉化处理可以有效的帮助译员记忆原语信息。而在此需要强调一点,可以被视觉化的文本是有体裁限制的,有时大段文字中,只有少数可做视觉化处理。译员需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众多信息中,找到适合的内容进行处理,便可有效的辅助短时记忆的缺憾。
(四)诗歌的处理
英美诗歌虽也有韵律,但较之中国诗歌差别较大,欧美人不懂得中国诗歌的韵律,不懂得韵律和形式结构在中国古诗中起到的庞大作用,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于欧美学者——尤其是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16]欧文说:“诗的语言并不指向历史现实中那个有无穷具体性的伦敦,而是引我们到别的某种东西,晓示某种意义,而泰晤士河上究竟有几条船,与这些意义是毫不相干的。”[17]因此,作为旅游口译译员,我们需灵活处理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例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8]
译文:
The boundless plain fringed with stars hanging low,The moon surges with the river on the flow.[19]
诗歌是诗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反应。中文诗歌是通过意象描写情怀的,此英译诗中把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如原句中的“微”“独”“飘”等感觉词也酌情进行了处理,旅游口译中由于其即席性的特点,又因汉语中多华丽辞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翻译时需重意,即脱离源于外壳,达意即可。
例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著名的田园诗《饮酒》,表明了他在和谐的环境中,体现自然的乐趣与人生的真谛……
诗句译文: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20]
词句译得极妙,第一,诗歌中所有意象都被表现了出来;第二,英译诗加了主语,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第三,英译诗歌和中国古诗虽有着不可逾越的文化障碍,但译者通过处理,使前后两句格律统一,更符合英文诗歌的表达方式,也更容易和外国游客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综上所述,旅游口译诗歌翻译必须脱离语言外壳,深入其文化内涵中,旅游翻译多有华丽辞藻和四字词语,而口译质量往往不如笔译,翻译时如果过分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等,则有可能陷入“硬译”的误区。因此,译员需多了解中国文化以及文化意象,也应了解欧美诗歌韵律。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注意力需集中在诗人“表意”的层面,若在此基础上能追求译文的对仗工整,就再好不过了。
结 论
本文着重论述了旅游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由于第三产业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人文知识传播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如何利用专业知识服务旅游业也成为日益迫切的有待解决的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口译中文化释义现象在旅游产业的运用,还需要大量学者为之不断努力。如今,我国多数口译专业人员把目光放在技巧上,却不知作为翻译人员,我们的身份是双重的,丰富的英语百科知识、专业技巧的掌握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不足以支撑起译员肩上的重担,很多译员在学校和工作期间接触的大多是英美文化,而忽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有多少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历史认知模糊,提及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觉得既陌生又熟悉呢?作为译员,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使命——文化的传播者。在二十一世纪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以自己自身薄弱环节为出发点,丰富中外文化历史知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口译,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以及文化的输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