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2020-02-25滕丽华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贸易经济服务

滕丽华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一、引言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以来,对外经贸对我国GDP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如今,迈入新时期建设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变化多样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内,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出口产品逐步向附加值高转变,中国对外贸易事业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国外,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地缘政治的冲突,英国脱欧波折变动,土叙冲突不止、印巴局势紧张、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的蔓延以及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澳洲大火、东非蝗灾等,这些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为此,准确分析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研究并判断贸易变化趋势,对我国外贸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外贸事业与国内外经济环境进行了研究。在国际形势方面,Sylvia Ostry认为,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格,发展中国家外贸实力不容小视[2];王迎等认为,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陆续出现很多地区集团化经济团体,区域自由贸易相对较为活跃[3];王晓红指出,“产业回归”与“再工业化”战略被经济发达的国家所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量[4]。在国际贸易摩擦方面,郭永泉指出,当今我国在对外贸易遭遇国际救济调查案件有增多的趋势,不利我国外贸的发展[5];曹瑞雪认为,欧美国家借发展低碳经济之名征收“碳关税”,减弱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6];庄乐梅等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局势变化多端,对规模较小的实体企业影响较大[7]。在汇率浮动的影响方面,鲍焊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出口,但是进口相对而言受通货膨胀和政策的影响较小[8]。在新贸易形式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占比将明显提高,贸易方式逐步发生改变[9]。

由上可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变革下必须经历的。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需要分析中国对面贸易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以促进中国特色对外经贸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1.6%,贸易顺差为2.92亿元,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约达30%。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在全球排名第一,货物贸易进口全球排名第二。

(一)中国贸易伙伴逐步多元化,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自贸区的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通国内大通道。

“一带一路”要打通国外的发展战略通道的前提条件是,打通国内区域的通道,形成相应空间,而在国内通道方面,自贸试验区起到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自贸试验区多处于交通枢纽上,建设一个高水平开放的自贸试验区,从战略意义上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截至2019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达18个,形成“1+3+7+1+6”的雁式矩阵,中国开放的大门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吸引国家因素向区域内聚集,使得所在区域对外贸易额不断拉动国民经济的增加,提高外贸依存度,促进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如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位置临近东南亚国家,交通便利,从成立至今,中国在东盟的出口额增加45.9%,进口额增了24.2%,如今成为了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自2012年以来,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超过进口额,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在“逆全球化”浪潮下,把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实现区域协调同步发展,这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内需日渐高涨,消费市场的潜力不断深化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主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以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成为了重心,而忽视了消费的带动作用,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则主要依赖国内消费的拉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但对外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形势,这说明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不及国内消费和投资的作用。此外,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显示了中国国民消费的巨大能量。从2014年起,消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于投资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2018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比为5%,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且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增大,而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作用呈下降趋势。内需特别是高质量的内需,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中国服务贸易前景广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服务贸易是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拓宽海内外贸易市场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是“稳贸易”的新亮点。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42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2.8%。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增长较为显著,但是贸易逆差的问题仍长期存在。从2009-2018年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从服务贸易逆差结构看,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行和运输两大传统贸易领域;中国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比例约为1∶8,远低于世界1∶4.2的平均比例。这说明,中国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服务出口有待提升,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有待完善。在服务贸易行业中,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增长最快,2019年全年,进出口规模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9.4%、18.9%、18.7%;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比去年增长10.8%,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利于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需求等级偏好也随之升级,服务消费日趋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支出。旅游、医疗服务、快递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的需求日益扩大,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国外经济环境分析

(一)全球经济持续低速扩张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在下降。IMF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3.7%下调至3.2%;2019年10月初,WTO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将全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从4月时预计的2.6%下调至1.2%。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预测显示,2020—203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率为2.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约为1.7%,而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速比发达经济体高,约为4.9%。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全球部分国家央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19年8月,美联储宣布十年以来的第一次降息,开启了全球央行降息的大序幕;紧接着,欧洲央行也开始启用量化宽松政策。9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至0.5%。面对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实行降息、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美对中的发起的中美贸易战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世界的外贸出口大国,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贸易顺差,同时,贸易摩擦发生在中国与贸易伙伴中不断地增加。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中美双方常用的手段是互相加征关税,提高关税率。有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里不再赘述。中美贸易平衡的数据显示,美国为了降低其贸易逆差,采取对中国出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美国商务部2020年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贸易逆差比2018年大约减少100-6168亿美元,下降了1.7%,但由于美国大量依赖进口的服装、手机、消费电子产品和部分工业用品等几乎已不在美国本土生产,所以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贸易战转多年来的巨额贸易逆差,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整体的贸易逆差状况,贸易逆差下降不太可能成为常态。尽管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是美国仍对中国出口价值约两千五百亿美元的商品要征收25%的关税,对约一千两百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7.5%的关税。此外,美国民主党派、共和党派已达了成对中国遏制的共识,中美贸易战反复波折。

(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变革

借助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实行降准降息的机遇,各新兴经济体纷纷利用了国际利率低和融资成本下降的大好时期,加快建设本国的经济,国家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9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率大于70%,成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18]。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参与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步提高。由发展中国建立起来的国际合作组织逐渐增多并发挥出强大的经济作用。其中有,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的战略,RCEP协定、亚太经合组织,以及金砖国家联合发起的“新发展银行”、AFCFTA协议等,新兴经济体对国际市场的参与度在不断增强。中国崛起已成为全球大经济体,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逐渐壮大,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中心将从大西洋向亚太地区转移,金砖国家也将成为扭转世界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更加平衡、公平、公正、民主的方向发展。

(四)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

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至2020年初,全球已有半数国家爆发了新冠肺炎病毒,许多国家采取中国封城、甚至封国的措施。显然,新冠肺炎病毒使国家间、国家内的经贸往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降低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贸易量。其中,许多国家采取封锁航线的措施,对服务贸易领域中的旅游行业产生了直接显著的影响,旅游量大幅度下降,比如今年年初的日本樱花节,相比于去年,游客量极少,日本的樱花节收益损失一亿美元。此外,在进出口货物中,除了口罩、呼吸机等防疫医用品进出口增加外,其他产品,特别是制造业,由于世界许多企业和工厂为避免人员聚集而停工生产、原材料供应中断、国际订单的取消等原因,其他货物的进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爆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同时,也将极大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五、结论和建议

综上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多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注重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全球的经济实力将逐渐由传统的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优势一方。由此,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在保证进出口额稳定增长的同时,要把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发展的重心上。第二,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要扩大有效需求,不断挖掘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第三,中国要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自贸区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教育、文化交流,不断优化和拓展中国对外贸易海外市场布局。第四:中国政府和外贸企业要敢于“换血”,加快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和贸易结构的调整转型;制造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改进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微观企业也要继续在转型升级道路上提质增。第五:面对全球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的爆发,加大新基建力度,促进内需的同时,要开拓新的海外消费市场潜力,转变出口方式和渠道。总之,中国要以更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外贸体制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促进中国向贸易全国的转变。

猜你喜欢

贸易经济服务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