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地环节断链问题研究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预冷冷库产地

陈 旭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一、引言

数据显示,我国水果和肉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蔬菜产量约占60%。与此同时,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地预冷保鲜率较低、果蔬损失率较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损耗的农产品超过30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冷链物流断链导致的。产地作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的起点,对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产地环节的生鲜农产品预冷没有做好,那么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将会受到影响,农产品的保质期将会缩短,流通损耗也会增加,最终导致大量生鲜农产品浪费、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相关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受损。为此,本文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地环节断链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当前产地环节存在的预冷保鲜率低、预冷技术落后和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二、产地环节预冷存在的问题

2018年,中国国际冷链流通产业峰会提到产地预冷为我国冷链最大短板。生鲜农产品损耗具有不可逆性,产地环节没有做好,即使后面的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做的再好,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只有在产地环节上将生鲜农产品迅速冷却到生鲜农产品适宜运输或储存的最低限温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鲜农产品运输和储藏的有效时间,减少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确保生鲜农产品品质。目前,在产地环节,我国生鲜农产品存在预冷保鲜率低、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预冷技术落后等问题。

(一)预冷保鲜率低。预冷保鲜率低是导致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严重的一大原因。目前,我国90%以上的果蔬在没有经过任何低温处理的情况下就进入流通领域[1]。为此,我国每年生产的果蔬损失率高达25%到30%。如果生鲜农产品经过产地预冷,则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失率将会下降至5%到10%。产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生鲜农产品产地预冷尚未普及,生鲜农产品产地预冷保鲜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产地预冷保鲜率为80%,而我国仅为30%[2]。

(二)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冷链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是冷链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冷链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产地冷库不足,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产地企业认为现有冷库不能满足其需要。冷链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地冷库结构不合理,数据显示,产地性冷库在我国冷库类型中只占8%。其中,产地肉类冷库、冷冻库、经营性冷库、土建式冷库较多;果蔬冷库、保鲜库、加工类冷库、多装配式冷库较少。这导致产地生鲜农产品在采摘后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预冷,缩短了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加大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品质。

(三)预冷技术落后。除了预冷保鲜率低之外,预冷技术落后也是导致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严重的一大原因。预冷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生鲜农产品预冷的效果,影响生鲜农产品品质、流通损耗。好的预冷技术不仅能降低生鲜农产品预冷成本,还能增加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减少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预冷常采用冷库预冷或自然通风降温的方法,像水预冷、真空预冷和加冰预冷等低成本的预冷方法使用较少,预冷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最终导致生鲜农产品预冷效果不理想,生鲜农产品品质变质,流通损耗较大。

三、产地环节断链问题原因分析

产地预冷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地环节主要存在预冷保鲜率低、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预冷技术落后等问题,最终造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产地环节断链。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农户预冷意愿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造成的。

(一)农户预冷意愿不足。预冷保鲜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户预冷意愿不足导致的。农户预冷意愿不足主要是由于农户预冷意识淡薄和高额的预冷成本导致的。农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产地预冷缺乏认知,且大部分产地预冷是来自于客户的高要求;此外,大多数农户的种植规模较小,难以支付高额的产地预冷的费用,最终导致农户预冷意愿不足,进而导致预冷保鲜率低,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大。

(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的。目前,我国预冷设施的投入多为企业或个人,冷库规模较少且结构不合理,产地肉类冷库、冷冻库、经营性冷库、土建式冷库较多;果蔬冷库、保鲜库、加工类冷库、多装配式冷库较少。而生鲜农产品冷链系统是一次性、大规模投入,市场主体投资冷链系统的收益率低,回收期长,缺乏投资积极性。目前,我国冷链系统在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而导致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产地环节断链。

(三)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预冷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导致的。倘若农业合作社规模足够大就可以引进先进的预冷技术,提高当地预冷的效果。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者采用土建冷库配套多个冷风机快速打冷的方式代替预冷功能或采用自然通风、冷库低温冷藏等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储藏,专业的预冷设备使用较少且预冷设施设备还存在高能耗、种类少、自动化程度低、自主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预冷效果较差。仅有少部分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购买了真空或风冷预冷设施。

四、建议总结与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地环节断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更需要农户和农村合作社的参与。政府应该在现有产地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产地政策支持力度,在产地修建专业的产地预冷库来满足农闲时节的产地预冷需求,待到销售时节再通过移动冷库来满足产地预冷需求,避免产地冷库闲置。在保证生鲜农产品在产地能够得到预冷作用的前提下,节约了一次性冷库建设成本。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宣传产地预冷的知识,给农户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农户对产地预冷的认识,积极鼓励农户参与到产地预冷当中,帮助农户销售生鲜农产品,增加农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合作社应该加强与周边的农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成立更大的农业合作组织,然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修建一个大型的综合的生鲜农产品中心,将农户生产的没能及时进行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在产地预冷之后,运往生鲜农产品中心进行加工储存,然后销往消费市场。这样既能保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产地环节不断链,又能提高生鲜农产品价值,延长生鲜农产品保质期,减少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增加农户收入。

农户应该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产地预冷的专业知识培训,积极提高生鲜农产品产地预冷意识,对采摘后的生鲜农产品第一时间进行预冷处理,确保生鲜农产品品质。同时,积极参与农户合作社,将生产的且不能及时进行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在经过产地预冷之后运往生鲜农产品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挖掘生鲜农产品的潜在价值,增加收入。

猜你喜欢

预冷冷库产地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警惕“洗产地”暗礁
善良不会被辜负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杏鲍菇真空预冷工艺优化研究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