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P+O”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路径

2020-02-25曾先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曾先国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应用型高等教育承担着应用型、技术型、综合型等多类型人才的教育工作,着力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对于输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从而推动产业经济结构转型而言,具有关键意义。 然而,目前由于许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无法保障学生的实践实训教学,导致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停滞不前。因此,唯有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才能推动产教一体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的构建,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1.“B+P+O”模式的内涵

在“B+P+O”模式的基础概念中,“B”、“P”和“O”分别是 Basic,Practice 和Order 的英文首字母,代表了夯实基础、实践提升和订单培养;模块“B”是基础教学过程,当地教育部门、院校和企业共同规划和讲授基础教学课程。“B+P+O”模式指掌握不同资源的校企双方或多方实体,通过合作来规范化与统一化专业建设、专业学习内容、课程教育方案和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该模式基于课程与实践环节,在校企联合培养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课程规划、课堂标准和授课教学环节融合到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贯通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B+P+O”模式下,校企在课程设立、教学内容规划、实训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互助,院校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企业参与教学、实践、考核和学生就业的全过程。

2.“B+P+O”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

2.1 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不仅需要一致的合作意向和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现有的校企合作深度、宽度和稳定性还不足,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职权不清,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还存在漏洞。 高职院校开设的二级院系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差,权力义务职责划分度不足制约了院校的发展和稳定,二级院系部门到办学单位的改革之路仍旧漫长,需要不断的引导。此外,院校内的专业教师对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积极主动性。

2.2 校企资源配置失衡

高职院校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师生人力资源、学校信息技术平台和研发平台、当地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补贴等。 企业资源则为企业的生产设备、园区产地、工艺技术和技术人才等。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往往不高。 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场地仅用在学生的上课和实习阶段,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院校教师拥有优质的科研项目却无实验仪器设备。而企业购置先进的研究仪器却没有科研人才可进行使用,许多由于技术革新而淘汰的仪器设备常年闲置。目前,校企双方的合作仍是利益为导向,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

2.3 校企文化对接不畅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标准的思想物质形态;院校的文化则是院校办学理念、学术精神和学习氛围的一种群体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包含了学术风气、道德素质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不断督促着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理念不同,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两种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单调,缺乏文化的交融和传播,职工群体和师生团体之间的沟通及文化交流不畅,企业文化在院校的宣讲效果较差。 有些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建立较为功利,宣传人员在宣讲时也流于表面,使企业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较小。

3.“B+P+O”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路径

3.1 创新治理模式与反馈机制

第一,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学协商会议、行政董事会和校务管理运行委员会等组织部门来提高院校的管理能力、政策执行力和自主办学能力,在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工作开展方面保证企业的参与和监管。 高职院校可以成立校务管理运行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院二级管理部门,优化行政资源配置,设立各类职能部门如行政工作办公室、教务处和教育监督管理部门。院校在部门架构和管理层建设方面要积极采纳合作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由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牵头组建领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方案,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

第二,校企合作反馈机制的建设。 内部反馈来源于高职院校的内部考核标准和企业内部人才考核评估办法,由教务处、教学监督小组和企业技术评审服务部门共同负责工作的开展实施,教务处负责教学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师授课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信息。 外部反馈则来源于学生的实习企业交流洽谈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反馈等方面,高职院校辖下的各部门与院系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与合作企业或学生实习企业积极交流与沟通,完善企业数据信息; 成立专业技术调研小组及时跟进企业技术发展,通过生产现场的技术分享交流和定期的技术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科发展建设。

3.2 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

第一,校企双方打造企业职教园区。 高职院校要紧跟当地政府区域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配套,汇集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发挥自身与企业的平台优势,促进校企双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深度合作;高职教育联盟要与企业共建教学平台,打造企业职教园区,实施资源共享和技术产学研互助,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长期合作促进双方的互惠共利。

第二,校企双方要创建科研团队。 校企双方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过程需要双方秉持共同目标积极开展合作,高职院校教师利用理论知识结合企业技术生产人员的相关实践经验,共同开展科研活动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优化。 校企双方要构建共同的市场任务,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深入合作并实行技术共享和风险同承机制。 高职院校可在企业内部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生产知识辅导和产品知识的普及;企业可为高职院校的教职工提供实践培训基地,促进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3.3 引领企业文化走进校园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企业文化走廊, 铺设企业文化墙。在图书馆建立企业文化走廊,向学生群体宣传企业文化,介绍企业的发展过程、产品的规格和生产技术;校企双方还可以在企业文化墙上介绍行业新闻和企业最新动态,介绍在企业内任职的校友,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劳动态度标明方向。 另一方面可以创建创业者协会。创业者协会是校企双方为有创业愿景的学生、创业有成人士、行业企业公司和创业成功的校友搭建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定期举办创业经验分享会、 创业项目座谈会和创业导师聘请仪式和培训课程;在高职院校内部组织创业大赛,针对各学生队伍提出创新项目,由校企双方提供创业导师进行指导,从项目的建立、完善到孵化,整个过程配合多媒体进行创业文化宣传,扩大企业和学校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3.4 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一,高职院校要建立兼职教师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院校要综合当地人才市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平台,建立兼职教师信息数据库,制作索引目录,将兼职教师候选人按照性别、年龄、职业、职称、技术能力和学位等排序归档;在院校招聘兼职教师时可以快速查找人才,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合作的企业要及时跟踪兼职教师的动态,有目的性地为院校输送优秀员工;政府要大力支持兼职教师信息库的建设,规范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建设,为后续教育资格认定奠定基础。

第二,高职院校可指派教师参加培训。 院校要可通过指派教师到企业中参加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和外派培养等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要邀请国际的教学名师到院校中通过“传帮带”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定学年培养计划,分批次分层次地输送教师到一流高职提升能力。院校要构建人才帮扶体系,形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纵向体系,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深入基层并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在企业工作站建设中要深度开展双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岗位实践中,企业兼职教师和院校专职教师要互相学习,对理论和实践不断进行摸索,共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建设完善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审核与评估体系。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