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融合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分析

2020-02-25张梦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政

张梦君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 汾阳 032200)

在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使高校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采用正确方式进行处理,强化学生问题处理能力。 创业教育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有利于高校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高素质人才。 虽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关课程,但实践开展中仍存在一定不足,由此本文将立足辅导员视角下,以期发挥辅导员指导作用,创新教育结构体系,推动思政教育、创业教育二者间良好融合。

1.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积极作用

1.1 思政教育可提升学生创业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使学生可合理利用理论形式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为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教育目的之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方式、理论,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思维。实际创业过程中,不仅需单纯的体力劳动,创业者是否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尤为重要[1]。创业者应对市场动态、市场信息予以精确的把握与察觉,并可依据市场实际需求制定企业现阶段发展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高校思政教育虽无法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但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决断的科学性、合理性。 高校学生在创业初期时易遭受挫折,此时,强大的精神支持尤为重要。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应将提升高校学生抗挫折能力作为思政教学重点,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为高校学生在创业初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使学生在此种精神支持下,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1.2 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政教育学习

首先,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创业信心。 现阶段高校学生中,仅有少数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职业生涯制定规划,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初期均处于茫然状态。造成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予以足够关注,相关实践教学力度不足,使得大部分高校学生信念不坚定、创业信心不足。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自主创业认知程度,并对理论教育重要性予以充分认知[2]。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为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提升高校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其次,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也促使高校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使高校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毅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辅导员视角下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融合所存主要问题

2.1 学生创业认知存在偏差

现阶段虽已有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相融合,但因学生创业所形成的认知具有片面性,使得高校学生在创业观念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偏差。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创业在部分学生认知观念中同就业画上等号,也有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创业即创办企业,上述认知现象产生重要原因为高校学生对创业并未形成详细、具体的了解[3]。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学生于创业方向方面存在严重误区,对某些创业形式存在偏见,导致学生在创业领域受到一定限制。 此种创业概念认知情况下,大行业为高校学生创业聚集地,此种高校学生创业现象的产生。

2.2 辅导员重视程度不足

在大学教学轻松、学习状态较为自由的环境下,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学习质量及生活观念并未予以过多关注,仅将课程教学进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未对高校学生予以过多要求。 大部分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依据思政教学课本将教学内容按部就班传输给高校学生,并未对思政教学质量提出标准。 高校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难以对思政教学意义进行体会,导致高校思政教学质量较低。在创业教育层面,教师对创业相关知识并未予以详细讲解,难以使学生对创业形成较为具体、详细的概念,同时也无法培养高校学生养成良好创业意识[4]。此种教育模式下,不仅会使高校学生对创业产生距离感,降低高校学生创业可行性。 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创业教育、思政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发展。

2.3 社会关注度较低

在高校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融合领域,社会工作活动为一切多种实践活动的最终方向,但社会对此关注度较低,鼓励较少。在社会实际工作活动中,大部分企业对刚毕业或尚未毕业高校学生所提出的创业计划、创业思想予以否定,并普遍认为刚进入社会的学生工作经验较少,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等,所提出的创业计划、创业思想实际可行性较低,应在社会工作活动中多进行磨炼[5]。部分企业则直接为刚毕业的高校学生提供一份稳定性较高的工作,对刚毕业高校学生工作要求仅为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对高校学生的创新思想予以忽略。此种模式下,对高校学生创业积极性起到较大的消极影响,同时对高校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顺利进行起到一定阻碍。

3.立足辅导员视角下创业教育融合思政教育对策分析

3.1 增设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思政辅导员要发挥指导作用, 可在班级中采取举办班会、研讨会等方式, 将政府对高校学生创业出台的支持政策进行分组讨论,围绕政府的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方面展开讨论,并让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至此次讨论中,让学生抒发各自观点。 高校辅导员在讨论过程中可让学生对创业环节进行模拟,如创业资金筹集、门店位置选择、如何在有效提升门店经营管理质量等在实际创业过称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并逐渐提升学生对问题思考深度,使学生对创业人士产生敬佩之情。 创业并非易事,需面对诸多实际问题[6]。同时高校辅导员也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此过程,使自身获得成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让学生对政府针对高校学生创业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予以全面了解,使学生在创业阶段可利用政府所提供的有力条件,对高校学生自身创业提供一定帮助, 同时也便于高校学生于创业阶段对市场环境、市场动态进行了解。

在课堂实际教学活动而言, 即高校辅导员为高校学生在课堂上设定相应的创业情境,要求高校学生进行辅导员所设定模拟创业环境中,对实际创业过程中多种可能发生的问题、矛盾予以解决。 高校学生在此种创业情境模拟中,既可增加自身对创业的了解,又可提升高校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高校辅导员通过对高校学生在模拟创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高校学生的创业素质、潜能进行评测。 当高校学生在模拟创业情境中遇到困难,导致创业模拟活动难以继续开展时,高校辅导员应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建议,使高校学生可完成模拟创业活动。 除此之外,各高校也可邀请在本校毕业的优秀创业人士,回校开展创业讲座,将自身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困难解决办法或创业心得等进行讲述,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对创业的实际认知,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3.2 整合高校师资队伍

提升高校学生政治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内各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此教学目的同创业教育教学目的存在不同,因此若将二者直接融合,会对二者教学活动开展均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高校思政教师作为高校思政教学活动引导者,应对创业教育重要性予以全面认知,并提高对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程度,在思政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融入创业教育。 为保证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融合质量,各高校应构建一支跨专业、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此团队中挑选一位既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又具有创业精神的高校教师作为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融合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定期对此团队开展思想道德培训及创业精神培训,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素质。 除此之外,各高校也可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校外人士至本校对高校学生创业予以一定指导,并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构建专业性较强的教师队伍,提升高校教师整体教师水平,同时也可确保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

3.3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从本质上而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化高校教师教学意识为实现思政教学同创业教育融合有效融合的基础与前提。 所以,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对高校教学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并丰富教学内容,借此切实提升思政教育、创业教育质量。 在高校现阶段课程实际组织结构而言, 高校教师应不断将思政教育同创业教育融合质量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扩充原有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化构建[7]。 高校辅导员仅有强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观念,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方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仅有先成为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方可成才,从而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贡献的优秀人才。 由此可知,高校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需将思政教育作为发展基础, 应在思政教育基础上对高校创业教育予以进一步深化。 各高校借助对思政教学内容的优化,可推动学生养成内在创业素质。

首先,各高校可鼓励学生借助多种渠道获得创业信息,如网络讲堂、线上访谈及创业网站等,使高校学生可对创业活动进行全面了解。 高校学生也可通过与高校辅导员进行在线交流,为高校学生提供创业指导。 其次,各高校也可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创办多种形式的社团或小本经营的门店等,既可提升学生组织能力,又可让学生在店面实际经营过程中体会创业不易,并对创业需注意事项进行大体了解。 各高校也可创业大赛,为学生所提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创业想法、创业建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8]。 此外,各高校也可定期组织实训活动,增加学生创业体验。 如学生可借助网络形式创办模拟公司,利用模拟实践,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实际经营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4 提高社会关注度

社会企业在高校学生创业过程中起到伯乐作用,因此,如何提升社会企业对高校学生创业关注程度, 并予以高校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物质条件方面予以高校学生更多的关怀、支持。 除此之外,各社会企业还应对新项目及新思路进行大力宣传, 并力邀具有新想法、有魄力的高校学生加入企业工作活动中,对新想法、新思路予以研究、探讨。与此同时,各社会企业还应对高校学生所提出的创新思想予以尊重,并予以高校学生在创业发展过程的无限可能。此外,各社会企业对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教育的教学活动也应予以足够关注并支持此项教学活动。

3.5 提升高校学生创业积极性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创业主体, 各高校学生首先应对社会创业活动进行积极、全面的了解。 各高校学生应在全面了解创业活动的基础上,树立健康的创业意识,并在创业活动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除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所谓创业支撑外,也应保证创业过程中的各环节可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高校学生也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及问题实际处理能力,可对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多种突发事件予以高效处理。 高校学生仅有具备此种意识,方可积极投入至思政教育及创业教育中,强化两种教育间的整合力度。 除此以外,各高校还可举办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并适当赋予高校学生一定活动组织策划权,借此培养学生组织能力[9]。 各高校也可在此过程中,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潜能进行发掘,使高校学生可获得全面发展。 此外,部分高校学生对创业失败存在一种惧怕心理也为导致现阶段高校学生创业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大部分高校学生尚未具有社会工作经验,对社会工作存在一定惧怕心理。高校辅导员针对此类现象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对学生在实际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心理予以疏导,使学生对创业活动形成正确认知。 为提升高校学生沟通能力,高校辅导员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定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进行沟通。此时,辅导员应对学生在沟通中出现的不足予以指正,提升学生沟通能力。除此之外,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也应予以及时的心理疏导,有助在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素养及心理素质。

3.6 强化高校辅导员引导作用

首先,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大学学习生涯中起到引导作用且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因此,学生在创业活动开始前应听取高校辅导员建议,为创业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高校学生在创业活动开始前,应吸取前人创业失败经验,对自身创业规划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创业计划可行性。 再次,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应持有积极引导态度,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予以处理,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精神支持。 高校辅导员也可向学生推荐优秀创业书籍如《第一财经》、《财富人生》、《创业家》等,增加学生创业知识储备,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提出决断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将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融合为现阶段国内各高校均需予以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 但目前各高校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造成一定影响,也对人才综合素质发展造成限制。 因此,国内各高校应对现阶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创业实践活动、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积极性,培养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精神及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